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200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含历史单科试题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历史试题),广大师生见仁见智地进行了评论,发表了许多看法。在充分肯定试题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根据《说长论短议高考 有的放矢谈教学》(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7期)和《高考试题面面观》(载《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第7期)两份公开发表的材料,笔者认为,主要批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考查记忆能力的题目过多
广东省广州市113中应届考生蔡艳尔同学说,2004年历史广东卷的选择题没有一点难度,“大部分(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没有可让考生思考的空间”。广东佛山石门中学孙雯娴老师指出:“(广东历史卷)选择题部分,25道题中,有16道题直接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历史就是要靠死记硬背。”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鄢洪林老师对2004年“文综”湘鄂川渝卷中的历史题作了定量分析,得到如下一组数据:历史考点能力要求中,记忆占66%,理解占34%,应用则为零。他惊叹道:“这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比较罕见的。”湖南永州市教科中心汪华明老师也认为,这套试题中若干题目比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题还要“直白”。湖北竹溪一中王大良、姜桂平、陈佼老师指出:“一整套试题的基础性很强,虽然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和再认识,但过于直白,很多题目都能够从课本和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这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孙双武老师也认为:“江苏卷九成题属于会考水平考试的题,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比会考题还要简单,与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不相适应;全国卷居然考查‘诗史’杜甫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海国图志》,思维含量极低,试题基本没有区分度。”对记忆力的过分偏爱,其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使“背得分”现象明显回潮。广东番禺中学李漱萍老师说:“随着大学扩招,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明显下降,学生只要熟记课本知识同样能取得理想的分数,正印证了俗话所说的‘背多分’。”一些考生甚至意味深长地说,“把课本搞得滚瓜烂熟”,是2004年历史高考留给他们的“主要经验教训”。
二、学科综合不进反退
作为综合科目,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理当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联系和渗透上下一些功夫。但是,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黄卫军老师认为,2004年“文综”湘鄂川渝卷“三科综合的试题拼凑十分明显”。王大良、姜桂平、陈佼老师也指出:“今年三科各占100分,且划分十分明确,……拼盘的痕迹较以前更为明显。”汪华明老师则说:“与2002年和2003年的文科综合试卷相比,今年学科综合大打折扣。”他直率地问道:“学科综合的‘裂痕’为何越来越宽?”
三、情境材料质量不高
2004年“文综”闽浙豫卷第37题材料三全文如下:“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作为历史高考的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如此简单如此不规范如此缺乏学科特点,令人深感意外。而湘鄂川渝卷第39题的材料一,几乎将相关历史题目的答案完全“公布”出来,更令人吃惊。2004年高考试题材料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一斑。汪华明老师指出,试题情境材料枯燥,没有形成图文并茂的效果,他深为今年试题材料的单调乏味而惋惜。
四、难见精品试题
一些师生认为,2004年高考历史试题中,质量较高的有“文综”闽浙豫卷中的第16~19题(西夏木活字和兔儿商标等题)和第37题(从哥伦布航行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题)、历史广东卷中的第26题(唐长安、宋东京及《清明上河图》题)。但是,试题研究者认为,若与往年的“长城题”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题”等相比,仍逊色得多,难称精品。于是,有老师发出感叹:“精品试题为何难觅踪迹?”
五、缺乏创新
广东广州39中张利芹老师指出:“(历史广东卷)整份试卷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平实。基本上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没有什么创新的东西。这或许印证了今年‘不创新,不出彩’的命题原则。”
笔者大体上同意上列老师和同学的看法,并进而认为,以上五点仅仅是现象,透过2004年高考历史试题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极其严肃而尖锐的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这就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是继续向前推进,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向后退却呢?李漱萍老师入木三分地指出:“经过(20世纪)90年代高考试题改革,大多数历史老师已经更新了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但是,近几年高考的导向又使试题恢复到‘知识立意’的老路上。”并且根据命题权下放的新形势提出一个新问题:“明年广东省自主命题后如何备考?……是走全国题的老路?还是稳中求变?是选择上海题的新颖?还是全国文综题的灵活?”笔者认为,这不是广东一省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和回答。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只能作出如下的选择和回答:我国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必须继续推进下去,停滞不前不行,回到老路上去更不行。作出此种选择和回答的理由很多,这里先说三点。
首先,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成果应该巩固和扩大。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高考历史命题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改革过程。这一改革已获得丰硕成果。通过改革不仅历史试题的水平大为提高,而且试题改革还促进了中学历史教学和教材的改革。对此,全国历史教学界早有公论。但是,我们所取得的仅仅是阶段性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必须继续进行,必须深入下去,否则已取得的成果就会化为乌有。而一旦如此,不仅对高中文科班的历史教学直接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危及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高考历史试题倡导死记硬背,让“背多分”成为成功的普遍经验,中学历史教学会是怎样一种景象?有老师说,这样做的结果,“那就是将高中历史教学引向死胡同”。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其次,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必须继续推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目标之一。就历史学科而言,通过改革应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究——合作”。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各个环节的支持,而高考在这方面可以起相当大的作用。质言之,推进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必然会促进历史课程改革,反之则会给历史课改增加阻力。
最后,广大师生欢迎和支持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广东佛山市石门中学学生在回答“喜欢什么样的高考历史试题”时说:“希望能有个人发挥的空间,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广州113中蔡艳尔同学说,他喜欢的题目是“出得很基础但又很灵活生动,许多题需要经过较多的思考,而且思考后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人做起来很有成就感”。这些朴质的话语,反映了年轻一代对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期盼和希望。广大已经转变观念的历史教师更希望把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进行下去,并提出了很多设想和建议,如广东饶平华侨中学黄爱民老师就建议今后广东自己命题时,“要多向上海历史试题的命题风格学习”。
总之,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必须继续下去,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怀疑和犹豫。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也有理由采取渐进的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但绝对没有理由中止和放弃改革。
那么,如何推进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坚持并完善新的命题思路
“知识立意”的思路曾长期主导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能力立意”逐步取代“知识立意”,命题思路的这一转变,极大地推动了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今后我们应坚持这一思路。
“能力立意”的实质是将能力(首先是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高考的考查重点。但考查能力不能抽象地进行,必须以知识(首先是主干基础知识)为载体,因而一般能兼顾能力和知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在现阶段,提倡“能力立意”也符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应该看到,“能力立意”也不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最高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立意”是为纠正“知识立意”的偏颇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性措施,具有过渡性质。“能力立意”也有其局限,一些研究者批评它是能力至上主义在高考中的表现。我们知道,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与学的目标已被确定为以下三个: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仅仅看重能力呢?从根本上看,历史高考应按三大目标全面考查应试者历史学习所达到的水准和所形成的潜能。质言之,高考历史的命题思路还需要向前发展,“目标立意”才是更科学更合理的思路。
二、推进综合
考试科目名称中既然“综合”二字赫赫在目,试题自然应体现出“综合”的特性。起始时期,应试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将政史地三科“拼凑”一下,做成“拼盘”,这可以理解。但年复一年都是“拼盘”,综合科目的设置也就失去意义了。
“文综”试题的综合性应逐步提高,第一阶段可侧重于两科间的综合,如政史、史地、政地的综合,力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二阶段可加强三科综合。终极目标是三科自然整合,天衣无缝。
综合的又一个方面是学科内综合,对于历史单科试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历史学科内的综合包括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两大方面,纵向综合主要是指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综合,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综合。横向综合包括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综合,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综合,或者说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综合等。
综合不是简单的组合与杂糅,应有线索贯穿于现象、问题之间,将各方面的知识糅合为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统一体。能否构成系统是衡量试题综合性强弱的重要标志。
三、坚持创新
对于上文已披露的民间传说,即2004年历史高考命题有一个“不创新、不出彩”的原则,笔者不相信有这样的原则。如果真有这样的原则,就值得商榷了,高考命题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样,都以创新为本质特征。没有创新,改革从何谈起?
创新并不神秘,高考历史试题的创新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针对旧式试题重复教材、表述照抄教材、答案是教材上现成的字句的弊病,提出了“三新”的命题“模式”: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三新”为试题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按着这个路子走,可以命制出很多新颖的试题来。
一说到创新,有人就以为这是提高试题难度,故意为难考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现阶段,由于大学扩招、高考复习时间缩短等因素的存在,适当降低高考试题的难度实有必要。但这与创新并无矛盾,小学试题、初中试题和高中试题都有一个创新问题,具有选拔功能的高考为什么不应该创新?关键在于要有创新的意识。命制出难度适中具有创新特征的试题应该成为高考历史试题命制者的不懈追求。
四、与历史课程改革同步而行
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公布,按该标准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已于2004年秋季投入实验,到2007年,第一批实验区将使用按新标准新教材命制的试题进行高考。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和2006年历史高考虽然依照原来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但命题的观念、思路和原则等却应与新课改新课程保持一致,绝不应背道而驰。如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历史试题却大量要求考生机械记忆,显然就不合时宜。笔者认为,作为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者,了解一下课改的情况,学习有关课改的精神,初步把握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等,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了,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和历史课程改革就能结伴同行,相互促进。
五、认真总结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两个发展阶段,既积累了宝贵经验,又留下一些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湖北松滋一中李年华老师指出:“知识立意的极端是高分低能,能力立意的极端是‘整人’的试题花样翻新。”他认为,为更好地引导中学教学,高考历史试题应返朴归真,“既避免死记硬背,又避免故弄玄虚”。应该说,这就是相当深刻的总结。
在总结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经验教训时,应注意上海命题改革的经验。上海历史试题别具一格,有很多地方值得全国试题和其他省市自治区试题的命制者参考和借鉴。各套试题间相互取长补短,必将推动我国高考试题命题改革的发展。
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变中求稳”和“稳中求变”是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但作为改革,“变”是第一位的,“稳”是第二位的。我们愿更多地看到高考历史试题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