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引言
针对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来说,由于整体的设计水平和质量不高,导致在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建设方面,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不能全面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共空间组织整体性差、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不高、公共空间导向性差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1 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的功能
轨道交通建筑具有两个突出的功能:一是交通换乘。轨道交通建筑是城市交通组织的主要节点,其首要功能是满足乘客的换乘需求,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同时与地面公共交通、航空港、铁路车站、市郊铁路、自行车以及小汽车等交通方式密切配合。二是综合开发。对车站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车站带来的人流、交通及空间资源,丰富外围商业和服务业,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使轨道交通车站成为集交通功能和商业、办公、服务性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
1.1 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是交通,而交通是通过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实现的,对人流进行汇聚和输送,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交换性。因此,在这种特性的驱使下,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刺激着换乘的各个公共空间。另外在公共空间中,根据其功能的不同会汇聚不同的人流,因此在空间上面需要具备必要的缓冲人流的能力。
1.2 与综合开发功能的衔接
在建筑公共空间中,能够有效的整合轨道交通功能空间和综合开发功能空间,进而两者之间就能够直接形成一个关联整体。这样一来,其中任何一个局部的功能都会影响着整个公共空间的功能。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两者之间整合的方式是怎样的,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之间都需要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共同组成城市空间体系。而且在其属性上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这也就表示需要承担着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功能,进而对其弹性要求比较大。
在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中,各个彼此独立的空间之间增加了相互联系的新元素,而且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也相互渗透、复合,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功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便利,整个空间充满了活力。
2 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2.1公共空间组织和布局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的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联合起各个独立建筑功能单位,有效的满足城市生活高效的运转方式。在空间形态布局方面,需要加强对空间组织需求的充分考虑,不仅需要实现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还需要满足各种交通组织需求。
(1)竖向叠加式。
随着人们对空间资源的积极探索以及空间开发技术的日益提高,地上、地下空间正成为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空间竖向叠加的组织方式是城市、建筑空间利用区域立体化的表现。在竖向叠加式空间组织模式中,公共空间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布是十分明确的,在利用地上空间的同时,还加强对地下和空中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另一方面空间容量得到了充分拓展,进而城市交通问题、人口拥挤问题以及绿化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香港FC国际金融中心,是集地面交通、轮渡交通、轨道交通、办公、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其空间组合形式就是典型的叠层式。在地下一层主要是轨道交通人流,地面层主要是公共汽车换乘枢纽,二层主要是轮渡码头和中环人流,三层交通的人流汇聚在共享中庭位置,属于更高一级的交通转换中心。
(2)水平并列式
将各种功能空间和交通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加以区分。同时,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区分,彻底的分离,二是通过公共空间,如室内通道、屋顶花园和公用的中庭等作为衔接空间,使交通空间与其他功能适当联系,这样既可以保证相对独立的商业开发吸引周边居民前来购物、休闲;又可以使交通途中的乘客顺便参与到商业活动总来,充分发挥交通建筑和商业之间的互惠互利的优势。
(3)立体式
立体式即竖向叠加式与水平并列式的综合运用,在水平方向采用水平并列,在竖向上采用叠置。更加有利于处理各种交通换乘对人流的集散需求和综合开发对人流的聚集需求二者的矛盾,使交通功能和其他功能的界限明确,其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如北京丽泽商务区,在平面上有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枢纽、商务中心、居民住宅等,在垂直方向上从下向上依次有轨道交通、地下机动停车、商业中心、地面交通、住宅等。这个方案最大化的聚合了城市空间,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较前沿且成功的案列。
2.2交通流线组织
在交通流线组织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组织布局方式方面,为了充分的发挥出交通流线组织的有效作用,提高公共空间建筑的运行效率,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充分的利用城市设计与规范标准。(1)交通流线立体分层。交通流线立体分层指的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中,分别针对轨道交通、车流以及人流等不同的交通流线做出差异化设计组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对城市中的层面资源进行充分考虑,在不同的城市层面中分别设计出差异化的交通方式,然后再利用竖向步行交通系统将其统一在一起,在保证相互之间独立性的同时,各个系统也能协调运转。(2)交通流线三维交叠。交通流线三维交叠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是交通流线组织的立体分层,其原则主要是相互之间彼此独立,然后对各个空间系统进行重叠和交叉。通过三维交叠,每层都能够实现水平转换,同时在、垂直方向也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效转换,而实现相互转换的途径主要是步行系统,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实现融合,有效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弹性。
结束语
随着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城市都已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割裂的城市空间和低能效的土地利用。轨道交通建设产生了不相连的空间,且轨道交通上方或下方的空间也被忽略。因此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对提高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敏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6,(4):120-121.
[2]高天慕.基于城市基面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
[3]丁园园.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乔宏.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赵晟宇,阮如舫.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景观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3):25-29.
论文作者:孙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空间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功能论文; 组织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