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基于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基于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跟西方到底有何不同?如果把西方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和工具直接拿过来,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成功的民营企业如何处理中西方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有何成功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那些真正做得好的中国企业,一定是思考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中国文化背景,考虑了中国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

中国文化的四大特征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

西方文化非常强调独立人格、人本主义,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不受别人“侵犯”,也不“侵犯”别人。比如,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朋友,从中国把岳母请过去照顾4岁的孩子。一天,外婆将孩子的玩具洗了, 结果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却告诫外婆“以后动我的东西,要先跟我商量一下”。由此可见,受西方习俗的浸染,甚至连4岁的孩子就已经具有独立人格的要求了。

西方这种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表现为契约,员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企业就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待遇,双方在契约基础上合作。比如,如果公司要求员工去加班,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私人的生活时间是不能侵犯的。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首先,非常强调情、理、法的顺序,“情”字为先。在中国文化背景里面,处理事情一定要讲究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可以接受的情感之内去处理,顾及别人的面子和感受;凡事不能做得太绝,要留下三分情面。在企业里面,处理事情如果不留情面、铁面无私,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和内部管理,而且可能一事无成,因为不合情理。所以很多企业强调处事当方,为人当圆,这是很有道理的,符合中国的文化和习惯。

其次,重视人际关系和信任关系。中国人特别重视人际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际关系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人际关系、信任关系并不意味着没有了组织规则。组织规则之下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文化是必需的,也是有用的。比如说对领导有意见,在开会的时候一般是没人敢说出来的,但是在吃饭、喝酒过程中,员工就放下包袱了,什么问题都敢说了,这也是人际关系和信任关系的一种表现。对于企业,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利用它,发挥人际关系和信任关系的积极作用。

再次,重全局轻局部,重定性轻定量。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和合,强调全局大于局部,整体高于个体。为了成全全局和整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常有的事情,而且极具包容与忍耐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得饶人处且饶人”,另外,中国人擅长定性思维而不是定量思考,认为事情的解决方法是一个空间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个点,同一个问题有一系列的多种解决方案。在这个系列里,人们的思维与操作方法有很强的灵活性。其定性思维方式,会引导人们更注重从质上而不是从量上去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

最后,具有明显的团队倾向。中国文化是集体文化,中国人喜欢“站队”,倾向于表明他们是属于某个特定组织、团体和单位的一分子,其中重要的差别在于有“圈内人”与“圈外人”之分。“圈内人”往往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同时也排斥“圈外人”。所以企业要充分利用团队倾向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措施,加强横向以及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营造一种顺畅、合作的氛围。

符合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重视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内部精神和核心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处理内部问题的润滑剂。中国很多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的建设,例如万科管理理念就强调文化的统一性,强调员工的开放心态与协作精神,包括联想、华为,也都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在企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修正器的作用,弥补企业制度的滞后性和不足。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加强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建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形成无形的心理契约与规则。跟人的行为习惯一样,无形的心理契约和规则一旦形成,将在日常的行为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无形约束,能使员工在动态条件下保持与企业的良好信赖关系,将自己看作是企业的主体,将个人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组织。

第二,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中国人有一种很强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意识,而且非常重视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如果员工有很强的组织认同感,就会很快地融入到组织氛围之中,将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有可能留在企业中,并加倍地为企业努力工作。如果员工失去对组织的认同感,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离心力或消极怠工的行为,最终肯定会离开企业。所以,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重视非正式沟通机制的作用。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是含蓄的,非直接的,有时候非正式沟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非正式沟通轻松随意,更容易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增进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增强组织凝聚力。同时,通过非正式沟通,可以提高组织内部员工的参与程度。在一项信息正式发布之前,人们总是先从非正式渠道获取一些信息,然后对信息做出反应,更加关注事态的发展。所以,企业要充分重视非正式沟通方式,将其作为正式沟通方式的一种补充,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弥补刻板、落后的规章制度的不足,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统一团队成员的思想,约束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行为,促使团队成员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同时,团队文化要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尊重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流团队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2.明确管理人员选拔的优先标准

第一,高层人员的选拔以德为先。由于高层人员掌控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关乎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在选拔高层人员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才能和事业心。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缺少规则,缺少守规矩的意识和精神,所以高层人员的品德就显得异常重要。高层人员的选拔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果高层人员有才无德,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一旦大权在握,很可能私心溢过良心,开始为自己的权力找出路,不仅会压制别人的工作,还有可能以权谋私,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其次,会造成员工的不安情绪,从而破坏员工的信心,降低整体效率,最后形成一股影响公司发展的阻力;再次,由于这部分人的欲望强,而过分追求荣誉、地位、利益会腐蚀一个人的灵魂,就会在群体中造成矛盾,破坏团结;最后,有才无德的高层往往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可能会将企业带入困境,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命运。

第二,中层人员的选拔以才为主。中层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和执行关键,是企业下层员工的直接管理者。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是靠中层人员来传递的,领导者的经营计划也是由中层人员来实施的。中层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既充当战斗员,又作指挥员;既要严格执行领导决策,机动灵活地调整和完善局部战术,制定相应计划,推动组织实施,又要指挥和引导下属员工的工作,做好员工的选用、保留、培育与激励等工作。中层人员的角色和使命,要求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才干和能力。在中层人员的选用上,一定要注意将那些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岗位、能创造优良业绩的人才配置到相应的职位上,否则,很有可能由于中层人员的能力跟不上,而出现执行和管理断层的局面,从而影响到企业健康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加强对员工的培育工作

员工的培育工作,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也与员工潜能开发和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育工作,才能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才能开发员工的潜能,才能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为企业提供丰厚的回报,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中国的成功企业里面,其人力资源管理都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育工作。例如联想就认为,办企业就是办人,把人办好了,这个企业就能成功。人办不好,即使今天成功了,明天也不一定能成功,最终肯定会失败。联想提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管理三要素中,就有两个是关于人的培育问题。联想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就在于做好了人的培育工作,解决好了人的问题。同样,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也是一样,都在于加强对员工的培育工作。如建立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专门培养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技能;加强企业文化培训,通过洗脑使不同背景、不同经历和不同想法的员工,达到统一认识。

4.加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

首先,培养部门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在中国企业,往往会出现部门经理排斥、反对、拒绝人力资源部门的现象,所以,如何让部门经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显得非常重要。在西方企业,由于考核制度的安排,部门经理均具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和技巧,他们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但是中国的部长、经理,往往是从那些工作积极或业绩好的员工中提拔上来的,他们很少想过如何管理好下属,带好团队,体会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所以,要培养部门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培养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技巧,让他们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家里手。

其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仅仅是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者,也是一个政策和制度的推动者,要想办法将企业的政策和制度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营销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与部门员工交流和沟通,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不能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士,员工执行不到位或做得不好是员工自己没水平,而是应该让员工理解和明白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作用,否则是不可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

第三,培养员工的职业化技能。中国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过工业文明的洗礼,员工的职业化意识淡薄,职业化技能比较欠缺,很多人在专业上、能力上并不差,但效率却不高。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不光是要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和强化他们的职业化意识、职业化品德和职业化技能。实践证明,如果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公司提高20~30%的业绩,那么,如果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和职业化技能,就能实现更理想的公司业绩。因此,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培养和强化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和职业化技能,显得非常重要。企业要加强对员工职业化素养的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内,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塑造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和承担责任的职业意识。

管理不在于东、西方谁更先进,而在于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中国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吸收西方的“术”,作好“道”和“术”的有机结合。

(摘自《人力资源》2007.6.上)

标签:;  ;  ;  ;  ;  ;  ;  ;  

基于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