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飞机维修业的现状及发展论文_倪杰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335)

摘要: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民航维修业的发展和改革。本文回顾了飞机维修行业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飞机维修行业的特点,并对飞机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业;现状;发展

1引言

飞机维修行业一直伴随着航空行业,尤其是民航行业同步发展。2011年,全球航空机队比2010年增加了3.2%,共有20,840架民用飞机在服役。随着民航机队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球飞机维修市场中,发动机维修占224亿美元,占维修市场总额的45%,其中包括起落架、轮刹和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费用达到95亿美元。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民用航空业也在稳步增长。同时,我国必须对航空维修市场提出更高的容量和质量要求。

2中国民航维修业的现状

2.1从事民航维修的企业少、限制多

中国民航维修业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规章第145部(CCAR145)规范,聘用人员遵循民航规章第66部(CCAR66)。相应的维修机构分为独立维修机构(MOR)和非独立维修机构。其中,独立维修机构各有侧重,主要分为飞机、发动机和部件维修机构三种。非运营飞机维修机构,只接受航空公司或运营商委托的维修业务,属于第三方维修性质,例如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太古”);半独立维修机构,一般是指航空公司或运营商下属的维修机构,例如厦门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航空”)的基地维修(即“大修”)和航线维修。飞机、发动机或部件制造商下属的维修机构也在此列。

截至2013年底,CAAC 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共408家,较2012年底增加了11家。国内维修单位在维修项目能力上分为五类,如图1所示,能够从事机体项目维修的维修单位共256家,其中165家单位仅从事机体维修项目;具有发动机维修能力的维修单位共40家,基本能够满足国内主要型号发动机修理和翻修业务的需要;202家从事部件项目维修的单位,其中120家仅从事部件维修项目。

图1 2013年国内维修单位维修项目能力分布

2.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民航飞机维修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航空维修服务业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发展转折关口。由于航空维修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全面开放的行业之一,这意味着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航空维修厂商到中国投资开展航空维修业务,而且它们将不再受与中方合资的限制,也没有投资金额、投资年限的限制。中国航空维修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除了较大的民营航空维修企业以外,其余的维修单位普遍存在规模小而分散等问题。

中国的航空维修服务业与国际先进的航空维修服务业相比,多数仍处于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造成投入多、产出少、成本高、效益低的粗放经营。而且维修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等级较低,大量的发动机仍需送国外修理,部分在国内修理的发动机,大量的单元组件仍需转包外送,使修理周期、价格和质量都不能主动控制,无法满足国内航空公司的需要,且增加了运营成本。飞机的发动机附件,多数项目国内尚不能修理,必须外送。复合材料关键件在国内修理能力也很有限。

3中国民航维修业的发展趋势

3.1通用航空维修市场崛起

通用航空作为重大产业被各地方政府追捧,相应的维修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地方政府(例如北京、厦门、天津、林州等)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纷纷筹建临空经济区,争取引进通用飞机(小型飞机、直升机)生产线,支持通用航空公司筹建与发展,积极开展航空旅游、摄影、医疗救护等项目。北京平谷区引进俄罗斯米系列直升机生产线;河南美景集团收购美国穆尼飞机制造公司后,随即在郑州兴建生产线;金汇通航进军厦门后,开展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这些都意味着通用飞机维修市场也将快速崛起。

同时,通用航空领域的公务机成为新宠,无论是私人购买的、还是公务航空公司引进的公务机都开始大量增加,另有不少新的公务航空公司成立(例如东海航空、中一航空等)。公务机4S店建立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带动了公务机维修的需求。

通用航空相比于运输航空而言,维修系统的建立更加困难,目前也非常薄弱,原因是通用航空地域分散性高、飞机种类多样、飞机维修数量较少。未来需要发展多地维修系统、多元维修能力,优化维修机制。

3.2机型更新换代的挑战

随着当前新机型的引入,旧机型不断淘汰,维修业面临新的调整。金融危机与燃油成本的提升,使得旧机型淘汰速度近年来明显加快,飞机维修业894 航空工程进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机型的引入,使一些中小型维修机构有机会派员接受制造商的培训,直接建立在高起点上,并同步积累能力,易于获得民航局授权,不再“受制于人”(例如,厦门航空引进B787,提前派人员去美国接受机型培训);另一方面,大型维修机构的业务受到明显冲击,只有加快知识与能力转换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例如某知名维修公司意欲被认可具备目前广泛运营的B737NG维修能力并获得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首肯后,该公司承诺免费为某航空公司维修一架飞机,但结果却是起落架液压系统严重漏油、发动机整流罩残留破布,由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再未给予其授权)。

4结束语

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着民航维修业的不断成长与深刻变革。目前,民航维修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同时新的发展趋势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航空维修业在国情下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对突破民航维修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新锋.杨海涛.韦艺.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4(5):26-30

[2]张隽.创新引领维修发展.2011中国航空维修峰会侧记.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6):24-27.

论文作者:倪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我国民航飞机维修业的现状及发展论文_倪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