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社会心理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论电影社会心理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论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批评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在我国,电影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人对它尚比较陌生。一般说来,它是电影社会学与电影心理学的有机结合与进一步细密化的发展,但研究的侧重点又和上述两者都有所不同,它着重探究特定的社会生活中萌发的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民族习俗、道德风尚以及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要求等,如何制约着电影创作的发展如何影响着观众对影片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等问题。

普列汉诺夫曾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性质“将一般地反映于人们的全部心理之上,反映于他们的一切习惯、道德、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之上。”〔1〕因此,“社会心理异常重要。 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2〕毋庸赘述, 社会心理对于文艺创作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文艺家不了解社会心理、不尊重社会心理,其创作就是“无的放矢”,其作品也往往和读者或观众的关注重心相背离,甚至南辕北辙,这样当然不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电影创作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同其它文艺样式相比,电影更具有通俗的、大众化的艺术品格,它的商品特性,使其对观众有更强的依赖性。如果广大群众对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以冷漠和讨厌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不管影片的思想内容如何正确、深刻,手法如何新颖、独特,都不可能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并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在电影史上,先锋派电影当然是有的,但它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电影艺术家所进行的一种艺术实验和探索而已,其观众对象也仅局限于“知识界精华人士”,供少数人玩赏。然而即使是这类影片,创作者也要考虑到其特定观众对象的审美口味。我国的电影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服务的好坏,最终还是要到广大观众中去进行检验,并由他们作出评定。而我们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观众群,如果电影艺术家对于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的变化了解甚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本质的把握,那么,电影创作就必然会和观众的审美要求相隔膜或脱节,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今天,随着电影活动社会性的进一步增强,电影的社会价值提高了,电影对社会运行机制的依赖性更大,电影受社会心理制约也就更明显了。正因为如此,作为把握社会各个不同群体心理倾向和观众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之一种重要手段的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拓展。

简言之,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注重运用电影社会心理学及其毗邻学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揭示时代、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嬗递变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具体评价电影作品是否真切、深刻地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否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并对电影艺术家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等作深入的心理学剖析和社会学说明。同时,它还应该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及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群与电影艺术家进行沟通和联系的一种重要渠道与手段。

(二)

若要正确地进行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批评家首先要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趋向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心理是指一种不规范的、处于模糊状态的社会意识,它包括社会政治心理、社会审美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其基本特点就是自发朴素性、日常经验性和群众普遍性。所谓自发朴素性,即指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经过思维的专门加工,是一种原始的、不自觉的意识。所谓日常经验性,即指它没有经过理论升华,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性意识。所谓群众普遍性,即指它往往会成为某一时期较流行的风俗习惯,并对人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社会心理即有复杂性、混乱性、狭隘性的一面,又有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社会心理也始终存在着两种彼此对立的成份:一种是积极的、进步的成份,另一种则是消极的、落后的成份。前者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后者则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违背。

为此,电影批评家在认识和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时,就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特性。既要通过调查了解,较全面地把握社会心理发展趋向和群众关注中心,又要对此作辩证分析,切实搞清楚哪些成份是积极的、进步的;哪些成份是消极的、落后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从事电影批评时,不致于对影片的社会价值和思想艺术水准作出错误的评判,也不致于要求电影艺术家去迎合部分观众某些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消极的审美心理。

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实际生活中的观众往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阶层性和时代性,其政治倾向、人生理想、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也各不相同,故而就会构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这些群体既有某些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又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对此,电影批评家也应有较清晰的了解。因为对于那些凝聚了各种社会心理关注点的影片,对于那些在社会各阶层中激起较大反响的影片,固然应该给予较高评价;但对于那些较深刻地反映了某一社会利益群体观众的心理趋向和审美理想的影片,也不应该忽视其价值和成就。前者如《焦裕禄》,由于影片成功地塑造了焦裕禄的动人形象,真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呼唤心理,渲泄了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干部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所以影片在社会各阶层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广受欢迎和好评。后者如《人到中年》,它则集中反映了中年知识分子窘困的经济状况、繁重的工作负担和执着的事业追求,在知识分子观众群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应该说,这两部影片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为此,批评家在批判影片的价值时,既要看其社会影响的大小,但又不能简单地以观众群的多少来判定影片思想艺术水准的高低,更不能片面地以不属于某种影片的观众群的社会心理来肯定或否定此类影片。

显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部影片都成为凝聚着各种社会心理关注点的作品,也不可能要求每部影片都能吸引各个阶层大量的观众群。因为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熟悉程度和感受程度有差异,所选择的艺术表现角度也各有不同,再加上创作时要受到一定题材范围的限制,故而,若要影片所概括的社会内容能涉及到各个阶层的观众群都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以此产生轰动效应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批评家自然不应苛求。一般来说,思想内容深刻、艺术质量高的影片,总会赢得大多数观众之青睐,产生“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例如,电影《红樱桃》即是如此,它既受到专家们的好评,又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但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受观众冷落的影片、艺术质量不一定差;而上座率高的影片,艺术质量又未必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错综复杂的,但社会心理作用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有些影片尽管艺术质量不差,但它反映的内容未能涉及到观众感兴趣的东西,故上座率不高;有些影片尽管艺术质量不高,却能迎合观众的需要和趣味,故仍很卖座。为此,每部影片都不能完全漠视或超越各种社会心理关注点,它必须找到自己应有的观众群,并能真切地反映这部分观众的所思所想,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同。对此,批评家在评论影片时当然应该重视。对于那种心里无观众,只知“闭门造车”,热衷表现自我的创作现象,就应该及时给予批评和引导。

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不仅关注电影创作是否适应观众的社会心理,而且还担负着提高观众的社会心理认知水平和审美趣味的任务。由于电影创作对观众社会心理关注点的概括并非是一种机械的、直露的反映,而是要经过艺术家主体心灵的折射,是一种艺术的升华,所以,一般创作个性越强的艺术家,表现生活的角度越独特,艺术上的创新也越多。而我国目前大多数观众的电影文化水平还较低,对许多艺术上的创新还不能适应,往往会产生看不懂的困惑。那么,是否要求艺术家降格以求,为了适应观众而放弃艺术创新呢?当然不行。因为这样不利于提高电影创作水平和推动电影艺术的繁荣发展。为此,我们既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能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接受水平,又要求他们能保持个性、不断创新。至于影片和观众接受水平的差距,就需要通过电影批评去缩小。只有通过电影批评帮助观众正确理解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改变其传统的社会审美心理定势,才能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切实可行的。如《海滩》、《黄土地》、《良家妇女》等一些影片的美学价值,最初并没有被大多数观众所认识和接受,正是通过电影批评的引导,乃至评论界内部的争鸣,才激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并在观赏中逐步领悟影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创新。

近年来,由于电影创作和理论批评只强调要适应观众的社会心理,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去,而忽略了如何去提高观众的社会心理认知水平和审美趣味;只重视上座率而忽略了艺术质量,所以就出现了偏差,导致了电影创作整体水平的下降。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反思。北影厂原厂长成志谷说:“这些年,我们的偏差和失误,可能就在于为观众的问题上,走了一条单纯追求票房,抛弃灵魂,损害艺术,一味迎合观众的道路。看上去,这似乎是条不甚费力的‘捷径’,而长期如此,却是既毁了一代观众,又毁了电影艺术自身——这是我们自己酿就的苦酒,恶性循环的怪圈。现在,观众的‘胃口’已经被吊得相当可怕了。我们不能不苦苦思索,如何冲出‘怪圈’,艰难地走上良性循环的坦途。我们要用能吸引观众的‘包装’,靠电影艺术自身的魅力——一定思想的、文化的、艺术的的品味和质量,靠银幕上显现的美的价值,去熏陶、引导、征服观众。”〔3〕的确,要使电影做到既能适应观众、 征服观众,又能提高观众,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需要电影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也需要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引导。而加强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正是这方面的一种有效工作,不可忽视。

(三)

进行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预测批评就是一种重要方式。具体而言,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影片酝酿拍摄阶段,艺术家就广泛听取批评家和各阶层观众的意见,并根据观众的欣赏需求和未来的市场信息,对影片的拍摄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这种预测批评往往成为创作主体和鉴赏主体直接联系的纽带,有利于加强创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一些成功影片的创作实践证明,预测批评的效果是良好的。如1959年,当影片《青春之歌》尚处于酝酿拍摄阶段时,导演崔嵬就提出联合《北京晚报》,让社会各界参与这部影片的创作。从小说到电影的构思、选择演员的方案等,几次召开有广泛代表性的大型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实际上就是观众对未来影片的预测批评。导演切实把握了大多数观众的审美期待心理,不仅对改编的角度和影片的艺术形式胸有成竹,而且毅然起用名不见经传的谢芳出任主角,终使影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4〕近年来, 这种预测批评方式也被更多的电影艺术家所采纳。例如,1985年9月,当谢晋决定把长篇小说《芙蓉镇》搬上银幕时,也特邀了海内外的部分著名理论家、批评家和学者在湖南召开了研讨会,就如何进行改编及导演的审美意识如何更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预测批评。〔5〕1989年4月, 《开国大典》在拍完影片的五分之四镜头后,摄制组也在南京外景地召开了部分样片观摩研讨会,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及时进行补充修改。〔6〕当然, 影片《芙蓉镇》和《开国大典》之所以能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进行预测批评,使艺术家和批评家、观众之间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界能彼此互渗交融,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其二,当批评家在了解、把握了社会审美心理倾向后,从宏观上对未来电影创作的题材选择、类型样式、形式技巧等提出相应的见解与对策,以此引导电影创作的正确发展。近年来,这类批评文章也时有出现,如《从当前的文学现象看未来的电影题材》〔7〕、《未来电影市场七思》〔8〕等。

除预测批评外,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某一阶段观众的审美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广泛的、系统的、有目的的调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必要的梳理、概括和分析,从而给电影创作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宏观的指导,这也是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显然,若要准确地了解社会心理和把握审美时尚,就必须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大量的抽样取证,并运用一定的理论,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提炼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可靠的。这种批评正日益得到重视,已陆续出现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对各类电影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状况及其演变趋向,作了统计和分析。如《大学生与电影——在北大、清华等首都八所高等院校的调查》,《国产影片如何进入青年工人的心灵——来自工厂第一线的调查报告》〔9〕, 《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与电影的对策》〔10〕《城市观众的电影消费定势——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之一》,《城市电影消费市场动态浅析——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之二》〔11〕,《谁在看电影?——对当今电影观众的调查与思考》〔12〕《北京电影市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3〕等,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尽管这些文章所涉及的调查对象的面还不够广,在调查的总体构思及取样方面,在对所得材料进行理论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却是直接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文章也是言之有物的,这样的批评值得提倡。

另外,从本质上来看,群众性的电影评奖活动也属于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的一种方式。我国一年一度的《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每次都有近百万观众参加投票(近几年来大幅度下降,说明观众的评选热情已趋冷淡),应该说,这种大规模的群众评选活动,即是广大观众对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一次最集中的发言,也是电影艺术家和批评家了解观众审美心理的一个最好的窗口。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种评奖活动我们还缺乏认真而系统的总结;对于千百万张选票所显示出来的观众审美心理趋向,我们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进行透彻的分析;因而也就不可能很准确地掌握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利于在电影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对此,实有必要加以总结与提高。

(四)

在西方电影理论史上,对电影社会心理学的探讨甚早,而且近年来从这一角度开展批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譬如,美国的一些电影社会心理学家就往往受雇于好莱坞,注重研究、分析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的变化,为各电影制片公司出谋划策,使之能不断调整制片方针,及时拍摄出观众所需要的、喜欢看的影片。如七十年代科幻片、政治片的相继勃兴,八十年代伦理片的再度崛起,就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和观众的心理,从而推动了电影创作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当然,他们重视电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批评,主要目的是使电影创作与生产能迎合观众的需要,提高上座率,以获取最大的利润。我们进行电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批评,则是为了促使电影创作与生产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时代,改革引起的正负效应,开放带来的观众变化,必然会通过人们的社会心态折射出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推动或影响、制约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由于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在改革开放及其终极目标的选择上表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心理期望值并存的局面,从而使社会心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为此,要使改革开放能日趋深入的顺利进行,就应注重创造一个使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心态能协调发展的健康、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而这种心理环境又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积极扶植和支持那些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心理,及时抑制和引导那些不利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心理,从而使改革开放的各项措施能与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协调起来。这就需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电影创作和理论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这一任务。其中,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的责任显得尤为突出。

如前如述,电影社会心里学批评既要关注电影的创作、生产是否符合广大观众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否能正确表达他们的审美理想与愿望,并对影片在这方面的价值和艺术水准作出必要评判;又要提高观众的社会心理认知水平和艺术审美趣味。因此,它对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当前电影创作、生产与观众关系较疏离,总体艺术创作水平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拓展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就显得更加必要了。对此,似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要运用科学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从观众的电影消费行为入手,对现阶段各类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便能较准确地把握当前社会审美心理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之趋向,并从电影消费市场的现状,来分析、找寻电影创作、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克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应该看到,由于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社会审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时,就不能脱离对社会环境之影响的分析而孤立地进行,应注意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作必要的动态考察,由此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有意义的。

其二,要切实加强对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能较好地概括和反映社会心理关注点与敏感点的影片的评论,仔细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表现方式作必要的心理学分析,以利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其三,要重视开展预测批评。每部影片拍摄之前,凡有条件者,均应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对未来影片的市场消费情况进行必要的预测,从而使艺术家的心头自觉地挂念着影片的潜在观众群,在创作中能时刻考虑到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显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电影文学剧本的评论,是开展预测批评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为人们对剧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实际上传达了未来影片观众群的前馈信息,创作领导部门可以据此作出剧本能否投产的决策,艺术家也应该据此调正自己的创作观念和行为。

第四,要不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电影评奖工作,特别要使电影“百花奖”的评选能真正成为千百万观众通过选票来表达自己审美心理趋向的一次重要机会。有关主办单位不仅应公正客观、及时准确地公布评选结果,还应组织力量对评选结果进行必要的总结、分析,并将有关结论和信息反馈给电影创作、生产部门,使之能对创作方向和生产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

其五,由于理论是批评的先导,所以只有加强对电影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建设,进一步明确其范畴、对象和方法,以及与毗邻学科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批评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之日益繁荣兴旺起来。

总之,由于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批评方式,它与创作、与观众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为此,重视其功能、拓展其领域、发挥其作用,使之更加活跃,也更受关注,对于推动电影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以及加强电影理论批评的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这是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所面临的一个严肃而有意义的新课题。

注释:

〔1〕《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

〔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0年版。

〔3〕载1990年12月13日《中国电影周报》

〔4〕陈怀皑《责任心·生活·激情·艺术感觉》,载《电影艺术》1989年第7期。

〔5〕载《当代电影》1986年第3、4期。

〔6〕载1989年5月6日《文汇电影时报》。

〔7〕载《当代电影》1985年第5期。

〔8〕载《大众电影》1990年第12期。

〔9〕载《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3期。

〔10〕载《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

〔11〕载《当代电影》1985年第5期。

〔12〕载《大众电影》1990年第10期。

〔13〕载《电影艺术》1995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论电影社会心理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