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论文,几点论文,强国论文,社会学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最近强调“人才强国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知识、管理和技术人才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顺利与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是否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和技术人才。改革2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时期已经超过了日本等国。有人认为,我国还可以再持续增长20年,这是否可能呢?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人才。怎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人才脱颖而出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分析。
开宗明义,首先要把人才的概念搞清楚。什么是人才?历史上我们曾比较多地使用“知识分子”的概念,比较“知识分子”概念与“人才”概念,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人才的涵义要更广一些,人才是多种多样的,知识分子只是其中一种,是比较偏重于知识型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偏重于管理型的人才,偏重于操作型的人才等等。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还是人才的涵义更广一些,它不排斥任何一种有本事的人。人才的概念包容性更强。此外还有“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涵义就更广了,人力资源包括了几乎所有有劳动能力的和有潜在劳动能力的人,而人才仅仅是人力资源中的一小部分,是其中有突出能量和才能的人。
第二,选拔人才的核心是要认识到: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清末大诗人龚自珍曾作诗曰:“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所说的“不拘一格”是理解人才的精髓。所谓人才,就是在某些领域、在管理、技术、操作方面表现十分突出的人。而表现突出者必然不是平庸之辈,必然有些与众不同之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太能够接受差异现象的,不太能够容忍异端的。中国的俗语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容易出现打击人才、压制人才的问题。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觉得看着不顺眼。理解人才的“不拘一格”的特点,就要容忍和接受差异现象。在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尤其如此。其实,人才很难有一套固定的标准。在选拔人才上,如果“拘一格”,用一套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不但发现不了这些有突出才能者,反而会因为他们表现得不一般,而认为他们不符合常规的标准,从而痛失人才。这里就遇到一个基本的矛盾,以往,我们选拔干部的时候都是有个固定的格式或标准的。按照这样的标准确实可以选拔出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干部。但是,人才是不是都像干部一样呢?显然不是。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都按照干部的标准去选拔,则都会是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没有了人才的突出特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才也是这样,人才在一个方面突出,必然在另一个方面是弱项。有的时候,恰恰是由于在一个方面的弱项,才会在另一个领域表现突出。比如,数学家陈景润,他在人际交往上是弱项,然而,这个弱项恰恰有利于他闭门不出,静心钻研“哥德巴赫猜想”。所以,不拘一格也就意味着,即使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缺点,也不要因此而埋没了人才。
第三,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人才的成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某一种人才的成长,往往是在某一种环境下的产物。当前,我们急需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比较突出的是经济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经济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过去战争年代军事人才的培养途径很不一样,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宽松的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毕竟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市场经济也只有十年时间,在经济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还需要大力引进国外的经济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吸引出国留学的经济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回国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宽松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
第四,要处理好人才与学历、文凭的关系。使用人才概念比使用知识分子概念要好,知识分子往往与学历、文凭有着更密切的联系,而人才更突出一个人的真实本领。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文凭是重要的,在雇用员工时,一个基本条件往往就是学历、文凭。有些时候,学历、文凭成了筛选人的唯一机制。一般说来,用文凭筛选是可以的,它是一道基础界限。但是,在选拔人才时,如果惟学历、文凭,局限性就十分明显了。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制上有重大漏洞,从小学到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应试教育”,所以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如果仅凭学历、文凭选拔人才,那就会录用许多华而不实的庸才。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强调文凭的重要性,社会上,混文凭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局势下,如果仅用文凭、学历作为区分人才的标准,肯定会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终无法达到选拔有真才实学者的目标。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学历、文凭,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突出的本领。
第五,人才流失与人才的流动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是为单位所有的,只有经过单位同意,人们才能调动。所以,那时候谈不上人才流失或人才流动。在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人员可以在单位之间流动了,于是就出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一个人才从A单位转到B单位,对A单位确实是个损失,对于B单位是个收益。但是,我们也要反问,难道这个人才多年来在A单位真的发挥作用了吗?为什么直到调走才感到是个损失呢?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下,人才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的流动才能够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遇到了一对基本矛盾,允许人才流动,对于某些单位来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下面会谈到的,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人才就流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这使得已经缺少人才的西南、西北地区更是雪上加霜。这就提出了一个总体问题,在人才的总原则上,我们是采取堵的办法还是疏导的办法。笔者以为,从原则上看,还是流动起来更能够发挥人才的作用。美国的一位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美国全部产值创造中,有三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人员流动。传统的不流动的方式固然有利于某些单位控制人才,但是,浪费人才、忽视人才、压制人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只有流动才能促使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吸引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
第六,人才的区域配置问题。上面讲到人才流动的重要性,但是,事物是矛盾的。在人才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的情况下,近来,我国出现了知识、管理和技术人才在区域的分布上严重失衡的现象。一方面,大量高教育、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集中于极少数特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迄今为止,大部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生,只愿意留在极少数特大城市;在这些城市里,由于人才过度拥挤,已经出现了人才不经济、人才浪费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在我国数百个中小城市、1600多个县,以及在数以万计的乡镇和广大农村中,却又出现了人才奇缺的局面。不仅如此,从人才流动的趋势看,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是流向那些严重缺乏人才的地区,反而是从农村、乡镇、县、中小城市流向人才过剩的极少数特大城市。在人才奇缺的地区出现了恶性循环的趋势,即越是缺少人才的地方,人才越是流往人才集中的地区。那么,怎么办呢?如上所述,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用计划分配的办法使得人才在全国的分布比较平均,今天计划的手段失灵了,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市场经济,采用新的引导办法。西部地区只有更加尊重人才,真正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尊重人才,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相反,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在一些人才奇缺的地区,常常出现“武大郎开店”、“白衣秀士掌权”的现象,在这些地方不尊重人才、排挤人才的事情频频发生,使一些本来很有志向要在这些地区大干一场的人,由于受到冷遇、受到排挤最终离开了这些地区。结果形成了人才短缺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核心问题,还是这些地方领导的思路要改变。
第七,收入、报酬与人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做到人才的贡献与他们的收入相平衡。不平衡的报酬体系,短时期可以维持,长期是不可能的。目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的收入体系出现了紊乱的现象。目前存在两种报酬体系的双轨现象。一种是体制外单位,比如各种公司、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等,大体上实现了工资的市场价格机制,有本事的人挣钱多,没本事的人挣钱少,高薪与低薪之间差异很大,由于可以付给高薪,也就吸引来一大批人才。过去国有企业里那些很有本事的人,有一大批被吸引到这种企业中来了。这种体制外单位,收入都是货币化的,非货币的福利比较少。另一种是“体制内单位”,从形式上看,体制内单位的货币收入不高。比如,在上一届政府第一次为公务员加薪前,中国的部长的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朱镕基总理本人也只有3600元。这些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最高层管理者的工资,甚至不如一些经营效益较好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当然,人们知道,正式工资与实际生活水平是两件事,干部在正式工资以外会有较高福利待遇。正式工资低而福利待遇高当然有历史传承的原因。工资体制在社会生产体系中,首先是一种激励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责任感。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现存社会形态中,等价交换都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不等价交换很难持续,无论是让低工资的劳动者承担高责任型工作,还是高收入者承担低责任劳动,都不可能长期维持。劳动者的责任与收入,特别是责任与正式工资的不对称,是中国体制内劳动效率不高的一个根本原因。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显形收入体系,即劳动者的收入基本上是靠正式的工资或薪金,而不是靠隐形收入。在以非工资为主的收入体系下,收入的激励机制功能就会被弱化。而且即便是作为显性收入部分的工资,其“复杂”的组成结构也进一步弱化了工资的激励作用。比如许多工作人员的工资单上往往有基础工资、基本工资、书报费、交通补贴、通讯费等等,劳动者会认为有些是国家给的,有些是社会福利,但实际上都是单位负担的。然而,这种分散计算工资的方式却也分散了劳动者的责任感。此种非货币化的收入机制不利于吸引人才。此种工资机制突出了平均主义的一面,也正是由于平均主义,抹杀了人才的特殊性。所以,要吸引人才也必须进行工资体制的改革。
总之,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有一整套人才战略的配套措施,在设计这套配套措施时,笔者以为以上七点都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