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问题应当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回答或解释的地方,问题的提出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目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参考书和自己的经验设置教学目标,判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很少考虑学生实际需求。课堂中的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需回答问题,很少有主动提问的机会。教师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如果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其结果必然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经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学生表面上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实际上还是被教师“牵着牛鼻子走”
2.问题的操作,流于形式 质疑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人怀疑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可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仍按自己预先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第二,在学生充分预习,对课文内容已了解的情况下,也要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第三,不管有没有思维训练和语言教学价值,无端发问,一味求异,表面看似热闹,却无多大实际教育意义;第四,把质疑作为一节课最后的弹性部分,浮光掠影,草率处理。
3.问题的解答,追求统一答案 语文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很多教师却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课堂上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种答案。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答案都是片面的,只有教学参考书上写的,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学生的提问水平与学生心理成熟和个性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超过学生现有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原因,提供解决问题可用的资源;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行解决。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引趣激思情境,使学生爱问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一位教师执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1)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2)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从这两个句子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议论后,纷纷质疑,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难看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从课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浓厚兴趣。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都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三、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善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
1.提供“问”的示范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提出问题做示范。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时,提了两个问题:(1)秦赵双方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赵国在渑池之会的胜利归功于谁?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选择“问”的时机 实践表明,在合适的环节提问,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中常见的提问时机有:(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学《三顾茅庐》时,一个学生提出:“谒见”是用在下级见上级或见地位较高的人,刘备当时是皇叔,手中握有一定的兵权,而诸葛亮当时还是住在茅草屋里的一个农夫,这儿用这个词是否恰当?这个问题就提得好,说明这个学生动了脑筋。通过讨论,学生知道这儿用“谒见”一词,正反映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2)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文好题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花潮》,学生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看花的人如潮,最后写看花的人心如潮。课文重点写花多如潮,这部分内容也是以“潮”为主线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花动如潮,最后写花声如潮。一个“潮”字,把花写活了,写绝了。(3)在矛盾处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老奶奶内心焦急,怎么又能耐心地等待呢?《我是你的儿子》一文中,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呢?(4)于无疑处质疑。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无疑处”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
3.鼓励“问”的创新(1)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水平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其作品绝不能说就完美得无可挑剔。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文作者,敢于提出异议。(2)不追求“标准答案”。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坐在船上真的是为了钓鱼吗?”问得多好啊!“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不同学生的诠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异彩纷呈的答案都是那个富有创意的问题催发出来的,一个绝妙的问题胜过一打精彩的答案。
标签:问题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