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郑文杰论文_郑文杰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郑文杰论文_郑文杰

郑文杰

兰州兰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近年,我国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地震受灾也越来越严重。探究受灾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物倒塌,如何提高我国易发生地震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建筑物的抗震性要从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出发,所以要加强对建筑结构性能和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本文先从建筑结构要确定抗震性能目标着手,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式以及混凝土结构在性能方面的抗震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问题分析

如今我国基本都是高楼大厦,无论是住宅区还是商用区,如果发生了地震,会给居民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严重。怎么加强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因为地震所发生的损失,其成为了行业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建筑结构的性能来进行抗震设计可以减少因地震建筑物倒塌所带来的损失问题,其中包括了居民的经济及生命损失,所以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物的主流方向。

1确定抗震性能目标

1. 目前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性特别的重视,加强抗震能力为当前建筑物建设的方向,要想合理化地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加强建筑物结构设计是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建筑物结构不一样,其承抗能力也不一样,怎样设计建筑物结构,提升它抗震的能力,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依据建筑结构类设计的标准,建筑物结构的好坏可以影响建筑物使用期间的承载能力,减少其使用期间遭受地震所带来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减少其工程造价,就可能使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受到破坏,这样会使后期修复和维修工程的成本提升,因此有一个最小成本值出现。在建筑物进行施工时,要注意到其设计性能,加强建筑物设计的利用效率,将成本降到最低。因为震级不同,受灾地区的受灾程度也不一样,而不同地区的修护成本也不同,使得其维修成本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考量全部可能影响项目进行的因素,而且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一定要有可靠的理论基础。总而言之,抗震性能目标的设计极其复杂,要对建筑物建设时的每个步骤都考虑清楚,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居民的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

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式

2. 2.1 承载能力设计方式

在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时候,一般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设计,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承载能力设计方式指的是利用底部的剪力进行精准的计算,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要提高建筑物结构的强度的设计,首先要先准确结算构件间必须具备的承载力,这样才能使建筑物结构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承载能力设计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概念清楚、设计合理,可以达到抗震性能的目标。然而承载能力设计的方式是在弹性反应之上进行的,如果建筑物没有弹性不可以进行精准的计算,就会导致使用数据错误。所以,非弹性建筑物的设计不能采用承载能力设计方法。

2.2 抗震设计以位移为基础

对于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要以位移为基础,其可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非常适合当前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这种方法是在位移的基础上,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位移控制,目的是为位移计算出相应的剪力,设计人员再利用这些剪力的数据对建筑物结构进一步分析,怎样才能加强抗震性能,要有效设计具体配筋,采取增加建筑物强度的方式,不断改变位移目标,从而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提高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位移偏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其在设计建筑物抗震性能理论中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使用的次数,这样才能大大将建筑物抗震的能力提高。所以,在建筑机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应用以位移为基础的方式,能够提升建筑物抗震水平,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较为有效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因地震倒塌的房屋等建筑物情况的出现,从而减少了人们的财产损失。

3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3. 3.1 混凝土结构目标性能水准进行明确的划分

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所以对于混凝土的要求应该比普通材料高。第一,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对于操作搅拌机的人员要建立相关制度并积极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混凝土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质量高的混凝土;第二,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仔细考虑其抗震能力的设计,因为混凝土是房屋等建筑物建设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材料,所以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购置,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物建设施工的质量水平。在混凝土运输进入施工场地时,要配置相关检查人员及检测站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未达到搅拌标准的混凝土不让进场,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建设施工时能够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才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所以,在混凝土施工时要考量所有方面,并利用具体理论及正确的方法进行设计,这样才可以将混凝土的抗震性能充分发挥。

3.2 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第一,要对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必须要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物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形是否崎岖不平、其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建设要求、建筑物所在地区是否处于地震多发带等,如果所设计的建筑物处于地震多发带,还要考虑其发生的最大震级是多少,以此才能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将抗震性能设计到位。对于非地震发生地带,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要达到几级,这些都是在建筑物结构设计前需要评估的问题。第二,建筑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物总体的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对其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由于建筑架构的稳定性可以加强抗震性能,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建筑结构对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一定要与当代建筑结构的要求相匹配,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物基于性能抗震的设计水平。第三,在建筑结构设计专家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对建筑物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还要在建筑物施工中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在确保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业的抗震能力,这样才能与建筑行业的发展相适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加强对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降低受灾人数,减少居民的经济损失。然而,对于抗震性能的提高单单依靠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制度,使建筑结构设计有标准可依,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等,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行业的抗震性能提高。同时,要积极落实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还要使其对实际施工具有较强的价值,不断与当前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最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孔英豪, 胡彬.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J]. 居业, 2015(16):47-48.

[2]张文灏.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问题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15(17):187-188.

[3]崔建坤.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5(8):171-172.

[4]蒲灿.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 2015(14):114-114.

[5]蒋洪洋.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J]. 城市建筑, 2013(10):56-56.

论文作者:郑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郑文杰论文_郑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