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论文_许慧敏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干预组还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SCL-90量表、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后SCL-90量表中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康复训练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50-02

脑卒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救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脑卒中的临床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生存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如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等,这些后遗症状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康复治疗。我院对26例住院脑卒中康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心理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至少伴有1种后遗症状。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6例。干预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51~76岁,平均(61.3±6.5)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0~77岁,平均(62.1±6.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常规的心理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心理状况评估。入组后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易怒、忧虑、依赖、伤心以及猜疑等不良心理。易怒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康复效果未达到其预期而出现的一种焦躁情绪;忧虑是由于脑卒中的康复时间较为漫长,需要花费较多的医疗费用、家庭成员照顾时间与精力,为此病人往往会产生担忧情绪;依赖是病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由于疼痛、辛苦、见效慢而产生的一种懈怠心理;伤心是由于病人脑卒中后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且需要家人长期照料,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出现低落的情绪;猜疑是病人在脑卒中后缺少与家人、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而对身边的家人、朋友、病友等人的行为产生怀疑、猜忌。(2)针对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给予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①情感支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其讲解脑卒中后遗症状的有关知识,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的各种功能障碍;了解病人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在护理操作、康复训练之前,向病人介绍操作的目的、内容,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增加病人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②暗示疗法。因为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一个过程,所以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尤其在康复治疗中期之后,病人会因为康复进展慢而出现灰心、懈怠、不耐烦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与病人日常护理接触中,不断给予长期康复的心理暗示,对时常给予病人鼓励,提高康复信心。③不良情绪的及时干预。在日常护理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当病人出现情绪波动时,及时一对一的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情绪不良诱因,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护理8周后采用SCL-90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SCL-90量表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后遗症状,这些后遗症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在情绪上表现为忧虑、易怒、伤心、依赖、猜忌等,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会极大降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与康复信心,最终影响康复效果[2]。本次研究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心理状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了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康复训练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廷娟.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196-197.

[2]潘小兰.脑中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情况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S2):203-204.

论文作者:许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论文_许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