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文字和多维度层次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策略有效方法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0-121-01
一、思维导图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和增强知识记忆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师丰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快速学习,积累词汇,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研究发现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新的教学工具,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文字和多维度层次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把阅读策略融入到思维导图中
首先,从挖掘教材内涵入手, 教师对将要设计的主题, 绘制出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的想法, 同时约定在交流过程中, 不允许批评别人的想法, 所有的意见记录下来, 任何人不下判断性的结论, 集中注意力, 尽可能地发散、联想。然后,英语教师对交流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并要求学生完成根据思维导图设计而成的任务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从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从整体理解的角度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略读、查读与细读三种方法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深入,训练了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让学生明白要了解文章大意时可采用略读,要快速识别事实时可采用查读,要进行理解、推理和评价时可进行细读,有时需要几种策略结合使用。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 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 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 使思维导图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地图。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有效使用方法
1.课前制作思维导图。
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对Lesson11:Food in China,教师可以制作以下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会主动搜集、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等,学生对文章主题越熟悉,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
2.课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完七年级下册Lesson11:Food in China这一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新的食物单词,和以前学过表示食物的单词综合起来制作一张表示your favourite Food和your best friend’s favourite Food及表明喜爱原因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很有价值的思维导图。
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预习课或复习课中,一是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以此锻炼自主阅读能力。二是学生要通过思维导图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七年级下册Lesson42:know yourself的英语阅读文章,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针对这篇阅读材料制制作了思维导图,通过以下思维导图,学生很快对自己形成整体认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
四、思维导图对英语阅读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 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 可提升思考技巧, 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2、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 让人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并对问题加以延伸。因为思维导图能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 所以学习者可以无限次地使自己原来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得以重现, 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拿出来与别人进行共享、交流、进行反思.
3、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能调动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英语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阅读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训练,快速掌握英语阅读文章知识要点。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是开启英语阅读的一把金钥匙,但不是万能钥匙,不要把思维导图固定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时间久了,学生必定会厌倦,教师应该根据课堂需求合理使用,只要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行。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设计出多种形式且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如平面的、立体的、色彩鲜艳的、内容丰富的等。教师在这个有效教学工具的帮助下,结合班级特点和学生情况积极开展个性化、互动化教学,树立学生学习信心,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阅读论文; 能力论文; 文章论文; 知识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