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植物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大大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和生态作用。加之传统农药的依赖性使用,不仅让一些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对人畜的安全造成危害,而且还杀死大量的害虫天地,污染环境等众多的生态问题,因此,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导,综合运用植物检疫、园林技术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手段,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达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生态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引言
园林植物是城乡绿化、美化人类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材料。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建设高档次的城市园林绿地, 美化、绿化、净化环境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园林养护管理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类有害生物的侵袭, 造成叶黄枝枯,发育不良, 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及观赏的效果。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在园林绿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采用传统的化学农药将害虫彻底消灭,不仅会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而且易造成人畜中毒。因此,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以发展生态型园林为目标, 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实行无公害防治, 减少喷药, 保护环境。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
1.1入侵有害生物增多,危害增加
随着一些国外引种、引苗的增加,苗木的外调内运,跨地区的流通,使得入侵生物危害严重,一些检疫性病虫害传播扩散加速,范围不断扩大。入侵的有害生物对城市园林植物造成了巨大损失,害虫主要种类有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悬铃木方翅网蝽等。
1.2 园林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易受病虫为害
城市中的园林植物生存环境恶劣,地上部分受光照不良、空气污染、极限温度、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地下部分受土壤透气不良、地下水位下降、水分胁迫、土壤养分缺乏、盐碱胁迫等因素影响,植物长势不良,易受病虫为害。同时,许多地方园林植物存在着过密种植现象,加剧了植物对光照、养分、水分等资源的竞争,间接导致了植物长势的衰弱,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弱。如杨柳树烂皮病和龙柏叶枯病等病害与寄主植物的长势密切相关,通风透光好,植物长势好的就很少感病。
1.3 园林生态系统脆弱,天敌控制作用有限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很多地方缺乏生态学理论指导,植物配置不合理,园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植被规模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等问题。园林生态系统受光照、温度、风、水分、养分等影响较大,受人为活动干扰频繁,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影响了园林植物、病虫及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利于天敌对病虫的控制。
1.4 防治观念落后,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
由于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很多地方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时,没有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病虫害可持续控制角度考虑,只重视其高效、速效等优点,造成了对天敌和有益生物的杀伤,忽视了造成的次要害虫再猖獗等问题。目前,在园林中危害严重的蚜虫类、介壳虫类、螨类、木虱和粉虱类、网蝽类等“五小害虫”的发生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应用有直接关系。
2.生态控制原则
2.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园林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天敌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手段,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而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生长繁殖的条件,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阀值之内。
2.2 提高植物本身抗性
采用园林植物栽培管理技术,如选育抗虫品种、采用健壮种苗、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秋冬季修剪、树干涂白等,改善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其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增强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受外界环境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园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不稳定。从生态学观点出发,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栽培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4 科学使用药物
药剂的选择要以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生物农药为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应用时要注重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使用,提倡在天敌的安全期、害虫的薄弱环节用药,注重对本地天敌的保护。
3.防治对策
3.1 严格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的侵入主要有人为有意引进,自然扩散的传入,物流、调运活动侵入,检疫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多地发生的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白蜡蚧、龙柏叶枯病、双条杉天牛等病虫多是随苗木的流通而传入的。严格植物检疫,严禁危险性病虫的输入、传出和传播,强化苗木区域流通的检疫,减少疫区苗木病虫扩散风险。
3.2 合理栽植设计
规划设计时要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以乔木为主,进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配置,复层种植,创建相对平衡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
要坚持适地适树,使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适应,保证园林植物健康成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充分考虑植物喜阳、耐阴、耐旱、怕涝、抗寒、耐盐碱等特性,将植物种植在其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中。树种的选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取材方便,抗逆性强,种植后能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健康成长。
严禁近距离栽植害虫转主寄主植物或者混植有共同害虫的植物,以免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如海棠、苹果、梨等阔叶树与桧属、柏属树种混栽易造成锈病的发生。
园林植物在进行配置时,要注重科学性,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和相生相克的原理,对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如金盏菊与月季混种,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水曲柳与落叶松混交能相互促进生长,提高植物抗性。
3.3 加强栽培管理
要保持和改善植物生长的水、肥、光、热等条件,采用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清除病虫残体,加强防护设施,合理修剪,以及采用树干涂白,合理轮作,中耕除草,翻土培土等技术措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抑制害虫生长繁衍。
3.4 生物防治
加强对本地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引进外地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改善天敌群落生存的环境条件,为天敌补充食料和寄主,种植对天敌有利的寄主植物,为其提供繁衍栖息的环境。要充分利用生物农药的选择性强、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对昆虫天敌安全等特性,加大生物农药的选择与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消灭病虫。
3.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选用高效、低毒、选择性强、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用药时选择植物不敏感期、天敌的安全期及害虫的薄弱环节用药,提高用药效果。在用药方式上,少选用广谱性化学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注意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一次施药尽量兼治几种病虫,减少用药次数。
参考文献:
[1]章承林,李春民.园林植物引种中生物入侵的途径与防止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
[2]刘焕婷,施佳永,韩家永.我国林业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2(3)
[3]夏文胜.武汉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对策[J].园林科技,2009(3)
[4]吴晓华.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0(3)
论文作者:郭彦宏,李东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天敌论文; 病虫害论文; 害虫论文; 病虫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