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整理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贾建勤

区域土地整理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贾建勤

(天津市土地整理中心,300201)

摘要:区域土地整理储备即为,在特定的范围内,遵循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立的用途及其目标,通过法律、经济、行政、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关系、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改造,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生态环境,改进生产以及生活条件。土地整理分为城市国有土地整理与农村集体土地整理两种。土地整理储备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近30年,在提升土地价值、优化区域规划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理储备;问题;对策建议

前言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如何在土地的整理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成为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的重点内容。土地的整理就是在某一块特定的区域内,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通过有效的法律、经济等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目标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整理储备开发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利用结构进行更好的完善,从而提高土地价值的产出率,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一、开展土地整理储备的原因及背景

土地整理储备即为保障城市建设发展,提前把原先的非建设用地,通过征收方式变成国有建设用地性质,而储存起来的用地指标。一般是由集体农用地、耕地等用地征收后,办理初级用地手续,储存在政府手中的用地。用地单位需要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时,可以从储备的土地库中直接使用,避免了征地、拆迁、办理手续等流程,便于直接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地关系紧张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土地整理正是突破这一制约因素的重要举措。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整理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立法史首次把土地整理纳入法律轨道,并作为提高土地价值和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充分体现出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土地整理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土地整理储备存在的问题

1群众没有深入到土地整理储备项目

土地开发项目有“头重脚轻”的现象。即,上级对项目实施管理严而又严,而对基层群众的参与缺乏硬约束,失之过宽。很少与群众开展座谈会。工程施工,很少组建有群众参与的监督机构,工程结束后留下的成果,农民作为土地所有、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干预、抵制、监督乏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开发项目的决策人、经办人、实施者及基层干部,习惯性运用行政性手段统一或压制群众意见;政府没有很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

2土地整理推进城市化的力度不够

在过去的土地整理中实施单位往往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新增增耕地面积上,忽视了与旧村改造、棚户区整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结合,土地整理储备与特色城市建设融为一体的结合形式有待深化。

3土地整理储备中专业的施工队伍缺失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整理储备施工没有资质认证规定,因而缺乏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基础,这对于促进土地整理储备事业健康发展是个缺陷。每年国家由逾百亿的土地资金投入,承接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的单位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非“正规军”作业,这样一来的话,是会影响土地整理储备工程的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4实施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在实施土地整理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因地方党群、干群关系不和,使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不理解,不信任,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对土地整理的政策不理解,存在种种担心和顾虑;还有的对村干部不信任,担心腐败现象的发生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土地整理储备的建议

3.1加强申报项目审查

县市国土部门申报项目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项目选址时必须考虑在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是否有适宜整理的后备资源。

(2)立项审查部门,要认真组织省市级国土部门现场踏勘,并协同相关单位如发改、水利、住建委、环保、财政等部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在积极听取当地有关领导、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讨论分析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还要考察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生态建设要求,及申报地的各项自然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3.2重视规划设计预算工作

(1)充分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2)节约项目资金,不要盲目提高设计标准、超前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如果当地实际特殊,可积极反映意见,尽量减少变更。(3)对设计公司进行诚信考察和资质鉴定,选用诚信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有资质的设计单位。

3.3加强各部门协调

建筑物拆迁、配套基础设施、临时性工程施工阶段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整个项目成败的最重要的阶段。施工过程漫长而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部门应通力协作,严把质量关。首先,应公开招投标选择有资质、信誉高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其次,监理单位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认真记录施工日志、监理日志等,遇到质量问题绝不能姑息,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做出处理,真正做到质量过硬;最后,县市级国土主管部门更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检查监督各项进程,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4积极推进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可以使规划设计更贴合当地群众需要,更加切实可行,也可以使施工更加顺利,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公众参与机制。

(1)提高群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可以让群众及时了解、关注土地整理项目,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提高群众参与的热情,积极对规划方案献言献策,避免项目规划脱离实际,使土地整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保障制度。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也应提升到法律保障的高度,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使公众参与渠道更加通畅,更加法制化。

(3)制定详细参与方案,成立公众代表会。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可行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的程序、组织、内容、人员、方式等都要制定详尽方案;土地整理项目可能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根据各利益主体,可建立县乡村三级代表会,这三级代表会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等,代表会的意见也更加多元化,也更能反映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需求。

结语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基础。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的供应,由此便逐渐产生了土地整理储备应制度。土地整理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一项创新制度,是伴随着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而产生的一项新型土地制度,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城市用地需求、缓解不断突出的人地矛盾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实践证明,土地整理储备制度对于政府在稳定土地市场、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波.深入开展土地整理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1):134-136.

[2]张正峰.土地整理的模式与效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

[3]陈水英.浅析我国农村土地整理[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07-10

[4]崔妍. 土地整理储备制度建设研究——以天津市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贾建勤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区域土地整理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贾建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