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幼儿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复杂、后果严重,严重影响幼儿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正确认识和干预,增强幼儿亲社会行为,有效降低甚至消除攻击性行为倾向,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成因、对策、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小朋友哄抢玩具,推挤别人,甚至故意抓伤小伙伴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对他人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幼儿自身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干预和矫正,轻者造成幼儿成年后出现人际关系和社交障碍,重者可能会使幼儿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正确认识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强其亲社会行为,有效降低甚至消除攻击性行为倾向是家长和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分析
1、幼儿个体因素 有研究表明,遗传物质中的某种基因缺陷可能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后天环境的影响还可能促使这种倾向表现出具体行为或得到强化。此外,由于幼儿个体发展的不完善、性情活泼、好奇心强、自制力低下等,也容易诱发侵犯他人的攻击性行为。
2、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与语言的倾向和习惯,这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容易使幼儿出现和使用攻击性行为;如果父母习惯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纵容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泛滥,必然造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加其攻击频率。此外,家庭的社会阶层和经济状况也是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社会因素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我们可以快捷地获取大量前所未有的信息和资料。然而,在电视、网络和报纸这些传媒中所包含的一些暴力及不良信息也步步逼近了幼儿的世界。幼儿在电视中获得的视觉信息如果是关于暴力方面的内容,将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加,并得到强化。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矫正对策
1、正确认识攻击性行为,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
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能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而是简单粗鲁地批评,强硬地制止,甚至野蛮地惩罚,这些不科学的做法对幼儿是极其不利的。当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应当注意我们的教养方式,正确的应对方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帮助幼儿认识攻击性行为的有害结果。鉴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多数情况下,幼儿是无法意识和认识到自己攻击性行为的有害后果。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深入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认识攻击性行为的有害后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导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帮助幼儿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一些幼儿之所以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为了在与同伴和老师交往时,引起注意或融入集体而采取的。对这些幼儿,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降低幼儿在社交中的无所适从、极力想引起他人注意的焦虑。
2、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
通过外部的力量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不够现实的,也无法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减少,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幼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上,减少甚至消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不断强化规则意识,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以减少攻击性行为;其次,要培养幼儿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精神,帮助幼儿逐渐弱化并消除攻击性行为。幼儿好模仿,既然他们可以因模仿攻击性行为,也可以模仿亲社会行为。在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如讲故事、看影视节目以及自身的行为等,为孩子树立亲社会行为的好榜样,帮助幼儿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并逐渐强化和固化亲社会行为。
3、家长要引导幼儿发泄不满情绪,转移幼儿的侵犯性情感
有时候,通过外界的力量可以暂时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但久而久之,幼儿的不满情绪无法得到发泄,就可能使幼儿的心理失常,一旦触发,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更严重。所以,我们要教会幼儿以宣泄的方法和参加置换活动,让他们适时地发泄不满,减弱侵犯性情感的强度,转移幼儿的侵犯性情感。
4、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强化
教师和家长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应该是科学和巧妙的,要尽量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强化。我们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注意自身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运用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榜样,以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亲社会行为模式。
5、家、园和社区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共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反思和调整孩子的教养方式。其次,要倡导家庭邻里和社区活动组织同一小区或街坊邻居的幼儿结伴玩耍,家长们既可以互相交流教养孩子的经验与教训,寻求横向帮助和教育合作,同时还可以利用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消除与纠正攻击性行为,发展和强化亲社会性行为。第三,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并陪伴幼儿看电视、碟片,注意以正面形象引导、教育幼儿,避免幼儿盲目模仿。第四,幼儿园与家庭要充分相互沟通,鼓励家长向幼儿园反馈孩子的表现,家园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案,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问题。
攻击性行为虽然是幼儿身上常见到的一种问题行为,但只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对这种行为进行全面认识,并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适时采用合理的策略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强化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孩子必将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王从芝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幼儿论文; 性行为论文; 家长论文; 社会论文; 方式论文; 孩子论文; 家庭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