让梦想照进教学的现实——由随笔化写作研究引发的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随笔论文,现实论文,梦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用语文润泽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因写作而丰富人生,体验到生命的归属感和尊严感,这是许多教育者心底梦想的境界。
有梦才有远方。山东省邹平县新世纪中学的老师们执著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努力使美丽的梦想照进教学的现实。
享受写作带来的成功体验
2003年,新世纪中学的首本“班级随笔集”诞生了。这本名为《星星草》的随笔集,收录了9位学生的10篇作文,还包括两首诗歌。
薄薄的册子,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说,格外珍视,因为那是他们人生头一遭编印出版自己的文章。尽管印出来的小报剪裁不齐,有的地方字迹模糊,却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它的喜爱。他们捧着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如痴如醉,仿佛欣赏精美的艺术品。
“班级随笔集”是新世纪中学在随笔化写作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这个小小的成果迅速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推广。同时它也启发着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即使是不断印刷出版,班级随笔集收录学生文章也是极为有限的,怎样才能让这种做法运用于每个学生的每次作文上呢?于是,我们对作文本进行了改革,用“作品集”代替作文本,收录学生每篇由随笔“化”成作文的历史:学生用个性的语言为自己的“作品集”命名,每修改完一篇作文就誊写入集,并按个人喜好配上插图点缀。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的作文本变成了一本本五彩斑斓的“小书”。由“本”到“书”的变迁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先互不关联的日记本、随笔本立即与作文发生了内在联系,个人“作品集”不仅能用于学生平时捕捉灵感、积累素材,而且能够随时在上面修修改改;教师也不再用“作文山”来压逼学生,他们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自批互改上。
作文本的“变身”,引发了作业形式的变化——“读写文集”应运而生。“读写文集”是读写笔记和随笔本的合集,由学校统一设计,易于学生保存和教师批阅。读书笔记结合“1234”语言累积活动,每周1诗、2句、3篇,而一般格式则包括了4个部分:好词、锦句、靓段、点滴感悟。
其时,学校开展的“绿色阅读”正好解决了“读写文集”的来源问题。当学生畅游于书海时,只需随时捡拾起心仪的“贝壳”,收藏起来,这个过程便充满了收获的幸福。
由于随笔化作文教学重视了读写结合与“改”的过程,把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作文教学方式变成了主动获取的方式,师生的无效劳动减少了,成功体验也随之而来。
这种成功体验具体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表现在他们强烈的“发表”意识上。为了寻找“发表”的途径,在校内,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多姿多彩的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比如班级的写作墙报、文学社的社刊、班级风采展示橱窗,等等,学校处处都留下了青春成长的“足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班级都成立了随笔写作社团,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他们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读书、写作征文活动,并精心编辑、出版属于自己的班报、班刊。这个过程一般都需要经过二次修改润色,先由教师面评,然后学生自改、互改后才能正式发表。我们的发表原则是——力求人人“发表”,个个享受写作。
班内、校内“发表”的成功体验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他们不单满足于小范围的发表,还将其中的优秀作品挑选出来,由老师推荐给省内外报刊。当作品走出了班级和学校,学生就收获着更大的成功。2004年前,我校学生的作文发表和获奖还属凤毛麟角,随笔化写作研究实施几年后,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学生作品已达300多篇,获奖众多。
“教师是个‘媒婆’,‘媒婆’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与写作撮合成一对热恋中的情人。”随笔化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开展,改变了作文的冰冷面孔,学生在不断收获成功体验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写作。
多样课型释放学生的语言潜能
作业结集、报刊发表等形式虽然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用巨大,但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仍然在课堂,这里有更大的可为空间。
开展随笔化写作研究之后,我们曾经也有困惑,随笔化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设计,有没有规律可循?在成浩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特点,我们探索出随笔化写作教学的五种常见课型:情境随笔课、随笔回读课、随笔读悟课、随笔评议课、随笔成文课。
对课型的归纳让教师的日常语文教学有了“拐杖”,课堂面貌为之一新。
拿“情境随笔课”来说,这种课型多以游戏活动起步,活动时学生常常兴奋不已,有一种不吐不快的表达冲动。激动时落笔,笔尖常常流淌出快乐的文字。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作文课,他们写道:
星期五的作文课,教室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老师花样翻新地领着我们做游戏,真是有趣极了。比如有点幼稚地放纸飞机,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多彩的童年。这是以前的作文课绝对没有的事。慢慢地,我感觉写作文不那么难了……
学生在情境活动课上完成的随笔(或课下写的随笔)还需要展示交流,这就有了“随笔展示课”,基本环节为“一写三展”:先自读作品自我展示,而后在小组内朗读展示,最后小组内选出代表作班内展示。课前,教师浏览学生的随笔作文,注意典型的随笔,对每个学生的写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上尽量多地展示学生的作品,尽量多地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作文的特色,并把成功之处与同学们共享。每一次班内展示时,学生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迎来的是羡慕的眼神和鼓励的掌声,内心的幸福自不待言。
文章的生命力来源于不断地回读、修改,“随笔回读课”就是在原文基础上再度创作的课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原文的不足,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写作方法,重新阅读作文,以新视角对原文进行审视、修改。一段时间后的再回头,让学生和老师受益匪浅。
作文还要同阅读结合起来,在“随笔读悟课”上,阅读是有针对性的,它重在学生读中自悟,常用方法为“一写三读”,即读同伴作品,读师长作品,读经典作品,对照着读,既是一种激励,也可从中发现写作的问题,悟得写作门道,习得其法。
“随笔评议课”是以评论交流为主的课型,教学形式多表现为组内、班内和典型评议交流。组内评议交流,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共同分析每一篇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做好记录。班内评议交流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位到其他同学那里,共同讨论,展开交流。典型评议交流,是选择值得借鉴的3~5篇作文,全班共赏析,以起到榜样引路的作用。交流随笔时发现全班共性的问题,老师不是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而是把评判的权力充分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我交流,共同提高。随笔评议交流课,学生展示的随笔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得到信息反馈;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在这里征得答案,各种写作设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作为最后一个环节,“随笔成文课”侧重“改”字,在前面几种课型的基础上,学生逐渐悟得写作的“窍门”,真心体会到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然,五种常见课型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五种课型建立起完备、科学的作文教学系统,整体实施便形成了有机的教学生态系统。教学探索,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这个生态系统激发并释放了他们巨大的语言潜能。对此,学生的感受最有说服力:
进入初中,老师就让我们写随笔。第一学期“逼”着写,写得不很“痛快”,到了第二学期竟感觉渐渐离不开它了。高兴了,想提笔;伤心了,想提笔;寂寞了也想提笔……这小小的随笔本成了我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写随笔既是一件“费神劳心”的事,也是一次无比幸福快乐的体验。因为爱好,所以喜欢;因为喜欢,就不再感觉辛苦。当一篇随笔写完最后一个字,反复把玩阅览,注入全身血液的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愉悦和甘甜。写了3年随笔,有了6本读写文集,不仅仅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也让我的初中生活在文字里留驻,成了一生永久的珍藏……
从随笔化写作研究走向开放教学
随笔化写作教学是开放的教学体系,它解放了写作主体,使学生的语言潜能有了更大的释放空间。同时,它的开放特性也启发着我们对如何更大程度地开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思考。
借鉴随笔化写作教学实验的成果,一场力图开放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在新世纪中学迅速开展。
经过论证,2006年6月,“语文开放教学研究”课题在我校立项。
边研究边开放,教师们开始尝试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学生的表现精彩与否”,逐渐成为了我校评课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成为了教师追求的课堂教学理想境界。
开放的课堂教学唤醒了教师与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以下是徐明老师上完诗歌欣赏课后的一篇教学札记:
欣赏《咏水仙》一诗时,学生读准、读畅后,我设计了一个“与老师叫板”的环节,以落实读情(情感)、读境(意境)的目标,没想到学生的表现竟出人意料地精彩。
当学生读完后,我说:“大家愿意听老师朗读一下吗?不过听后要为老师提点建议,可以吗?”学生一时精神振奋,不约而同地高喊愿意。
开始“叫板”了,学生左顾右看,激动过后,课堂又陷入了沉闷。我耐心鼓励道:“在这里,老师也是学生。对一首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理解不同处理也就不尽相同,大家尽可畅所欲言。”
不一会儿,一个文弱的女生站起来。她说:“您第一节的处理不是很好,后两节的节奏应该再快一些。因为诗人在孤独郁闷中忽然发现了大片的水仙花,很惊讶,朗读时应读出他当时那种欣喜的感情。”我不禁大喜,说:“你已走进了诗人的心灵,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能不能给同学们把第一节朗读一遍?”她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她读得很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也是第一个敢与老师“叫板”的人。
其他同学也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我觉得您读得有点白,若您读其他体裁的文章会好一些。”“您读的第三节中,‘我久久凝视——却未曾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这句不是很到位,诗人从对水仙花的欣赏陶醉,转入到思索中,应该再读得慢一点,更意味深长一些。”……
我对几位同学的坦率表示了感谢,让其中一个学生描绘自己脑海中的景象,并请他朗读,还用萨克斯名曲《茉莉花》为他配乐。
“叫板”中,学生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心灵,并与诗歌产生了共鸣。虽然我的朗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但我并不觉得丢人,因为我让课堂真正成为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开放平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开放教学的实施逐渐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学大于教”,课堂于是有了更多“生成”的内容。“新鲜知识”、“别样思维”、“新奇解法”经常出乎意料地在课堂上涌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变为现实。
开放教学率先在语文学科成功迈出一步后,其他学科也相继开始探索。2007年6月,我校确立了“开放教学研究”校本课题,试图将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成功做法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在立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强调从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空间和时间上全方位地互动、开放,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开放教学课堂模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我当小老师”、“向老师挑战”、“今天该我帮老师”、“优秀学习小组评选”、“这节课我最棒”等一些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上尝试成功,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
随着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形成了以“开放教育”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和谐管理、自我管理的特色。在各项活动中,学校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彰显自我价值。开放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尽显其能,拥抱成功,走向自信。
学校的教学改革迎来了丰硕的回报。继2008年学校成功创建了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后,2009年12月,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
曾经的“丑小鸭”真的变成了惹人注目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