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八小学 830023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动鲜活的习作素材可以改变习作“假、大、空”和千篇一律,使文章绽放异彩。生活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笔者从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等途径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成效。培养了学生自主积累鲜活素材的能力,增强了作文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观察 体验 生活 积累素材
一、留心观察生活,获取直接素材
1.抓住特点,按照顺序。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征,比如人物从外表特征看有男、女、高、矮等,表情上有喜、怒等。观察得越仔细,写作时越能体现特点、差异;其次要把握好角度,可用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观察法仰视、俯视等;最后注意观察顺序,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等不同的顺序观察。只有观察有序,写作才能言之有序。
2.细致入微,小处着眼。观察时不能只着眼于大概轮廓,还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题材。“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处小景、一点变化……只要触动了情思的,就是作文的好材料。学生可准备观察记录本,按照人物、事件、景物、场面记录真实、新鲜的感受。
3.精于思考,认真体会。人人都在观察,但并非人人都会观察。大家外出活动,回来后有的文思泉涌,有的写作时一筹莫展。这是因为后者在用五官观察时没有思考。因此,观察时也要用心思考,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新鲜的感受和独角的见解。
二、用心体验生活,积累鲜活素材
1.丰富校园生活,享受学校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体验是习作的生命。可参与校园里的活动,选择新颖、有时代特色和典型意义的材料写。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有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结合教材进行练笔,如《有的人》,学生写到了生活中的抗洪抢险英雄,提到了贪污腐败“打老虎”;可结合学校的重大活动,抓机会练笔:如庆“六一”、“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后写场面、广播稿等;可组织班内活动,开展辩论赛、书法、养殖等活动,加强学科间整合;可进行每天课前3分钟演讲。去用心体验,去实践,就会不断丰富写作的素材。
2.开掘家庭生活,体验家庭课堂。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天地,可以写至爱亲情、喜事乐趣或矛盾苦恼等。因势利导,渗透品德教育,积累素材。如:放学后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务劳动,可写日记、留言条等。引导学生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培养丰富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3.关注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课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鼓励学生走向“十字街头”;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实践全过程。如参观科技馆、摘草莓、听民谣、外出研学后写感受,作文便水到渠成。多看、勤听、常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媒体了解时事,把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认识纳入写作范围积累生活素材。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三、潜心阅读感悟,积累间接素材
1.读书看报,积累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的写作范围突破狭窄的生活圈子,变得更为广阔。
2.写读书笔记,强化记诵。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笔记内容可不拘一格,可摘抄精彩语句、心得体会等。要把好素材随时记录并分门别类储存。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并长期坚持,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素材的积累。随着精彩句段、名言妙语强化的记诵,使语言逐渐丰富了起来。
四、专心思考生活,创新别样素材
1.多方启发诱导,引发思路的多维性。如:写《春天来了》,既可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中的春,又可写“红杏枝头春意闹”听觉中的春,多层次、多方面地展示生活,发掘出生活中丰富的美,给人以全新的印象。
2.摆脱思维定势,不同的角度求新求异。如:写《下雪了》,可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雪的温润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写雪天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触和表现,人们抗雪灾自救等动人场面,表现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严鹏程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做到重视观察指导提高写作水平[J].教育教学研究,2012,(5)。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田荣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原子能出版社,2005,2。
[5]朱亚芳 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J].素质教育,2014,9。
论文作者:马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素材论文; 习作论文; 鲜活论文; 体验生活论文; 生活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