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若干发展趋势_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若干发展趋势_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若干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有若干重要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将逐步改变;经济全球化中的矛盾和碰撞在全面展开;经济全球化要求实行全球绿色革命;经济全球化同区域化在同时并进。

一、2000年是经济全球化继续取得进展的一年。首先,资本国际流动在进一步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世界直接投资量将从1999年的8650亿美元增加到1万亿美元以上,增幅超过12%。从20世纪的情况看,国际资本的流动很快,预计21世纪国际资本流量将进一步大幅增加。

再看国际贸易的增长情况。据IMF2000年9月19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00年国际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可增10%,比1998年(4.3%)和1999年(5.1%)的增幅高出1倍左右,但2001年的增长速度会降到7.8%左右。

再次,是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机构和规则的发展、变化情况。2000年WTO的成员进一步增加,从1999年的135个增加到139个,说明多边机制的规则被世界更多地区接受和运用。但2000年新一轮贸易谈判的启动因各方分歧太大未果而终。

最后,是世界各国经济自由度的变化。2000年是世界经济自由度连续提高的第7个年头,不但某些发达国家,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一步放宽了对贸易和投资的管制。比如韩国从7月份开始下调了33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巴林、阿联酋等在经济自由化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由于前苏联东欧地区的剧变和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的兴起,同80年代比较,90年代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确实加快了。这是20世纪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化。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还会较快地发展。

二、在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在发达国家中间,美国又占有明显优势。这种状况在21世纪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质的改变。

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多种因素和力量推动的,其中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全球化的推动力。有的学者认为,科技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各个方面扩展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的快慢,其中信息技术是加速经济全球化实现的手段。不久前美国因特网理事会发表的报告说,到2005年全球经常使用因特网的人数将突破10亿,其中7亿居住在美国之外。以英语为母语的用户一度独霸了因特网,但是现在他们大约只占因特网全部使用者的一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和产业方面的竞争重心正在发生变化,竞争将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核心技术的研制和控制上。非核心技术的全球传播将加快,核心技术的控制与争夺则将更加严峻和尖锐。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方面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GDP总额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发展中经济在制定国际游戏规则方面的发言权将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将出现三股力量:发达国家、新兴的发达国家和市场以及新兴的发展中经济和市场。它们对于推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三、目前经济全球化中的矛盾和碰撞正在全面展开。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表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同时并进的,因此,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必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碰撞的过程。从宏观范围观察,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等。从微观方面观察,有资本与劳动的矛盾、盲目性与计划的矛盾、贫与富的矛盾、投机的破坏性与经济稳定性的矛盾等等。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内部,贫富差距都在进一步扩大,但发达国家和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差距,表现最为突出,同时这两类国家的数目也出现了各自扩大的趋势。不久之后,发达国家的行列由于新加坡和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的加入而扩大,而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则已由10年前的36个、五年前的42个,增加到了现在的48个。

第二,发达国家内部的碰撞和摩擦在增加。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虽在进一步加强,在相互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但矛盾与摩擦在发展。2000年5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针对欧盟出口产品的所谓“轮流制裁”的立法,使美国可以单方面任意制定惩罚对方出口产品的清单。欧盟则在最近发表的“2000年度美国贸易和投资壁垒报告”中,列举大量事实来说明美国在欧美贸易中的“不公正做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发达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

第三,美国借经济全球化推行美国化的企图日益明显,使美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益碰撞进一步发展。这种碰撞超出了纯经济领域,跨入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范围,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矛盾不仅是经济矛盾和经济利益的碰撞。对此,必须放在相互关系的总体中观察和处理。

四、经济全球化使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在呼唤新的绿色革命。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全世界已经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污染无国界,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欧盟于1993年修订了1987年出台的环保政策,陆续推出200多项环保条例,严格环保标准,其最终目标是推行“零污染”经济计划。欧洲一些国家已开始实行“绿色税”制度。许多欧洲国家推出了新的包装法规,致力于建立包括包装物在内的产品循环利用系统,其中包装类的废弃物被列为循环利用的重点。为了实行“零污染”,一些国家开始强调“绿色设计”和“可拆卸产品”。2000年下半年欧盟还出台了有关废旧家电、电子和通信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具体规定。比如规定家庭大型电器产品的回收再生率为80%,可再利用率为75%,低于这一标准的产品禁止在欧盟市场出售。这一规定将于2006年1月正式开始执行。为了实行“零污染”计划,欧盟还推出了一种所谓的“环保标签”,以此来规范商界的贸易行为。比如德国规定,凡在德国境内出售的纺织品和成衣,都必须符合德国制订的环保法规,对产品的成分、染色、漂染、印刷、整染、安全防范、回收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也确有以环保为借口,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意图。但这些规定和措施,总的说,适合环保的要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这些国家的企业也在纷纷调整产业结构,改革有关的工艺和加工过程,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在发达国家服装由于同人体紧密接触而被称为“人的第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贸易谈判等手段来迫使发达国家取消“绿色壁垒”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围绕“绿色壁垒”进行的斗争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同时并进,相互促进。在整个20世纪后半期,发达国家在区域一体化道路上的前进速度明显地快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区域一体化处于很不平衡的状态。在发达国家内部,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实行区域化的步子又明显地快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区域角度看,亚洲落后于欧洲和美洲。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趋势仍将同时存在,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区域一体化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可能有所缓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欧洲和北美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正在把加强区域合作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正在采取新的步骤。菲律宾前众议长德维尼西亚不久前说,保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是维持本地区繁荣、信任与和平的保证。为此他建议,在政治方面成立“东盟议会”或“亚洲议会”,在经济方面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为最终建立本地区的共同货币而努力。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赖光实则认为,东亚国家应当推动建立“东亚地区经济共同体”。世纪之交东盟"9+3"和"9+1"会议取得明显进展,说明这一地区国家有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共同愿望。2000年11月25日第四次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声明说,东盟领导人在这次会议上同意将东盟国家视为一个经济体并在国际上采取整体行动。除东亚地区外,非洲、拉丁美洲以及欧亚等地区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呈现出发展的势头。2000年10月6日独联体关税联盟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在关税联盟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条约草案。文件一旦正式签署,独联体五国经济一体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标签:;  ;  ;  ;  

经济全球化的若干发展趋势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