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教师的情感带动、语言陶冶和适当的激励更促进了语文教学中积极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 陶冶 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及时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以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感情。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期待、关心、鼓励必然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会赢得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以及对语文的热情,从而加大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因此,教师在调动自己的情感之后,通过一定的手段(语言、音乐、图片、动作等),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教育。若是缺乏情感,那就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例如在学习《最后的姿势》时,我先出示一组2008年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灾难的可怕和无情。这些背景资料的回忆,交流,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为学习新课埋下了情感伏笔。接着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我出示了一首歌颂谭老师的诗歌《大爱千秋》,并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我的声音渐渐地哽咽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同学们的眼眶也红了,更有些女同学开始不停地抹眼泪。在真情的流露中,谭老师忠于职守、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师德灵魂和崇高品质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学生们的心中。这也是一次正能能量的传递。
二、以美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严谨、简洁、意深、逻辑性强、坚定自信、快慢得当、铿锵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一种语言的魅力,扣人心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学习之情,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的吸收和掌握。著名的“情感派”语文教学名家于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的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世界,使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语言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上,无论是正面的评价或是负面的评价,学生都需要,他会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教育,哪怕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势的评价都会激发学生的一种情感。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评价要有指导性。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能笼统含糊。如评价学生的朗读,用“读得不错,大家要向他学习”就不如换成“你读的声音响亮,很流利,真不错,如果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希望今后继续努力”的评价。这一分为二的具体评价,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朗读状况,知道了努力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关爱,一种温暖。另一方面不能简单化否定评价。
2.评价要有启迪性。《小露珠》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为什么把小露珠比作水晶呢?学生回答:“水晶和小露珠都是透明的啊。”如果到此,老师只给一个肯定的评价,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接着问:“为什么不用玻璃作比呢?玻璃也是透明的啊?”从而让学生悟出了原文比喻的形象之处。这种启迪性的评价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比直接把答案交给学生更有启发性。
3.评价要有激励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试想,在课堂上,老师总是批评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学生看见这样的老师上课就发怵,哪里谈得上被吸引呢?如果我们多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走向正确,让学生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品尝到艰难求索获得胜利的甜蜜,积累愉悦,积累成功,积累甜蜜,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成功呢?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学,克服消极的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因为情感教育贯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重视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美感、幸福感及愉悦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情感教育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品德,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纽带,积极的情感是爱、是尊重、是自信,更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苏振武 《人力资源开发与素质教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李景阳 《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高明山 《基础教育新课程导航》.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李娟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语言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