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言变革;现代文学;文学形式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们进行思维传递的重要媒介,文学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可以表达出文学家的心声,并且客观反映写作现实。文学作品的类型较为多样,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我国现代文学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更有艺术层面上的文学作品语言,在民族整体构建中应当发挥共同语的价值,在现代中文学中体现语言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曲折性,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渐变转型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酝酿阶段是1898年前的50年,这一时期中国人逐步的接受西方思想,积极学习先进的西方技术,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技术的过程中逐步的接触西方语言,这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嬗变奠定了基础。在1917年前的20年时间,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期,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着变化,中国对文言文的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中国文学现代化对现代汉语言文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为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增添了保障。1949年前的30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巨大,新思想不断涌现,人们的精神需要与社会现实强烈的推动着文学的快速发展,以白话文为代表的文学语言形式逐步的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文学语言的曲折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文学语言发展直接端倪,从而指明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二、语言变革是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1.文学语言具有丰富性
每个时期的中国文学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学反映的社会维度也不同,文学语言普遍的具有丰富性的特征和独特的表达手法。五四时期的文学语言偏向于口语化,在新文学运动时期追求文学作品的白话文表达形式,强调更加精准的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通过语言体现人物的丰富性。传统的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语言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的向多意性的方向发展,层次鲜明、寓意深刻、象征性突出,功能强大,都推动文学语言向丰富性转变。五四运动后许多哲学家、艺术家追求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推动了文学思想理念的转变,在大背景下文学语言实现了多样化的变革,语言发生了质的变化,满足了文学转型的需要。
2.人物语言的地方性
地域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独特的地方性语言的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出表现出地方性特征。一些地域文化、地方特色语言、地方思想理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使得每个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本真性。文学语言是文学家进行创作的载体,是文学作品得以构建的基础。现代文学创作普遍的注重运用标准普通话,这为文学表达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注重在文学人物语言中更好的体现地方性特征,文学语言成为地域性话语体系表现的重要载体。首先,文学语言有独特的地域色彩,文学语言有独特的地方性口语化特点,文学作品应当表现出独特的情感与人物刻画方面的特征,从而增强作品的中心,升化作品的要义,达到提高文学作品质量与表现深刻内涵的目标。
3.五四之后的现代汉语
“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形式是小说,小说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的语言表达方式。围绕小说开展的文学评价,使得人们更关注小说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实文学批评的表达方式,借助小说实现了白话语的逐步推广。从文学形式的独特性来看,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具有独特文体要求,小说在白话文的影响下更加通俗易懂,不论是想象空间还是情感空间都更加的丰富,小说使得文学创作更直观,更加有感性和体验性。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得国内思潮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学创作提倡新思想、新道德观、新思想理念的进一步优化。
三、困境下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双重构建
1.文学发展应顺应时代
文学作品的变革不仅是语言形式,更是一般意义上的内容、观点、情境创设。上世纪20年的文学语言具有双重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不仅包括了书面语,而且包括民族共同语,以及在艺术层的文艺作品的语言。现代文学是顺着民族发展方向前进的,我国民族整体构建中应当发挥共语的重要价值,文学语言应当在共同的民族情感上体现国家和民族大义,实现美学、文学和语言学的共同构建。
2.现代文学的轨道偏离
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出现偏离民族共同语的问题,现代文学的嬗变在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民族共同语与西方语言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冲突,语言变革在满足人们交际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向背离的方向发展。有些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利于实现时代进步的。文学语言与时代相悖的部分,需要共同作用、交接,从而促进时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1.文学更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中国文学现代化起源于五四运动,五四时代主要人物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文学语言的变革,还是创新内容的转变,无不渗透着人文主义的情怀。提倡白话文,否定文言文更多的是发挥文字的信息传递作用。语言的变革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强调文学作品更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应当自由的表达个人的情感,文学作品散发的个人情感也得到极大释放。现代文学塑造更突出个性化的趋向,强调在从各方面提供人文主义,进一步实现文学题材的创新设计,从而极大的发挥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描述机制,达到提高艺术表达质量的目标。
2.推动文学的唯物化
文学语言的变革推动现代文学向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语言变革逐步的深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体系当中。以往文学表达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文学家主张实现内心追求。在新的语言形式的影响下,文学是服务于时代发展的,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推动唯物主义文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受到西方思想浪潮的影响,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式出现较大变化,文学语言讲究突破传统和不断创新,文学创作手法更加新颖,文学从侧面进行批判,达到有效揭露问题的目标。
3.现代文学手法多样化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受到语言表达方式变化的影响,现代文学的写作方式、创作内容更加多变,现代文学的手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构建了中国独有的文学语言体系。首先,语言形式转变对中国现代文学有重大影响,文学表达手法不断的跨越式发展,小说作为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其次,散文、剧本、诗歌、传记、寓言等各类文学体裁都受到语言嬗变的影响,现代文学变革因文字变化而波涛汹涌,文学的成长也推动了语言表达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向前发展。
结论:
文学是人类思想艺术的结晶,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式,语言变革可以更好的表达作家的心声,并且客观的反映当时的文学需求。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从“五四”运用兴起,提倡运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正是因为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成就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因“五四”运动带来的具大思想浪潮,推动了文学艺术思想的更替,为中国文学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语言变革是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138-160,205.
[2]周棉,李新亮.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学的兴起与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37-43.
[3]徐时仪.略论汉语文白的转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62-73.
[4]朱 晓进,何 平 .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20-129
作者简介:李雪,汉族,女,1984.1.4出生,成都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
论文作者:李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文学语言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语言论文; 中国论文; 文学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形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