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对策论文,情报论文,图书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知识经济的含义及其特征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报告中,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是以对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
其基本特征为:(1)靠知识致富,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资本。知识取代资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以高科技为第一产业支柱,而高科技的主导和灵魂则是现代信息技术。事实证明,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大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服务业,特别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图书情报部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3)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甚至是知识体系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关键。(4)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知识和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根本。
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对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情报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 图书情报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1)图书情报人员的观念还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仍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法,习惯于学院式的工作模式;(2)服务面窄,缺乏竞争机制、活力不足,大量的图书情报信息加工处理还处于手工操作层次;(3)图书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藏书”为主的传统封闭格局;(4)一些基本的信息资源尚未数字化、网络化;(5)缺乏既懂图书情报业务,又懂网络技术、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6)科技文献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经费严重不足,文献品种有限,不能满足科研生产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文献情报信息需求。
在图书情报界,存在这样的现实:(1)大多数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薪金待遇偏低,图书情报成果得不到承认,被称之为“二等公民”,因而对自己的工作“自惭形秽”;(2)经济效益差、社会地位低,使图书情报人员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自身所处境遇多无奈”,于是,“跳槽”便成了图书情报人员议论的“热点”和行为,从而产生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闭门攻读外语,以图到三资企业或到沿海地区谋求职业;有的苦练“内功”(学习TOFEL、EPT、GRE),旨在出国深造;有的苦读寒窗报考研究生,以求日后“鲤鱼跳龙门”。如此境况,怎能在业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对策
3.1 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首先要明确信息是一种可以利用、开发、共享的宝贵资源。物质向人们提供材料,能源向人们提供动力,而信息则向人们提供知识和智力;其次,要打破封闭的服务观念,确立开放性的全方位的服务观,积极参与和利用Internet网络信息,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第三,要将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与信息开发中心,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关键在于要切实转变职能,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3.2 广开财源,增加收入
图书情报人员要广开财源,增加收入,应抓住图书情报人员手中丰富的文献资源,着眼于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以信息传递、资料编印、检索咨询、中介服务、情报调研、专利查新、决策参考、市场预测、技术开发、翻译、打字复印等各种服务形式和服务途径走向市场,面向社会参与竞争,从中得到应有的效益。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检索,运用光盘数据库和Internet网络技术直接获取国内外先进技术信息。近几年来,我厂科技情报人员在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厂民品开发提供各种信息资料(翻译资料)300余篇,近200万字。及时提供SF6国内外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国际市场销售情况、市场价格等情报信息,为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3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馆际互借是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17年制定了馆际互借政策。接着美、英、前苏联等国政府先后颁布了《馆际互借法》或相应的法令,以保证图书馆之间馆际互借的正常进行,实现全国范围乃至国际间的资源共享。前苏联1917年开始逐步健全了馆际互借制度。目前,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借关系;美国馆际互借量每年递增16~19%。在我国应组织协调各研究所、企业之间中外文书刊的订购与馆际互借工作,对价格昂贵的外文原版期刊和大型工具书,实行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我单位1990年通过与核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协调外文原版期刊的订购工作,每年可节约订购经费1万多元,至今已节约经费10万余元,节支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Internet网的广泛使用,使全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图书馆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通过网络开展协作订购图书、联机编目、联机检索、公共目录查询,网上馆际互借等合作项目。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大量出现和图书情报机构对全文信息开发技术的成熟,全文数据库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快速、准确,文献资源共享的新形式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支柱。
3.4 练内功,求效益
练内功就是必须深化对内服务,明确基层图书情报部门的服务对象。首先应保证满足本单位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需要。这个方向决不能偏离,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为本单位服务,就很有可能被其所抛弃。
在这方面,要围绕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目标,针对科研、设计、生产、新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和生产建设项目提供所需要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料,做到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效益性。同时,在收集、综合、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与正常运行上,要形成一个相互交织、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只有加强管理,深化服务,才有可能争取到本单位对图书情报部门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以加强图书情报部门的自身建设。
3.5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
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最后受益者,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的工作中,人仍然是信息工作的中心。现代信息管理者应当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人的管理上,了解信息人员的需求,并努力满足其需求,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协调合作关系,共同实现信息管理的目标。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图书情报人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具备科学研究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具备传播知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外语能力。
面对信息资源特有的无限性和无序性,以及网上信息的纷繁复杂、无所不有的现实。这就要求图书情报人员以自身的学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和选择,了解查找网络资源的途径,熟悉网络结构及其分布情况,并能够在杂乱无序的信息海洋中吸取所需要信息,对信息进行创新开发,提供专题目录、专题报告、专题检索、专题调研、专题资料等文献信息服务,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各种价值,尤其是潜在价值。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要对基层图书情报人员定期进行因特网检索培训、光盘检索培训、OCLC检索培训以及专业知识和外语等各种类型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拓展服务方式。建立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并举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