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机制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0)11-0016-10
一、引言
目前,学术界关于FDI是否能够促进东道国的自主创新仍存在很大争议。肯定的观点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并得到了实证上的支持。Hu and Jefferson(2001)利用1995-1999年我国511个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FDI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在行业层面,王红领等(2006),张海洋(2008)的研究分别表明FDI对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以及新产品销售额有显著的正面影响;Cheung and Lin(2004),冼国明、严兵(2005),李晓钟、张小蒂(2008)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均发现FDI的流入对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我国区域间的创新能力。
否定的观点则认为FDI使本土企业产生了严重的技术依赖,不利于东道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一方面,外资的竞争效应会降低内资企业创新的激励,从而挤出了本国的研发投入(陈羽,邝国良,2009);另一方面,高技术的FDI对国内的研发活动具有替代效应(Fan and Hu,2007;范承泽等,2008),如果本土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就容易产生“技术锁定”的现象、甚至掉入“技术陷阱”(杨克泉等,2005)。此外,刘志彪等(2007)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入手,指出下游的FDI凭借强大的买方势力将本地配套企业锁定在低技术的加工环节,制约了国内的自主创新。
上述这些研究虽然为进一步分析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忽视了FDI溢出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际上,仅依靠外资份额与内资企业创新产出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溢出效应为什么会存在,因此,必须找出FDI引致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及渠道。FDI溢出效应包括产业内的水平溢出效应和产业间的垂直溢出效应(Markusen et al.,1996)。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行业内的溢出将导致知识和技术的租金消散,故有激励限制技术的水平溢出,以防止东道国的竞争对手从中受益;二是上下游产业中本土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并不会造成其租金损失,这又降低了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间进行扩散的壁垒。因此,FDI的溢出效应更可能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进行(Javorcik,2004;Kluger,2006;王耀中等,2005;许和连等,2007)。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始立足于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来探讨FDI对国内自主创新的影响,但由于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实践调查的案例研究,缺少严格的实证检验,因此难以得出一般性结论。
综上所述,FDI的进入不仅会影响本行业的自主创新,同时还与上下游行业的创新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FDI垂直溢出效应对我国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FDI进入后,基于产业关联分别与上下游行业中的内资企业建立联系。其中,外资企业通过向国内供应商购买中间投入品和服务而形成FDI的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s),向下游的本土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和服务则形成FDI的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s)。接下来,我们将分析FDI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各自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1.FDI的后向关联效应与本土供应商的自主创新
为了节约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了配套产品本土化的战略,FDI的后向关联程度明显提高。江小娟(2002)对157家跨国公司的调研发现,其中有64%的公司在华配套率超过50%。FDI的后向关联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影响本土供应商的自主创新能力。
(1)FDI通过后向关联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内资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与行业内的水平溢出会降低外资企业的租金不同,上游供应商技术效率的改进有利于提高中间投入品的质量,使跨国公司从中受益。因此,FDI通过后向关联的技术溢出满足跨国公司的激励相容条件。例如,跨国公司一方面通过对中间投入品的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甚至在某些技术创新方面采取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的方式,分担供应商的创新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向上游企业转移技术和知识,并帮助培训员工,优化了创新投入要素的质量,有利于提高供应商的创新绩效水平。
(2)FDI通过关联需求产生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一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大了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为本土供应商提供了“干中学”的机会,而这正是内资企业提高技术效率、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二是市场的有效需求规模可以分摊自主创新的成本,有利于供应商获得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三是外资企业对中间投入品需求的增加会引致配套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而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形知识以及信息在企业之间迅速传递,使得本土供应商能够敏锐地把握住外资客户的需求变动,从而提高创新效率。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随着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汽车整车行业,FDI通过后向关联需求极大地带动了上游行业的规模扩张,“十五”期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6)。同时,FDI的后向关联效应还促进了零部件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些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也得到研发并成功投入市场,并涌现出了以万向、福耀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供应商。
(3)FDI通过产品更新升级对本土供应商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技术引进的替代效应。随着下游最终产品不断的垂直创新(产品质量改进)和水平创新(产品种类增加),外资企业将会提高对中间投入品的技术标准,从而“倒逼”供应商进口先进技术。例如,为达到德国大众对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所有为桑塔纳配套的本土企业均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技术引进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内的原始创新活动,可能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Pillai,197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三个方面(邱斌等,2007)。技术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从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进行突破(Lall,1993)。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引进与国内的自主创新活动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关键在于能否将引进的技术迅速消化吸收,并不断加以提升形成二次创新。但如果不重视消化吸收,技术引进一方面挤出了国内的原始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又没有促进二次创新,往往容易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假说1和假说2。
假说1:FDI的后向关联效应对我国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后向关联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关联需求带动的规模效应超过技术引进的替代效应,则FDI的后向关联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则会抑制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假说2: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有利于FDI的后向关联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2.FDI的前向关联效应与下游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
FDI的前向关联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质上等价于以贸易为权重所衡量的国际研发外溢。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其通过市场交易的产品和服务流在下游行业产生的研发外溢,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由于FDI的进入,下游的内资企业不仅获得了原本需要进口才能得到的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还可以得到通过进口而无法很好获取的各种配套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另一方面,当位于上游行业的外资企业针对东道国市场提高自主研发投入,其产生的技术进步一部分被固化在产品中,并通过产业间的关联需求进入到下游行业形成研发外溢,有利于提高下游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率。同时,对研发外溢的充分利用与吸收还必须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学习机制与学习能力,通常企业的产权结构越清晰,其学习机制也越灵活。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假说3和假说4。
假说3:FDI的前向关联效应通过研发外溢促进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假说4:清晰的产权制度有利于FDI前向关联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计量模型
自主创新(Inno)活动实质上就是新知识的创造、生产过程(Pakes and Griliches,1980;李平等,2007)。与所有的生产函数类似,自主创新产出是由研发投入和研发活动的技术水平联合决定的,再借鉴被广泛使用的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形式,即有如下模型:
2.变量设计
(1)自主创新产出(Inno)。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产出就是专利,包括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Danneels,2002;Laursen and Foss,2003)。由于专利授权量受到政府专利机构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与大多数文献的做法相同,本文也采用专利申请量指标来衡量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绩效水平。
3.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为我国工业37个行业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②之所以从2003年开始,是因为我国的投入产出表自1987年以来每5年编制一次,而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刚好涵盖2003-2007年我国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以上变量的计算中,内资企业的数据由行业内全部企业与外资企业对应指标相减而得。其中,创新方面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设备、工器具购置价格指数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以及出口交货值来源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此外,BL和FL的公式中都涉及到的直接消耗系数,则需要根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来计算。《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4242部门(包括24个工业行业)和135135部门(包括89个工业行业)两种规格的产业关联表,为了得到本文所使用的37个工业行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我们只能通过合并135135部门的基本流量表,将其中89个工业行业归口成本文样本中的37个工业行业,再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同时由于投入产出数据的间隔性,我们采用相关文献的一般做法(Javorcik,2004;许和连等,2007),假定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在研究期内保持不变。
四、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1.FDI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关联效应及变化趋势
如表1所示,2003-2007年期间FDI的后向关联效应与前向关联效应均呈增长态势,表明外资与我国工业基于产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中,FDI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等原材料行业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大,对一般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小。在高技术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更容易受到下游外资企业的影响。另外,通用设备制造业来自下游FDI的关联需求达到1850.559亿元,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的6倍左右。这不仅反映出外资企业主要依赖母公司的设备输入,减少了对国内设备的需求拉动效应;同时也说明我国装备工业在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制造方面尚未形成竞争优势,难以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
根据外资企业参与技术进步的不同方式,表1还列出了基于技术升级的FDI前向关联效应与基于研发外溢的FDI前向关联效应。虽然两类前向关联效应总体的平均值差别不大,但增长速度却出现显著差异。例如,基于研发外溢的FDI前向关联表现出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速超过40%;基于技术升级的FDI前向关联效应的年均增速只有25%,且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等行业呈下降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负。这说明外资的技术来源已经逐步由原来的引进和改造为主导向研发与技术引进并重的模式转变。
分行业来看,在资源型行业、原材料行业和一般制造业,两类FDI前向关联效应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差距并不明显。然而在高技术行业,基于研发外溢的FDI前向关联效应的平均值为10.436亿元,而基于技术升级的FDI前向关联效应的平均值则为6.369亿元,二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对于为高技术行业提供中间投入品的外资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针对下游行业的研发活动开始成为其技术来源的主要渠道。
2.FDI的产业关联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表2给出了FDI基于产业关联影响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结果。鉴于专利的异质性,③我们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进一步将自主创新产出的指标区分为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并进行对比研究。模型(1)—(4)与模型(5)—(8)分别表示因变量为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回归结果。
在分析FDI的产业关联效应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之前,先来看研发投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对于专利申请量而言,研发资本存量与研发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03和0.310,研发资本的贡献更大;对于发明专利,情况则刚好相反,研发资本存量与研发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66和0.524。另外,研发投入对发明专利的总贡献度接近0.9,而对专利申请量的贡献度只有0.7,这说明相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创新程度较高的发明专利更依赖于内部的创新投入,尤其是人力资本投入。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FDI的后向关联效应与前向关联效应对我国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1)FDI的后向关联效应抑制了上游行业的自主创新。如表2所示,8个模型的结果都一致表明FDI的后向关联效应()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对发明专利的抑制程度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FDI后向关联“倒逼”的技术引进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超过了技术溢出效应和关联需求带动的规模效应。目前国内许多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的企业进入俘获型全球价值链后,虽然能够较快获得生产效率的改善以及技术进步,但在买方势力的制约下却难以实现自主创新(刘志彪等,2007),本文的结论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实证上的依据。
同时,后向关联效应与消化吸收经费交互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行为有利于后向关联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这也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2。根据公式(3)还可以得到FDI后向关联效应对自主创新产出净影响的表达式为:
(2)FDI的前向关联效应与下游行业的自主创新。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两种不同技术渠道产生的前向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相同。
基于研发外溢的FDI前向关联显著地促进了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模型(1)与模型(5)的结果所示,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得专利申请量提高约0.61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提高0.241个百分点。FDI的前向关联效应对发明专利的贡献不及对专利申请量的一半,说明上游FDI通过中间产品和服务流产生的研发外溢更多地促进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类专利的生产,而原创性知识与核心技术则难以直接从FDI的外溢效应中获得。
模型(3)和(7)分别在模型(1)和(5)的基础上引入了与的乘积交互项,用来衡量与下游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受到产权制度的影响程度。二者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两个模型中都显著为负,表明下游行业的国有企业比重会削弱FDI前向关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与本文研究假设4的理论预期相一致。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FDI前向关联效应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净影响为: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分析了FDI垂直溢出效应对我国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FDI通过产业前向关联形成的技术外部性有利于提高下游内资企业的创新效率;通过后向关联引致的三种效应——技术的溢出效应、需求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引进的替代效应,共同作用于本土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及37个工业行业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不同技术渠道产生的FDI前向关联效应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基于研发外溢的前向关联显著地提高了下游行业的创新能力,而基于技术升级的前向关联的作用并不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逐步开展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活动,FDI的前向关联效应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的贡献将越来越大。此外,根据不同专利类型分组的对比研究表明,FDI基于中间产品和服务流形成的研发外溢主要是影响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生产,对发明专利的产出弹性较小。这也意味着原创性的知识和技术难以从FDI的研发外溢中获得,创新程度较高的发明专利必须更多地依赖内部的创新投入。
(2)清晰的产权制度会进一步强化FDI前向关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以国有企业比重衡量的所有制结构变量削弱了FDI前向关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正面效应。相比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学习机制与激励制度较差,进一步阻碍了其对上游FDI研发外溢效应的充分吸收与利用,不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3)FDI的后向关联效应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下游外资企业“倒逼”的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替代效应超过了技术溢出效应和需求的规模效应。内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进入到下游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价值链后,虽然能够较快获得生产效率的改善以及外生的技术进步,但在买方势力的制约下却难以提高内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结论刚好印证了我国目前许多为跨国公司配套的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缺乏的现象,并提供了实证上的依据。
(4)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会削弱FDI后向关联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负面影响。本土供应商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有利于抵消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替代效应,从而促进FDI后向关联中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然而,由于我国企业普遍重技术引进而轻消化吸收,使得FDI后向关联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终仍然为负,尽管这种负效应在消化吸收情况较好的行业可能较小。
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对外引资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创新资源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全球性技术资源来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必须着眼于产业间相互联系的大系统,对FDI的影响进行全局衡量,从而做到多管齐下,趋利避害。针对FDI前向关联的研发外溢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大力推行R&D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更多的跨国公司开展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活动;鉴于FDI基于买方势力抑制了上游配套企业的自主创新,则应该加强对行业的反垄断执法,防止外资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充分吸收与利用上游FDI的研发外溢,对研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引导本土企业加大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提高二次创新的比重,弱化FDI后向关联效应产生的负面效应。此外,政府在以后的引资工作中还需要向产业链引资倾斜,选择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外资企业。
同时应鼓励竞争,让外资与外资形成相互竞争与相互制衡的格局,强化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注释:
②《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只统计了37个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数据,与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两位行业代码的分类相比,缺少“其他采矿业”与“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③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形式,每种类型所体现的创新程度是不同的。
④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