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沈国琴

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沈国琴

沈国琴

浙江省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 314502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确诊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干预组32例。采用不同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0.63%,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98%。同时无恶化病例。结论:经临床研究可见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 脑缺血;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analysi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63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sch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June 201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31 cases)and intervention group(32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linical nursing by different methods,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0.63%,which was 9.9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no cases of deterioration. CONCLUSION:Clinical study shows that reason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Hypertension; Cerebral ischemia; Nursing

脑缺血通常为大脑短暂的血液供应不足,所出现的眩晕、耳鸣、视力障碍、身体麻木等临床表现。通常患者会突然发病,在24 h内恢复正常,因此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数患者恢复正常后无后遗症。但由于脑缺血患者在发病3~5年左右通常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脑梗塞,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受到广大关注[1]。同时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引发脑缺血,在脑缺血病例中有60.00%以上的患者患有高血压。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防止并发症等情况发生。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一系列临床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特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确诊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63例,年龄40~75岁,平均(61.6±8.4)岁,其中男41例,女22例,病程5天~18个月。经临床检查63例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病史,其病程2~15年,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63.7±2.4)岁。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40~75岁,平均(60.1±4.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脑缺血诊断 对63例患者进行MRI平扫,均出现双侧基病节和半卵圆中心出现多发性腔隙病灶。同时进行心电图和彩超检查,确认患者无房颤、瓣膜和左心房血栓等病变,但颈部动脉呈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并各种检查结果,最终确定为短暂性脑缺血

1.2.2 高血压诊断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 Hg,舒张压90~99 mm Hg。此患者对照组4例,干预组5例;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 Hg,舒张压100~109 mm Hg。此患者对照组20例,干预组18例。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此患者对照组5例,干预组6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此患者对照组2例,干预组3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减压药物以及脑缺血的常规治疗,吸氧、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C等,同时口服阿司匹林0.3 g/d。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临床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各种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讲解。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如语言、手势、影像、图片等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高血压以及脑缺血疾病的的病因及危害,强调有效进行控制配合治疗的重要性[2],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如发现患者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更应该耐心的进行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病情稳定以及室外天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社区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切记不可过于劳累。

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超重的患者要帮助其减轻体重,控制饮食,禁烟禁酒。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将其重要性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可将饮食单发放给患者,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合理搭配饮食,并教会他们计算食物的热量,尤其是一些较为肥胖和血压较高的患者,均喜欢吃肉类、油炸等食物,护理人员应进行合理的劝导以及帮助制定饮食计划,进行合理分配饮食的总量,做到少食多餐,同时还应该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铁和钙的摄入量。此外,餐后1 h后可进行轻中度运动[3]。

1.5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患者通过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作为疗效判断的标准:(1)显效:短暂性缺血症状在治疗3 d内得到控制者;(2)有效:在治疗3~7 d内得到控制者;(3)无效:7 d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者;(4)恶化:发展成脑梗死并CT检查颅脑出血者。显效+有效=总有效。

2 结果

经临床结果可见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占总病例的90.63%,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98%。干预组无效患者3例,无恶化病例,对照组无效患者4例,恶化患者2例。

3 讨论

脑缺血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其发病率日益增长。同时脑缺血患者发病突然,历时短暂,发作一次常持续5~20 min,可自行缓解。同时脑缺血为脑栓塞的前兆,很容易引发栓塞[4]。而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更为高发人群。同时由于血压较高,引发脑缺血的发病频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通过临床中采用有效的治疗外,在该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合理的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控制等护理干预[5],可有效控制血压稳定以及减少脑缺血的发病。

经临床结果可见,干预组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恶化病例,无效病例为总病例的9.38%,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工作中,还应不断提升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以及临床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伊天爽,单金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4(1):345.

[2]胡俊祥,杨东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化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57-58.

[3]李德兵,章燕,隽红燕,等.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5(2):59-61.

[4]吴钢,马晓玲.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5):585-586.

[5]王金芳,龚丹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4):341-342.

论文作者:沈国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合并脑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沈国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