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论文_周建林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论文_周建林

周建林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311800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生的体育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展开会实现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兴趣爱好等许多优点。体育课堂中小学必须设有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提倡初中生的兴趣培养。这也是新时期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手段,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77-01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们倡导体育教学,因为体育教学时初中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教育环境来讲,根据实际调查不难看出,我国中学学校对体育教育并没有完全重视。在应试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老师及家长更看重的是考试卷面成绩,完全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展开。但是体育教学也是一门课程,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急于求成,不注重学生对其的吸收效果,导致了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达到教学改革,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重视体育课程

我们目前体育课程的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大多数是根据文化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编,根本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而且,教师本身也对体育课程不是报以认真的态度,敷衍了事,急于求成达成教学目标。这就导致了课程无法有利展开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的需求,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2、体育教材没有相应教材

我们因为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体育教学,所以没有特定的体育课程教材,学校和老师不重视体育课程,忽略了教学的目标和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大多数体育课堂教学中多数都以自由活动的形式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讲就是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放松休息,课堂展开毫无意义。根据实际调查,通过一些学生的反应,学生们的体育课形式无非就是集合、解散、自由活动、集合这样,这样的懒散教学导致有些学生甚至不参加体育课在班级里宁愿自习。

3、教学课堂形式单一

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老师在学校的数量可谓是少之又少,甚至说一个年级一个体育老师的情况也是大有存在的。这种情况也是说明了我们学校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会安排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小游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进行着循规蹈矩的教学,导致学生不能选择喜欢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4、体育课堂被占用

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初中生学业繁忙时间紧任务重,导致体育课在无形中就被占用。老师们争先恐后的对体育课进行对文化课的补习,最后恶性循环导致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被取消。学生最后甚至完全忽略了体育课的存在,给初中体育教学的展开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和一系列的问题。最后体育课被不了了之的埋没在教学环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体育教学设备

需要学校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培养,定期加强体育老师的专业水平考核、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教材内容的改革与完善,丰富教材的内容;同时也要对体育器材的加大投入,例如比较常见的体育用品:跳绳、羽毛球、篮球、足球、毽子等等。还要同时投入现代化先进的教学工具和设备。体育老师首先要以身示范,给学生进行规范操作,比如羽毛球这一项运动,是老少皆宜的而且被大众接受的,体育老师需要为学生们讲解运动的基本技能和如何正确保护身体。

2、兴趣小组教学

在我们印象中,通常都是一节课一个体育活动,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提不起来兴趣,但是我们体育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堂形式。简单来减讲,把兴趣一致的学生们划分一组,成立篮球小组、跳绳小组、羽毛球小组等进行分类,也便于体育教师的管理。这样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啊爱好主动的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小组的划分,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热情,老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体育教学的快乐所在。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们都清楚,在教学课堂上老师多以严肃的形式呈现,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劣势。然而在新的改革教学模式上我们要加以变通,我们要换位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共同发展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和体育精神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有擅长的体育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分享给其他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只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就可以了。在课堂上,体育老师要以身作则,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增进感情,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一来,老师放松了学生也放松了。

文章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对于初中生身心成长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不是选修课也不是附加课而是必修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不论什么原因都要重视体育课程,不能全身投入到文化课中,也要对体育课程进行重视。学生要发自内心的接收体育课,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积极参与。在体育课上我们学生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锻炼自身的体育能力,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初中生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校的积极配合,只有我们的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才能使学生们的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丰富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在一点程度上对初中体育教学有着推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教育创新理念为基础丰富拓展活动,以趣味性为原则创设拓展活动,确保充分发挥拓展活动教育的实践价值,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小东.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6(9):78-78.

[2]谷慧莉.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 2017(5).

[3]刘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20):83-84.

[4]刘春花.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吉林教育, 2016.

论文作者:周建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研究论文_周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