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20年以来,中国处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城市的版图面积日益扩大以外,很多原有城市范围内的老旧居住区、厂区、商业区也在加速更新过程中,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形。本文主要针对旧城更新中容易忽略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原有功能的丧失、公共空间的破坏、尺度错配、缺乏文化自信、文脉的断层等方面,结合对以上内容的思考,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公共空间 完善提升 人性尺度 文脉 文化自信
前言
旧城更新是个博大的研究课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相关理论研究异常丰富,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有精深的研究成果。本文难以系统阐述,笔者仅结合在设计单位、开发单位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旧城更新中一些容易被管理部门和开发商忽视的内容展开探讨。
需要指出的是,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对一个片区进行整体拆除,新建与原有功能不相关的城市设施,如建设大型会议及体育赛事的场馆,建设公园绿地、医疗教育等公益性项目,属于宏观性的城市规划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志体现,不在本文讨论范畴。本文侧重于研究片区性的、微观视角的旧城更新内容。
1.旧城更新原则上是对原有片区的完善和提升
旧城更新有整体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协调发展原则等多项原则,但无论如何更新,都应该是在现状基础上的提升,无论城市面貌、居民生活便利度、交通条件等都必须越来越好,如果更新后的片区在某些维度上还不如以前,那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更新。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即使是涵待更新的片区,其与周边片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切忌在粗暴的更新中割裂这种联系。
1.1 旧城更新中需注意保留原有片区功能。 对很多居民自发形成的商业及社会交往场所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如一些老旧小区周边没有菜市场,市民自发的在社区某个地点形成“马路菜市场”,固然对城市面貌是一种破坏,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更新时规划专门的菜市场,以防止原有功能的缺失。又比如有的老片区属于开放式,其内部道路在城市交通中承担了微循环功能,则更新中务必要保留这种功能,避免因新片区的封闭属性而恶化交通条件。
欧美国家的旧城改造已经抛弃了大拆大建的做法,转为支持温和渐进式的城市演变。中国前几年的旧城改造习惯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严重破坏了片区的有机功能,城市只得到了崭新的建筑,失去了宝贵的人文内涵。在北京前门大街的改造中,除了中国书店等几个历史建筑保留以外,拆除了多座传统老字号和历史建筑,破坏了商业氛围和建筑风貌,形成了模式单一、风格重复的形态,难现往日辉煌。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意识到粗放式旧城改造的不足,陆续用“城市更新”的理念代替“旧改”。
1.2 旧城更新中需加强公共空间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公共空间的数量、品质、亲和度等指标均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老旧片区的城市形态大多属于开放式,在几十年的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交往界面:往往一个老篮球场、一个公厕周边的小绿地都慢慢形成周边市民的交际场所,老年人晒晒太阳拉拉家常,孩子们追逐玩耍,虽然说开放空间不好管理,但它对满足周边市民交往的精神诉求不可忽视。我们注意到一些地产商在进行片区改造的过程中,尤其是纯住宅项目,粗暴地将用地用围墙圈起来,内部自成一体,与外界零沟通,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空间的公共属性。
好在近年来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及地产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规划管理部门在一些公建项目土地出让之初就制定了“需设置开放性广场”或“裙房屋面需建造绿地向公众开放”等规划条件,或指定建筑物底层架空向社会提供开放空间可获得容积率奖励等激励措施。一些住宅项目将社区商业外置,通过内凹式步行街尽量模糊小区内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面,尽量缩小封闭式管理的范围,步行街结合绿化景观、水景及休憩小品、小型硬化广场来营造丰富的交往场所,体现了设计者的人文情怀和城市管理的温度。
1.3 旧城更新中需制定人性化尺度。近些年来,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很宽的马路,认为路修得越宽越有战略眼光、越有前瞻性,在很多案例中,超大的尺度给场景参与者造成压力,带来冷冰冰的视觉感受。其实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该宽的宽,不该宽的绝不浪费。不可否认,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时面临历史建筑保护与机动车数量猛增对道路宽度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例如:北京平安大街在改造时,远景规划红线宽度为70米,但为保护沿线文物及建筑,最终的道路宽度为30-40米,但即便如此仍然对原先的尺度体系造成较大影响,为保护沿线四合院居民的私密性,原设计的多处人行天桥被压缩成2处,这又造成了沿线红绿灯较多的现状。改造的结果是,沿线商业氛围大大削弱,原设计的明清古都风貌勉强保留,交通拥堵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用今天的理念来看,别国的一些思路可以借鉴,如伦敦早在2003年就开始对市中心的机动车征收拥堵费,巴黎采取关闭燃油车道、增设自行车道等措施减少进入市中心的机动车,如今大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可减少机动车出行,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相信平安大街若保留到今日再改造一次,能做的更好。
新城市主义创始人之一的彼得•卡尔索普在他的“翡翠城市”概念中提出“小街区—建设密集街道网络,打造人性尺度的街区;优化步行、骑行和机动车交通流”的原则,他认为不同的城市之间既有独特性也有共性,最根本的共性,就是人对空间尺度的感知,人的行为模式及交往方式,在空间层面,城市的共性就是人性的尺度。济南在CBD片区交通组织与管理中,采用小地块、小马路、小广场、小转角、小绿地“五小”理念,激发街道活力,形成具有人性化尺度的亲切城市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旧城更新中的文化自信与文脉留存
2.1 旧城更新应彰显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四个自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曾几何时,“欧陆风”建筑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这股建筑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今中国的城市面貌,无论是市区的商业楼盘亦或远郊的农家住宅,各种各样的西方古典建筑元素随处可见。究其原因,是因为改革开放前国内建筑风格单一,建筑形象古板,建筑颜色灰暗,随着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洋建筑师和去国外学习考察归来的本土建筑师带来了欧式建筑风格,这在当时代表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直到今天,ART-DECO等建筑风格仍然是一些地产商表现产品价值感的手段之一。
我们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不能靠国外的符号来彰显生活品质,这倒不是说让建筑师都设计中式大帽子建筑,但应该深入挖掘中国各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中去。诚然,很多事情不是建筑师的责任,开发商和社会公众对于西方建筑风格的痴迷,使得建筑师慢慢沦为了画图机器。在资本话语权与公众面前,建筑师失去了对于建筑形式的控制权,因此一直以来,大多数建筑师都是反对简单模仿欧式建筑的中坚力量。但建筑师需要变被动为主动,挖掘东方文化精髓,用全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引导消费者,随着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审美标准的分化,相信情况会逐渐改观。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地产商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深圳某别墅区吸收了广东地区特有的竹筒屋和冷巷建筑的优点,通过天井、廊架、高墙、花窗等极具岭南特色的处理手法,提高住宅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耗,同时在外立面用色、用材上汲取徽派建筑特色,通过水体、竹林打造宁静优雅的居住环境,将中国的人文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有机结合,达到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还有开发商从中国传统庭院中汲取灵感,庭院在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建筑和园林景观美学的首要体现,通过从入门到照壁、玄关、明堂等设计形成极具仪式感的归家体验,可以与中国传统思想讲求的“礼、序”思想遥相契合。可以说,这些都是城市更新中彰显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优秀案例。
2.2 旧城更新应注意文脉延续。2008年国务院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其中明确了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办法,并强调修缮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对于文物建筑遗迹,历史真实性是保护的最高原则,而不可以沿用常规的建筑学知识,如统一、完整、和谐等,更不能
用“焕然一新”及“以假乱真”的方式来对待保护对象。
遗憾的是,直到近几年,仍有不科学不严谨的旧城更新事例,粗暴对待保护对象,例如2014年山东济南某历史街区整片外墙被大面积粉刷,原本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年代特色的砖墙被毫无区别地刷成了白色,一些不太平整的墙面也被用腻子全部刮平,其中包括一座属于济南市文保单位的传统民居,而整个街区也属于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06年-2020年)》第六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明确提到的八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笔者在开发商工作期间曾历经数年时间负责济南泺口片区旧城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有一座清真寺,约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解放后由黄河北岸迁至南岸泺口,每年区里或街道都会派代表与当地穆斯林群众共同欢度开斋节。令人高兴的是,在规划部门制定的策划条件中,明确该清真寺原址保留,预计将会进行保护性修缮。福州的三坊七巷在政府下大力气修缮抢救以前,也曾面临很严峻的局面:现代建筑对街区传统风貌和空间形态破坏严重;原住户及外来租户的私搭乱建严重破坏了古民居的形制与结构,并带来严重的消防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的年久失修使房屋破损严重;最痛心的是90年代政府错误的开发理念拆除了衣锦坊的大部分,对该文物建筑群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失。2005年福州市成立了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及管委会,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委托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编制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经过10余年的努力,街区内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古建筑修复保护、澳门路以西风貌协调区建设已基本完成,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笔者想强调的是,旧城更新中遇到保护对象时不是一味的圈起来不动,当然更不可盲目拆除,应该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有机更新,上海新天地项目之所以成功,就是不仅原汁原味的保留了石库门建筑风貌,总图也未打破原有的城市肌理,还成功的引入了现代商业氛围,同时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价值不高的老建筑以给开发商提供新建空间,平衡容积率。这是在城市更新中保护文脉的成功案例。而上海苏州河沿岸老建筑改造,如老厂房、老码头改造成博物馆、设计中心等尝试,修旧如旧的立面点缀少量轻巧的现代建筑材料,也是兼顾文脉与更新的有益探索,值得借鉴。
结语
城市更新是个系统工程,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在时间中成熟,应尽可能通过修缮和再利用维系仍有活力的城市脉络和建筑;缓慢地、不破坏城市发展逻辑的有机更新理念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笔者在设计单位与开发单位均工作数年,对城市更新项目有深刻体会,希望能借此文抛砖引玉,引发同业者思考,但愿未来的城市面貌既能展示其现代化的一面,又能让人一窥历史脉络,重温悠久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兴华.济南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7(3):48-49.
[3]彼得-卡尔索普.翡翠城市: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的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邱秀兰.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有机互动.[D].杭州.浙江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朱磊(1977-,山东聊城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朱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城市论文; 旧城论文; 建筑论文; 片区论文; 街区论文; 的是论文; 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