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丽芬

63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丽芬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7例因自发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30%,经保守治疗及胸膜腔穿刺抽气和护理后,治愈出院。56例患者行闭式胸腔引流术,顺利拨管出院。结论:经临床实践,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闭式胸腔引流术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可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48-01

气胸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胸膜破裂而引起的胸腔和外界沟通后使外界气体进入胸膜内。临床上最常见的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本病多发于体形较瘦的青壮年,但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又因老年人原发病较多,病情较重,更需要加强重视[1]。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对收治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52岁。大部分患者因运动劳累或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不适而到院就诊。

1.2 临床症状

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出冷汗、胸闷等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给予患者保持半卧位,告知患者尽量少下床活动,避免加重自身症状。给患者进行氧疗,氧疗可达到加速肺复张提高血氧浓度的目的,可加快康复。自发性气胸(不论任何类型)均是吸氧的指征,对患者采用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至肺复张[2]。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定时消毒,预防感染。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生命体征等情况。护理人员和家属定时给患者拍背,指导正确咳痰,病情严重时可雾化吸入治疗。

2.2 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因为病情的影响或手术穿刺的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疏导,将临床表现、发作原因、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向患者讲述清楚,对其自身的病情进行了解,消除不良情绪[3]。护理人员还应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尽快康复。

2.3 闭式胸腔引流术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30%时,2周内可自行吸收。大于30%时须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闭式胸腔引流术。要确保患者的引流管畅通,避免患者对导管进行挤压而造成导管脱落及扭曲。另外,要对导流液的质量及颜色进行密切注意,如果有突发情况,要立即对导管进行查看及处理,如果有危急情况发生,要告知医生快速处理[4]。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避免导管脱落。注意切口的情况,为预防感觉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

2.4 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康复。日常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严禁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

2.5 预防并发症

部分自发性气胸患者会并发皮下气肿、血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因此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还应注意预防并发症。

2.5.1皮下气肿护理 自发性气胸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气肿,若患者出现小范围的皮下气肿,可不处理待自行吸收。若范围较大时,应注意观察气肿的情况,避免气肿严重时压迫气管致使呼吸困难。皮下气肿较多时,可使用12号针头数根,在气肿部位消毒皮肤后斜行插入皮下,用手掌从气肿周围向针头处挤压,促进气体从针头排出[5]。本组有6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因为范围比较小,未给予特殊处理而自行吸收。

2.5.2血气胸护理 血气胸护是气胸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血性引流液时要注意是否出现血气胸。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引流液并给予记录,一般在肺复张后可自行停止出血,若未能自行停止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

2.5.3复张性肺水肿护理 当患者胸腔积气或积液,引起肺组织压缩80%并持续3天以上,若抽气或抽液的速度过快则易出现复张性肺水肿。预防患者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护理人员应注意抽气或抽液的速度,排出量不可超过1000ml。

2.6 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术后有可能复发自发性气胸。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讲座、宣传手册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持重物、用力咳嗽,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用力排便、排尿,以免诱发气胸。患者出院后可行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训练,10~15分/次,每天2~3次,有条件才可坚持每天氧疗15h以上,可降低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6]。

3.结果

本组63例患者中7例因自发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30%,经保守治疗及胸膜腔穿刺抽气和护理后,治愈出院。56例患者行闭式胸腔引流术,顺利拨管出院。

4.小结

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时,往往病情较急且重,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为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我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闭式胸腔引流术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经临床实践,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可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加快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霍承瑜,肖琳,牛磊,等.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诊治体会.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01):86-86.

[2]谢娟.自发性气胸护理体会.医药前沿,2013(24):254-255.

[3]蒋君芳,王超,蒋邯晖.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心理医生,2015,21(10):203-204.

[4]彭雷.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9):358-358.

[5]李玲玲,肖文星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及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59-461.

[6]崔凌燕.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国医学工程,2015(9):181-181.

论文作者:张丽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63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丽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