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优质丰产抚育管理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油茶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条件的要求,油茶造林后抚育管理技术是保证幼树早实、成林,油茶优质、丰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一、幼林抚育管理 (一)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油茶林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油茶幼树生长旺盛,必须有发育良好的根系。栽后头几年的抚育管理特别重要,春、夏季节是幼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杂草生长发展最快的季节,及时中耕,既能除草松土,又能增肥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发育和减少病虫害滋生。油茶幼树期,每年松土除草1~2次。第一次在5~6月进行,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厘米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须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油茶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种植当年可不进行第一次抚育,只进行第二次抚育。第二次抚育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松土深度以3~5厘米为宜,造林当年宜浅,以后可逐年加深。 (二)施肥 幼树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增大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定植当年可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克;11月上旬施有机肥做越冬肥,每株施1.5~2千克,以后随树体增长,每年施肥量逐年递增。 (三)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指油茶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内,通过整形修剪培养和调整,使枝干形成均匀坚强骨架,以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和合理的树形,使冠内枝条有充分生长的空间,为幼树的速生早果和成年树的丰产稳产优质打下良好基础。 1.油茶理想的树形 整形修剪是相互联系的,整形是通过修剪的方法完成;而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枝条,调节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维持树体骨架的平衡。所以整形修剪既是相互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技术措施。普通油茶理想的树形一般有明显的主干,分枝角度在45°左右。油茶丰产树形的共同特征是干低、树矮、冠大、主枝多且分布均匀、分枝角度大,呈自然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树干低矮,可缩短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根系)的距离,有利于养分运转和减少消耗,同时便于作业。 2.整形修剪方法 根据油茶的生长发育习性,结合环境条件,通过各种整形修剪技术措施使油茶幼树速生丰产。油茶幼树应以整形为主,合理的修剪是轻度的修剪,尽量多留枝,促使主干尽量多萌发新枝,扩大树冠提早结实。幼树整形一般分两步:①培养主干。在定植后的1~2年内注意培养直立向上强壮的春梢,当其高度达50~70厘米时截顶,使其迅速形成主干和分枝。②整形。定干高度为0.3~0.5米,选留3~4个强壮、角度呈30°~45°、分布均匀的分枝做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逐年配备,其副主枝的数目应依树体大小和主枝间的距离而定;以后通过对主枝适当修剪,使主枝间均衡生长,逐步培养成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至第四年,形成3~4个主枝、9~12个副主枝的理想树形。 3.整形修剪要求 油茶幼树的修剪要因树修剪,随枝做形,剪密留疏,去弱留强,轻剪长放,促使保留的基枝萌发健壮的新梢。 (四)合理间种 刚栽植油茶的林地,幼树冠小,可利用林内间隙大的空地进行间作,可达到以耕代抚,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灌丛的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内小气候,而且能促进油茶幼树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间作可充分利用土地,达到以短养长,以农促林或以林保农,增加收益。间种作物应选择耐阴,生长期短,植株矮小,不跟油茶争光、争水、争肥,同时能培肥和改良土壤的作物,作物的种类应以豆科作物为主,如大豆、花生、蚕豆或豆科绿肥苜蓿等。 二、成林管理 (一)垦复 1.垦复季节 要使油茶成林大面积增产,垦复是重要的措施。垦复统称为修山,就是全面砍除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和除去寄生与腐生植物;彻底清除杂草、灌木的根系。油茶林地以垦复的时间分冬垦和夏垦。冬垦的目的是促进林地土壤养分分化和有机物的分解,疏松土壤以便蓄积更多的冬季雨雪,为来年油茶的萌发、抽梢等打下墒情基础;冬垦还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所以,冬垦的方法应该是深挖,一般为30~40厘米,要达到“土块翻边,草根朝天”。夏垦的目的是及时消灭杂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土壤通透性。因此,夏垦的方法应该是浅锄,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 2.垦复深度 垦复深度除因季节不同外,还要根据油茶林地的地形和油茶树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做到“五浅、五深”,即“树冠内宜浅,树冠外宜深;小树宜浅,大树宜深;夏锄宜浅,冬挖宜深;熟地宜浅,荒山宜深;陡坡宜浅,平坡宜深”。一般2~3年垦复深挖1次,每年进行1~2次浅锄。 3.垦复方法 一般有全垦、带状垦复、穴状垦复、鱼鳞形垦复和阶梯式垦复等。应因地制宜,根据油茶林的地形、地势、林地状况和经营方式等进行选择。 在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块可进行全垦;全垦后,根据情况隔一定距离沿水平环山做梯土带,外高里低,外缘做土埂,内开竹节沟,达到保水、保土、保肥。 坡度为15°~25°的油茶林,可用带状垦复、穴状垦复或鱼鳞形垦复方法。带状垦复时挖一带留两带,逐渐轮换垦完。 超过30°的陡坡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应每年修山砍去杂草灌木。 (二)肥水管理 油茶素有“瘠土明珠”之称,能耐干旱贫瘠土壤,但由于油茶产区多半栽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酸性土壤中,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含量不高,油茶还具有“抱子怀胎”独特现象,终年花果并存,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山区丘陵地带上壤有机质含量大多为1.00%~1.96%,全氮0.02%~0.12%,全磷0.02%~0.08%,速效钾0.07%~0.09%;高产油茶林地的土壤耕作层有机质条件为1.75%~3.87%,全氮0.17%~0.31%,全磷0.04%~0.09%,速效钾0.08%~0.12%。因此仅靠垦复、间作等措施远不能满足油茶生长、结实对养分的要求,施肥是供给油茶生长结实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保障油茶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措施。 1.施肥原则 科学合理施肥应掌握好“四看”原则,即看地(山)施肥、看树施肥、看肥施肥和看季节施肥。 ①看地(山)施肥。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施肥,丘陵山地土层过于瘠薄,不仅要深翻改土,还要多施有机农家肥加快土壤改良和熟化;酸性红壤要注意磷钾肥的施入。 ②看树施肥。幼树期生长快,要迅速构建树冠,需要较多的氮素,但迅速生长的同时还要早结实,因此要配合磷钾肥的施用,氮磷钾的比例约为2:1:1,施肥时间以在新梢萌动前为宜。油茶林进入盛果期,往往因一年结果过多,果实消耗养分过大,当年的生长和花芽分化受到抑制,一般要求结实的大年多施氮肥、磷肥,氮磷钾合理配比为油茶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_油茶论文
油茶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_油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