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机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制造业论文,先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呈现结构软化和服务化趋势;现代流通业①在先进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和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先进制造业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当前由于外需萎缩、成本上升以及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导致我国制造业陷入困境的严峻形势下,更需要促进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发挥现代流通业在引领制造业生产、促进制造业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二者的协同机理,学者们分别从外部规模经济、分工、创新等视角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不同观点。孙鹏、罗新星(2012)[1]指出,现代物流业已明显嵌入制造业的产业链中,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产业内分工深化和现代物流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周长富、张二震(2011)[2]认为包括流通服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分工深化的需要。路红艳(2009)[3]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并渗透到制造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有利于制造技术升级和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彭本红、冯良清(2010)[4]发现,制造业将物流资源进行外包,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Cohen(2010)[5]认为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分工深化,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庄尚文、王永培(2008)[6]认为流通业和制造业之间要素的高效流动能降低运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Czarnitzki & Spielkamp(2003)[7]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是创新的纽带。Miles(2003)[8]认为在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复杂知识的扩散和转移。 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欧美学者较少直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机理,相关研究散见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流通服务外包等研究中。国内学者对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缺少对于两者协同发展的内涵、特点、运行机制、协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缺失导致对两者协同发展的现状、运行状态和运行规律难以把握,不能有效吸收和系统集成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有的放矢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要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效协同发展,应当探索两者协同发展的科学原理和机理,即协同机理。协同机理就是蕴含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演化状态中的内在运行规律,这种机理通过内涵、特点、运行机制及协同发展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要准确把握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机理,需要正确认识协同发展的内涵、特点、运行机制和协同发展环境。 一、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 (一)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现代流通业能节约制造业成本,提供需求导向,引导制造业创新方向,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必须实现也能够实现协同发展。本文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定义为两者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赢效果[9]。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并不是指两个行业完全融为一体,而是指两个行业的部分职能紧密结合,形成新的运行系统,与原有系统并行不悖。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必须同时实现规模协同、分工协同、创新协同、政策协同这四个协同,才能演进为高效协同状态。 1.规模协同。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决定了现代流通业的规模,先进制造业规模越大,意味着现代流通业的客户群、市场基础和作用空间越大,规模也越大。相反,如果先进制造业规模小,现代流通业的客户群、市场基础和作用空间就有限,也会缺少必要的资源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从而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制约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只有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协同,两者的高效协同才有足够的现实基础。 2.分工协同。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分工协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分工协同,并在分工协同基础上建立共生、互惠的关系,实现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运作,形成开放式的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分工网或产业链,可以提高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促进两者高效协同发展。 3.创新协同。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协同是指先进制造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现代流通业提供知识保障和创新动力。现代流通业中批发、零售业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能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如消费者偏好、消费倾向等,这些信息成为制造业创新的动力,迫使制造业革新产品,使其适销对路,满足异质化需求。同时,制造业为了实现产销环节之间的零库存衔接,将精细化生产理念应用于流通领域,要求流通业创新流通技术和流通手段。因此,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要实现高效协同状态,必须实现创新协同。 4.政策协同。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协同是指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知识在产业间的流通,要求政策之间,尤其是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主导产业政策和其他产业政策之间,实现有效协同,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特点 1.互动需求: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基于分工的协同。先进制造业作为一国的主导产业,其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流通服务,互动需求是两者协同关系的基础。现代物流业通过先进制造业的需求支持获得了快速发展,扩大了规模和效益,同时,先进制造业通过现代流通业的需求支持,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竞争优势。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呈现出扩大趋势,互动需求的扩大反过来又会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2.价值增值: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基于价值链的协同。现代流通业是价值链中的利润高端环节,是先进制造业的“第三利润源”。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能实现制造业价值创造环节不断延伸,利润创造逐渐由制造环节转向流通服务环节[10]。在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中,现代流通业所占的增加值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流通业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广告等方面的创新支持,促使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在价值链上寻找新的结合点。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得价值链上各节点均由效率最高的企业完成,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增值,从而达到“共赢”的协同效应。 二、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市场化为目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借鉴国际经验,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管理流通经济的手段已从过去的直接控制为主逐渐转向以间接调控、市场调节为主;流通形式经历了由最初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到自由流通的转变;流通所有制结构实现了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统天下到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转变[11]。流通规模逐渐扩大,流通业态逐渐多样化,流通主体逐渐多元化,流通空间逐渐国际化,交易机制从试点到放开,循序渐进。我国先进制造业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程。根据两者的发展轨迹,大体上可以将两者在改革开放后的协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1991年:简单的产业间分工协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制造业和流通业拥有独立可分的技术和需求,制造业专注于大规模生产,把许多流通服务置于企业内部完成;流通业仅仅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只要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任务即可。此外,在这个阶段中,商品相对缺乏,制造商不愁商品销路,而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在于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甚至更偏向于数量,对多样性和个性化要求不高,流通渠道控制在制造商手中。制造业处于主导地位,流通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两者只产生了简单的产业间分工协作。 (二)1992—2000年:产业内分工协作阶段 1992年7月,中国政府在流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11个城市开展商业零售企业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试点,标志着我国流通业向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步伐。流通领域的开放带来了一场“新的流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商商关系、工商关系、农商关系和商群关系。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流通体系统一性,最大限度压缩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12]。与此同时,社会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快,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对商品数量的追求,开始注重质量,个性化潮流随之形成。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更多依赖于制造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流通企业分销功能和需求反馈来实现。制造企业需要借助于流通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两者形成了复杂、深入的产业内分工协同关系,两者拥有的技术和需求也由原来的独立可分转变为交换共享。 (三)2001年至今:基本协同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市场开放程度迈上新的台阶,我国流通现代化、制造业国际化也迈入新的阶段。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调整,制造业逐渐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逐步成为众多工业品的世界性制造基地,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和全球制造中心,这在客观上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内外资流通企业同台竞技、共谋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快速发展,电视购物、网上购物、邮购等新型购销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现代流通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在这一阶段,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相辅相成,互动频繁。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较弱,流通企业尚未能准确把握商品销售信息和顾客需求信息并有效地反馈给制造企业,指导制造企业进行商品改良、产品促销等,更重要的是未能发挥其在商品增值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两者的协同虽然是全面的,但是不够深入,只能说是基本协同。 由图1可知,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正在朝着高效协同的目标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两者尚未达到高效协同的状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动摇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伴随着国际需求不足、发达国家消费不振,中国的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等硬性成本快速上升,严重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先进制造业要保持价格竞争优势,急需现代流通业的支撑和协同配合。现代流通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只有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效协同发展才能提高制造业国际分工的地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三、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决定着经济系统的方向,是经济系统保持活力、实现自我更新的源泉。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能否实现高效协同发展,需要一种内在的运行机制来引导。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处于何种发展形态,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完全取决于两者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概括地讲,该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传导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活力基础,是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决定着协同发展的速度。传导机制是协同运行过程中各社会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是保证协同机制井然有序运行的基础。评价机制主要是把握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总体运行效率,预测其发展趋势,推动协同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并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机制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运行机制的支撑,对于协同运行机制起着激励、推动作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一)动力机制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能有效激发和促进两者高效协同发展的动力来源。它既包括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也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外部动力,如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压力等,这些因素构成了综合、复杂的动力机制,催化和激励着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不断向高效协同发展状态演进。 1.内部动力机制。一是利益驱动力。无论是对制造企业还是对流通企业而言,对利益的追求和实现都是促进协作的内在驱动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第一目标,利益驱动是协同的最根本动力,在动力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通过协同合作,可以实现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知识流动,不仅可以使利益倍增,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扩大整个经济系统在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容量。二是技术推动力。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核心活动的各个层次中,高效率的协同活动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中的一体化进程,增加了产业关联的可能性,也加速了产品价值实现和资本周转,提高了协同运行效率。在技术的推动下,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都意识到专业化分工、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大利润价值的重要意义,从而开始自发的合作,或者开始寻求由政府主导的合作。例如,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实现了产品从决策、设计、生产、流通到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ACM)、价值管理(VBM)等完全可以耦合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经营体系;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应用将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物料需求、仓库管理、商业POS系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纷纷改造或集成业务流程,按照现代技术理念整合成一个以供应链为纽带的一体化业务流程。在这个一体化业务模式中,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之间建立了共生、共存的协同伙伴关系[13]。 2.外部动力机制。协同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压力,通过刺激、诱导、驱动等方式,对协同产生推动作用。(1)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起点,是牵引、拉动两者协同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发展商机,企业都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应迅速设计一套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划方案。但是,很多企业无法独立完成这一方案。这时,企业就会主动寻求外部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合作、协调,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来响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并在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14]流通业作为一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形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保持灵活、敏捷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与制造商签订协作计划。例如中国连锁业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曾与IBM公司签署协同发展协议,利用IBM公司的先进技术,建立了“下单—供货—对账”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提高了双方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和管理能力。(2)市场竞争压力。竞争是激发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在当前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仅凭企业独自运作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寻求合作伙伴。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具有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更易形成战略联盟,以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沃尔玛和宝洁公司之间的产销联盟堪称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产销关系的典范。沃尔玛为宝洁公司提供销售和库存数据,宝洁公司将之作为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的重要依据;双方还成立了由流通、生产等部门组成的专门团队,负责策划、组织协作事宜,这样可以将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直接联系起来,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传导机制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分属经济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要实现两者充分、实时、无缝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建立良好的要素和信息传导机制。良好的要素和信息传导机制是两者信息共享、业务交流、知识传递、价值传播的保障,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在业务层面、技术层面,甚至是战略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认知程度,提高决策的集体理性。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传导机制具体运作过程如下。 1.选择合适的协同伙伴。在选择协同合作伙伴时,应综合考虑对方的竞争力,如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盈利能力等,还要考虑到战略、组织、生产、销售、财务等因素。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制造企业需要对众多经营业务进行取舍,掌握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核心业务,把流通服务交给专业流通企业完成。流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对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制造企业在选择流通企业时,不仅应要求流通企业有专业化的设备、设施,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流通企业的运作经验、流通网络、流通手段甚至是对信息系统的投资状况也都应是制造企业考虑的因素。此外,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市场和行政双重机制同时起作用,企业之间是否真诚合作决定了协同发展的成败,所以还应选择既有实力又有诚意的合作伙伴。 2.明确协同目标,分配任务。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合作对象一旦确定以后,便应制定协同目标,并根据目标分配任务。在分配任务过程中,满足协同发展目标是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首要目标。流通企业获取制造企业需求后,设计流通计划,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网络和运输网络,快速处理订单,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在分配任务过程中,双方还需要在协同目标和企业文化方面达成共识,尽可能保持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与协同目标的高度一致。 3.反馈信息,控制异常。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协同发展中,不仅涉及单个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也需要和其他企业进行互动和交流。例如,制造企业需将运输量、销售量、库存量、需求量等信息传递给流通企业,而流通企业需将自身的状态、需求变化及客户对产品的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制造企业,为制造企业以后的设计、生产、销售等活动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在传递和反馈过程中,容易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协同形态带来扰动或刺激。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都需要对环境变化予以充分关注和及时应对,对变化信息进行精确识别、筛选、解析和吸纳,经过处理、转换和整合后,反馈给协同合作伙伴,要求对方配合并作相应调整,以控制始料未及的异常情况出现。 传导机制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联络机制,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和力度是该传递机制是否科学与成熟的标志。如果说动力机制是信息的产生机制,那么传递机制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这样,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协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传导机制如图3所示。 (三)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要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政府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支持性和优惠性政策,为两者的协同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在协同行为引导上,政府行为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政府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可以激发企业间协同发展的欲望,尤其在技术方面的协同发展。例如美国STTR(小企业技术转移资助计划)、欧盟IRC(创新驿站)和德国的PRO INNO(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计划)等,为中小企业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技术合作和创新协同提供了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流通领域的多项规章制度和标准。目前,我国流通领域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已达500余项。制造业领域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汽车制造业涂装清洁生产标准》《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2007年9月,国务院组织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和物流联动发展被提到国家层面。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强调要推进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格局。2014年3月,商务部发布《2014年流通业发展工作要点》,强调要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全面提高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2014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是国务院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发展导向、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以及促进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制度保障。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消除制约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进协同发展中的职能分工。中央应在规范市场秩序、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加强引导;地方政府的主要作用则是发挥本地区区域经济优势,利用资源基础和科技实力,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协同发展,营造有利于协同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3.人才保障。协同地区的人才保障,不仅有利于区域内知识的共享、溢出和吸收,而且节省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搜寻成本。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是培养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不仅能培养酒店、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制造业所需的技工、高级技工,还能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后备人员,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是人才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对既具有现代流通理念、熟悉现代流通规则,又精通现代制造企业管理和现代制造技术;既具备国际商业头脑、善于从事跨国经营,又熟悉国内外贸易投资规则和惯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应提供准入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应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为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实现抱负创造条件。 (四)评价机制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为了确保两者的协同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机制,对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运行过程和状态进行评价。 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可以从现代流通业评价指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产业效率与赢利能力、产业社会效益)和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流通效率与赢利能力、流通社会效益)两大方面构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在构建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之后,需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距离协调度模型、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等,建立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静态协同性评价指数和动态协同性评价指数,对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客观评价。 此外,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风险,包括单个企业独立运行时遇到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以及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如沟通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造成协同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协同行为的失败。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交易双方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和评测,对协同风险做出一定的预警,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可以在对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评价基础上,利用协同性评价指数作为警情指标,运用统计预警法和模型预警法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进行监测预警分析,考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程度与变化态势。 四、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要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效协同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具有高度的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先进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对现代流通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和外部性。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形成超越单个流通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通过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和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容易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从外部环境来看,应在市场的推动下,提升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政府应进行必要的扶持、培育和参与,构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精心编制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协同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协同发展提供高效的融资服务、技术服务以及人才培养和创业指导等服务,引导和促进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高效协同发展。 (二)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要使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有持续动力,关键是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创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不同创新主体的支持,这些主体的创新行为为提升协同发展运行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融合也为创建创新型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协同提供了便利的地理环境;知识溢出效应为创建创新型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提供了交流的条件。在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基金,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建设并完善创新协同的环境,提升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及运行机构 政府应建立跨行政区的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实现重大决策和政策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协调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实现经济的有序运行。大力支持组建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鼓励发展各种区域性产业协同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联盟,充分发挥其在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支持产业协同协会开展协调、组织、监管等工作,支持产业协同协会制定、宣传和贯彻协同发展的标准和规划,开展参与协同企业的资质评定认证和管理工作。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共享是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成功运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传导信息的能力以及消除信息扭曲的能力都会对协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应支持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对接和共享,保证协同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传导、反馈的畅通。现代流通业要健全多业态、跨区域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分销资源计划(DRP)、业务流程再造(BPR)、供应链管理(SCM)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改造和应用。 五、研究结论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着优势互补、互动促进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简单的产业间分工协作阶段、产业内分工协作阶段和基本协同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现代流通业规模的扩大,两者既有实现协同发展的需要,也有实现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本文阐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历程,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必须同时实现规模协同、分工协同、创新协同、政策协同这四个协同才能演进为高效协同状态。 第二,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状态、特点、趋势取决于两者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该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传导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活力基础,决定着协同发展的速度;传导机制是保证协同机制井然有序运行的基础;评价机制主要是把握协同发展的总体运行效率;保障机制则是协同运行机制的支撑,对于协同运行机制起着激励和推动作用。 第三,要实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效协同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引导和促进产业融合、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及运行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促进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①本文研究的现代流通业是指建立在现代流通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基础上的一切从事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流通的产业的总称。主要包括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现代会展业等各类生活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等各类商务服务业。传统流通业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物流业以及居民服务业。标签:先进制造业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团队分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