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儒家“三达德”为角度论文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儒家“三达德”为角度论文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以儒家“三达德”为角度

丁 娟

(许昌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 “仁”代指全德即最高的善,君子行义才能达到“仁”,“义利之辨”可以从“仁”与“不仁”的角度来理解。“知”的对象主要是人事。“勇”是在“知”对“仁”有了认识的前提下,对“仁”的坚持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 孔子;仁;知;勇;义;礼

仁学思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仁”不但是众多德性的总结和概括,而且是诸德之源,每一种德性都是“仁”在具体的某种社会关系下的特殊化表现。而在众多的德性中,“自儒家言之,必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1]4。“三德”即知、仁、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95《中庸》的“三达德”思想就是对孔子德性观的直接继承。孔子的门人以及历代儒学大家都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了解读,有关孔子仁学思想的研究成果非常的丰富。目前学界对“三达德”的研究多是从中庸如何可能的角度来研究,一些学者从“三达德”与制度互动的角度来研究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德性政治,还有一些学者从文献学角度论证了孔子“三达德”思想是对前人思想的再创作(1) 分别见陈赟:《不可能的可能性:中庸之道的内在困厄》,《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李若晖:《“三达德”之变体及历史意义》,《哲学研究》2018年第3期;彭林:《从“三达德”看孔子的“述而不作”》,《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 。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论语》中仁、知与勇等三种德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来展现孔子仁学思想的不同侧面,以就教于方家。

一、“仁”与“不仁”

牟宗三说:“从孔子才开始对尧舜夏商周三代文化有一个反省,有了反省才自觉的提出一个观念,建立一个原则。”[3]49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与道家不同的一种“入世”哲学的原因就在于孔子用“仁”来解释心目中的道,道德才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旨归所在。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道德概念来解释“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13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2]183“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又讲,“克己复礼为仁”[2]123。与此同时,孝悌也被认为是为仁之本。“仁”没有一个具体的含义,而是一个概念系统,“仁”代表了最高的道德原则。应该注意到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明确地区分德性和德行,一个有德性的人一定会践行德性,施之以德行。孔子在建构自己儒家思想的时候,还提出了一系列对比的概念来告诉学生怎样在实践中把握“仁”,如仁与不仁、君子与小人、义与利、文与质等等。

在儒家思想中,“仁”与“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汉末经学家郑玄就认为君子只有按照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行道。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国皆用周礼,周礼最备。孔子在比较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之后,提出了“吾从周”。但是,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从周代延续下来的礼制已经不能用来规定诸侯以及大夫等人的政治行为。礼所规定的周王室的权力以及社会政治秩序在春秋后期出现了变动和危机。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的时候僭越天子的礼仪,而且“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2]30。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局面,孔子认为道德才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良药。怎样处理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呢?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儿女孝顺父母的时候内心要存敬,国君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要为政以德。思孟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爱人必须由亲亲开始。孔子认为内心的德性比仅仅遵循外在礼仪的德行更重要,而一个有德性的人一定会有德行相伴。“仁”才是“礼”的原则。《论语》中的“礼”是中性词,并没有明确的道德指向,礼需要以仁义为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2]166“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必须待贤人而后行。

如何才能在人伦社会中践行“仁”?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年来学者们多在“义利之辨”的命题中去讨论孔子的“义”思想。笔者认为只有从“义”与“仁”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义”思想。据马王堆出土帛书《要》篇记载,孔子曾经论曰:“仁义焉求吉。”[4]529孟子也讲:“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5]2孔孟都以仁义并称。孔子又讲,“行义以达其道”[2]177。行“义”才是达到“仁”的最适当方式。老子明确地说“道”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如果孔子不能指出怎么才能在具体实践中把握“仁”,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只会流于日常的道德说教。“义”的提出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想不再仅仅停留在道德说教层面,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施的。“义”一方面要求志士仁人践行仁、礼、智、信等道德,又在具体的情况下对各种道德行为形成制约。《中庸》讲,“义者,宜也”[6]1683,君子在行道的过程中要符合中庸原则。《白虎通》云:“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7]382“义”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有中庸的意思。有很多学者认为仁与义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内容,义是形式。但是“义”的使用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想不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而且具有了方法论的意味。“义”强调了行“仁”,“义”是君子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行仁要遵循的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37因此“义利之辨”可以从“仁”与“不仁”的角度来理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2]35追求利的人既不能够安贫,也不可能乐道。君子应该在精神层面上有更高的追求,而追求利是不能达到“乐”的境界的。

二、仁”与“知”

“仁”与“知”这对概念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表明知者和仁者是两种不同的人。“择不处仁,焉得知?”[2]35“仁”者应该是仁知合一的。虽然在《论语》一书中,“知”有知识、认识、智慧、聪明等多重意思,但是“知”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是指德性之知。后学所区分的闻见之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认知。“问知。子曰:‘知人。’”[2]131而又因为孔子讲过,“仁者,人也”[4]1683,“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根据,所以孔子所讲的“知”主要是对“仁”的认识,是一种德性之知。正是在“知”是德性之知的基础上,孔子才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存在。

其次表现在看其是否能够学而知“道”。史书上记载,孔子以六艺教学。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当时是贵族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学内容不限于六艺的范围。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儿子的时候以诗礼传家,认为懂得《诗》才可以言,懂得礼才可以立足社会。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人们的德性和德行、言和行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孔子强调了礼的道德本质。虽然大部分人不能生而知“道”,但是却可以学而知“道”。君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立足社会。

怎样才是一名“知人”?首先表现在是否知他人的言上面。“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211孔子认为君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贤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一定会有善言的,而一个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性。正是因为人的言行不一,德行和德性不一致,知人很重要。“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166君子不能因为他人的善言就提拔他。在听到他人的善言之后,君子还要看其是否言行一致。孔子认为每位从政者都应该选拔自己所知道的人才,而那些你不知道的人才就不会被其他上位者所埋没。

定义 设r=r0>0为固定的圆柱面,过点M作直线垂直 z轴于点 O',射线 O'M交圆柱面 r=r0于点 M',称点M'为点 M在圆柱面 r=r0上的投影(如图 2所示)。

“勇”在孔子思想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仁知之勇”“仁者必有勇”[2]146。仁者都是有勇德的。勇德来源于“知”对“仁”的认识。当“知”对仁义有了判断之后,仁者就会见义勇为。“仁知之勇”是对真善美的坚持不懈的追求,有信仰的意味在里面。在孔子的门徒中,颜回是“仁知之勇”的代表人物,宋明理学家有“颜子大勇”之论。第二层是“血气之勇”。子路是“血气之勇”的代表。仁知之人是有勇德的,但是有血气之勇的人是不知“仁”的。从逻辑学的角度上来讲,仁知之勇与血气之勇两个概念是没有交集的。孔子认为血气之勇并不是真正的勇。血气之勇并不以仁义为指向,只是外在行为上的勇猛有力、恃勇好斗。第三层是在战争以及其他对抗性质的事务如辩论中表现为勇。“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8]182。“勇”是指毫不畏惧的精神,孔子认为勇者无惧。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讲的是“仁知之勇”。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更多的时候是一位“仁知合一”的师者。孔子总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回答。虽然从政要谨言慎行,但是孔子认为季文子不需要三思而行,“再,斯可矣”[2]50。孔子的“因材施教”体现了“中庸”这一至德。

最后表现在是否出仕。孔子认为君子下学而上达之后,就会知道“不仕无义”[2]196。不同于道家的出世思想,儒家传统主张积极入世。面对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孔子认为一个学习礼义的君子只有出仕,才能改变当时混乱的社会政治局面。《中庸》认为圣人只有居天子之位,才能制礼作乐。孔子的出仕思想为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应该看到,君子的出仕是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社会政治局面,孔子认为这是每个志士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仁”与“勇”

油膜自然破裂边界位于最小油膜厚度hmin之后的某个位置φ2处,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当计算出某节点Pi,j为负时,则取为0,并以此点作为该行上破裂边界近似位置,经过ξ次迭代后,破裂边界就会逐渐向自然破裂边界逼近 [7-8]。

“仁知之勇”其次表现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2]68。“仁知之勇”要求人要有勇有谋,“对于面临的危险处境应该有深入的了解,对于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应该有清醒的意识,对于冒险的代价有充分的觉察”[9]。而“血气之勇”只是表面上的恃勇好斗,是有勇无谋。在“杀身成仁”的问题上,孔子虽然认为为了仁义而死是值得的,但是他并不主张一味地鲁莽妄为。谨慎行事才是君子具有“仁知之勇”的表现。

“仁知之勇”首先表现为安贫乐道。一个有勇德的人必然安贫乐道。孔子与颜回的安贫乐道被宋明理学称为“孔颜之乐”。孔子从学生颜回和端木赐的人生遭遇中得出仁知和富贵不成正比的结论。孔子认为富与贵虽然都是人所向往的,但是君子要以仁道得之。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的原则,君子应该安贫乐道。

四岁半时她开始学习音乐,五岁开始练钢琴,别的小朋友已经开始考三级或四级了,她还只参加过几场新年晚会的表演。老大学东西比较慢,不是传统意义上让老师容易感受到成就感的孩子,有时她也比较担忧地跟我说,妈妈我学不会。我会告诉她,你能学会!只是需要慢慢来,别人学一周的曲子你可以学两周,你每多弹一遍都会比之前更熟练更流畅。你不需要和别的小朋友比,你只要比前一分钟的自己有进步就可以了。

“仁知之勇”最后表现为死守善道。“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2]68在颜回学到一善之后,就会拳拳服膺。颜回的勇是一种坚持行仁的勇气。孔子认为君子要知命。儒家讲时命,志士仁人应死守善道,静待时机的到来。邦无道的时候,君子就要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安贫乐道。邦有道的时候,君子就应该行仁道于天下。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经常出现。《论语》记载了几位隐士选择隐居起来的例子,而孔子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试图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孔子积极传道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被桓魋追杀、在陈蔡断粮、在匡被囚禁、颜回早死、学生对其行为的不理解、各国国君的不重用等等事情,而孔子自己却具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43-44前人对此句话做过许多种解读。孔子认为在自己最不得志的时候,最具有勇气的子路会陪伴左右。勇是一种坚持行仁的品德。孔子表面上讲的是子路的勇,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行仁义的决心和勇气。弘道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有坚强毅力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小布什还表示,他不会在当天的峰会上说太多的话,不像某些国际领导人。“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说该死的冗长的话。一些人说得太多了。”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国儒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 丁四新.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 孙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 孔子家语[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9] 陈立胜.《论语》中的勇:历史建构与现代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2-123.

收稿日期: 2018-09-0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爵—铁体制’视角下的西汉列侯问题研究”(2018CLS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丁娟(1984—),女,河南许昌人,助教,研究方向:经学史、魏晋南北朝史。

中图分类号: 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824( 2019) 06-0065-03

责任编辑: 罗 操

标签:;  ;  ;  ;  ;  ;  ;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儒家“三达德”为角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