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观里中学 265314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乐土,是学生净化心灵的净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肥沃土壤,土壤的肥力来自于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而事实证明高分未必高德、高能,近几年,一些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加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更关注什么?
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实行“孝”“弟”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命题。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德育教育在它们中应该首屈一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道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但,立德树人并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也不仅仅只是德育老师的事,它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教育,从来就不应该窄化为“教知识”、“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着更为重大、深远的使命。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承担任务的自觉性较差、分辨是非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差、抗挫折心理素质差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信守承诺;缺乏感恩、宽容和谅解;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寻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能直接接触社会的形形色色,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识别和自控能力,对社会的反面现象如黄、毒、赌等缺乏应有的辨别和抵制力,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极大的阻力。
其次,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当代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造成“娇生惯养,迁就放纵”的不良影响。
此外,家庭变故、孩子自卑也是缺乏良好德育教育环境的体现。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突然变故,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心理诸方面都发生变化:心灵受到挫伤,性格变得孤僻、自卑,老师也无法与之交流,致使德育教育工作受阻。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德育工作应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处处都可以充满文化气息,都可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能。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班级是德育的主阵地:黑板报、宣传栏、四周的墙壁都可以成为会说话的德育宣传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校园中的学生荣誉宣传栏、感动校园人物事迹栏、好人好事宣传栏、学校荣誉展板等等都是很好的平台。
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感受德育
1.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2.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3.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4.导师制、师生结对子也可以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及时打开学生心结,给学生更多的疏导和正能量,在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德育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德育教育放到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教育发展自身规律的可观要求。德育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论文作者:慕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的人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立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