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曙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曙

周曙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8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对象,组成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4例正常者组成正常组,与糖尿病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于疑似双下肢脓肿者,进行MRI或者CT检查,将引流液送检。结果:184例糖尿病患者中6例确诊为双下肢脓肿,占比为3.3%,其中1例双侧发病,5例单侧发病,引流液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6例都出现细菌感染,其中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绿脓杆菌感染,1例大肠杆菌感染。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最大流速显著减小,以足背动脉更为显著。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效性理想,性价比高,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一诊断方式值得在各个医院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价值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居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为主,统计显示,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患者人物已经超过3亿,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后的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1]。由于患者血糖含量上升,会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足等,其中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十分常见,若未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患者肢体远端缺血坏死,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患者,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8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对象,组成糖尿病组,男113例,女71例,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60.9±11.3)岁,病程为4~29年,平均病程为(11.9±3.7)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高血脂者;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者;肾功能不全者;存在出血倾向者。本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检查。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4例正常者组成正常组,与糖尿病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2 诊断仪器与方法

仪器选择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变频探头为3.5~5.0MHz,线阵变频探头为8~13MHz。诊断时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将下肢充分暴露出来,医生手持探头从患者髋关节位置向下肢末端进行多切面扫描,重点扫描双下肢。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超声诊断结果。

诊断结束后,对于疑似双下肢脓肿者,进行MRI或者CT检查,看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在B超监视下进行穿刺引流,将引流液送检,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2]。

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4例糖尿病患者中6例确诊为双下肢脓肿,占比为3.3%,其中1例双侧发病,5例单侧发病,引流液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6例都出现细菌感染,其中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绿脓杆菌感染,1例大肠杆菌感染。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最大流速显著减小,以足背动脉更为显著(详见表1),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粗糙、增厚,管腔内出现斑块。

确诊的6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局部压痛、患肢活动受限、下肢关节活动障碍等,1例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经过引流与全身性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糖尿病组与正常组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对比示意表

组别 内径(mm) 流速(am?s-1)

糖尿病组正常组 糖尿病组 正常组

腘动脉7.2±0.047.8±0.0682.74±2.7886.31±3.45

股动脉5.3±0.055.7±0.0756.38±6.7961.30±7.51

足背动脉2.1±0.062.4±0.0640.44±5.1150.34±7.52

讨论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很易出现全身代谢系统紊乱,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下肢病变等,其中下肢病变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主要由于患者血管中存在粥样硬化性斑块致使血管官腔变窄甚至闭塞[3]。本研究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最大流速显著减小,以足背动脉更为显著。糖尿病合并下肢脓肿是下肢病变的一种类型,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引发细菌感染所致,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很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4]。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蜂窝织炎期、脓肿形成初期与脓肿形成期,多为单侧发病,鲜有双侧发病,临床中主要根据患者表现、MRI或者CT诊断来确定。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引发上行感染,引起菌血症、腰大肌脓肿等严重的后果[5-6]。

对于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脓肿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着无创、价格低廉的优势,且诊断率非常理想。本组结果显示,184例糖尿病患者中6例确诊为双下肢脓肿,占比为3.3%,其中1例双侧发病,5例单侧发病,引流液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6例都出现细菌感染,其中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绿脓杆菌感染,1例大肠杆菌感染。

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效性理想,性价比高,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一诊断方式值得在各个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珺,何秋芬,夏婉贤,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10(15):380-382.

[2]林骞,李妙珊,裴书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8(06):764-765.

[3]Shane B.Anderson,Matthew D.Webb,Kevin P.Banks.Adrenal Collision Tumor Diagnosed by F-18 Fluorodeoxyglucose PET/CT[J].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2010(6):63-64.

[4]丁鉴,隋国庆,王辉.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糖尿病合并双下肢多发脓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4(05):411-413.

[5]Swati Arora,Scott Vargo,Anthony R.Lupetin.Computed tomography appearance of spontaneous adrenal hemorrhage in a pheochromocytoma[J].Clinical Imaging.2009(4):14-18.

[6]T.Ripollés,J.Puig.Actualización del uso de contrastes en ecografía.Revisión de las guías clínicas de la Federación Europea de Ecografía(EFSUMB)[J].Radiologia.2009(4):229-230.

论文作者:周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