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贾向前

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贾向前

贾向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怀仁县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8300)

摘要:电能是一种能源,它的特点是易于控制、运输便捷和转换简单,而电力工程主要负责对电能进行生产、分配和运输,将电能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本文介绍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并且分析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期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引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将数据的采集、监控、配电、通信、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具有平台开放、信息共享与功能完善的特点,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工程需求,确保电力调度、电能生产、运输等环节安全、有序进行,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光互联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电网工作效率,保证了电能的产量与人们电能需求之间的供求平衡,有效推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2电力自动化技术简介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将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技术,能够实现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监控,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也将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必须满足以下四点条件:

2.1必须满足电力工程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能够对智能化设备、相关系统及线路等部分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各个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问题反馈与应急能力,从而保证施工现场每个设备运作的安全性

2.2必须保证自身技术的运用安全,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增加社会负担、降低经济效益

2.3电力自动化技术必须加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辨别,排除电力系统运行危险因素,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4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保证经济效益。

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3.1电网传送技术

目前电网的传送调度自动化技术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对电力工程中的系统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呈现,从而达到全方面、多方位处理的功能。电力网络信息的整理、运算的实现保证了电网的顺利运行,管理人员通过对电网回馈信息及时了解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3.2配电网技术

目前,我国乡镇、郊区及城市的电力工程配电网技术正处于改造阶段,电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监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电力数据的安全、稳定,从而提高社会基础建设的社会公众效益与经济效益。

3.3变电站技术

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应用是通过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应用,对变电站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与实时监控。

4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将目标的控制设备与编程系统装置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心理互联网络,能够将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监控等流程紧密连接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实现步骤如下:

4.1.1将所有控制设备所反映的电量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的主总站

4.1.2将计算机总站所接收的电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4.1.3将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再次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送到相应的控制设备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优势:该项技术只需将网络与信息进行连接,便能够通过数字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不仅操作步骤简单,同时该项技术还能对多种渠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从而能够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为电力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参考。目前,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输送控制越来越频繁,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将不同的信息进行交换、分享的需求,确保电力工程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4.2主动式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式对象数据库技术是利用监控系统实现控制管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传统数据库技术相比较,该项技术更加注重电力系统的技术与功能,并且该项技术在软件开发、设计、封装环节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的监督、控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了解。另外,主动式对象数据库技术黑能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处理数据效率较高,准确性好,对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调度信息数据与电力操作。因此,主动式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管理、控制提供更多功能,促进电力企业的进步,实现对电力工程管理、控制的需求。

4.3光互联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光互联技术主要体现在继电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表现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4.3.1让功率受到扇出数限制的探测器,不再受到平面限制与实际电容负载限制,能够通过提高系统的集成度来让监控系统的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3.2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传输与交换,将计算机互联编程结构进行重组,从而让电力系统更加灵活便捷

4.3.3光互联技术具有较强的磁场干扰功能,能够对信息处理系统的干涉程度形成一定的影响,提升数据通信的效果与传递速度

4.3.4让电力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4.3.5光互联技术具有更强的信息数据采集能力、计算能力、控制分析能力,从而能够提升高级管理监控的处理能力。

4.4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冶金业,化工业,钢铁业的快速发展,耗电量急剧增加,电力负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面对这样的情况电网势必不断提高功率因素大小,利用高效的无功补偿来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有效提高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率,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满足用户对电量的需求。电力工程中传统所应用的补偿技术为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该技术中应用的三相电容器所采用的信号源单一,利用三相互补,因此存在一定的三相负载场所。如果负载用户为居民,便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并且由于三相对于无功补偿的需求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无法将各相的无功补偿进行平衡,同时缺乏配电检测、监督的功能,因此不能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的需求。但是,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该项技术将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进行有机结合,对于负载变化能够轻松应对,同时将分相补偿进行联合,对新智能化设备、照明设备进行两相供电,然后根据电网的实际负载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分相补偿,让三相处于平衡状态,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提高电网的经济性。

5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传统的技术正在逐步被新技术替代,这不但推动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把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相融合,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网配备、电力建设等方面有很关键的作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尽管我国电力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晚,但是只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积极应用新技术,电力工程的建设与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

参考文献

[1]殷志锋,周雅,张元敏,等.基于EPoN的电力自动化信息传送平台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

[2]吴丽芳,高立克,李克文,等.电力自动化装置soE分辨率准确性及测试分析田.广西电力,2014,37(6).

论文作者:贾向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贾向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