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息肉患者的常见手术治疗
近年来临床诊疗中发现,胃息肉呈现一定程度的高发及年轻化趋势,而定期健康体检能够有效提高胃息肉的早期检出率。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胃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伴随微创技术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胃息肉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现阶段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凝电切、微波灼切法、射频疗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借助内镜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较为直观且全面的观察,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的应用效果普遍较好,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同时术前8h左右开始禁饮禁食,术中麻醉方式一般为静脉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取侧卧位,缓慢置入胃镜,进行胃内情况的探查,明确胃息肉的部位与情况,在此基础上置入手术器械进行息肉的切除处理,切除完毕后须对参与组织进行观察,确保息肉被完整切除,对活动性出血点进行止血处理,后取出息肉送检,退出手术器械。
在胃息肉的手术治疗中,须结合息肉的具体部位、大小、形态等进行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现阶段针对腺瘤性胃息肉或单个息肉直径在2cm以上者,需要开展内镜切除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开腹治疗,以提升胃息肉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同时诊疗中发现,腺瘤性胃息肉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恶变过程呈慢性进展,时间可长达十余年,而通过手术切除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恶变风险,提升预后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胃息肉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
胃息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须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如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机体状况,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展开,与此同时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对手术存在疑虑的地方须积极询问医护人员,存在紧张焦虑情绪者可通过注意力转移的方式缓解,必要时可获取医护人员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干预,缓解负面情绪。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腹胀不适,这是正常情况。术后患者需要接受较为完善的监护与治疗,如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预防异常出血等。患者术后3~5天需要进行清淡的流质饮食。
3 胃息肉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胃息肉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慢性病变,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发病平均年龄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本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有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PPI的长期使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与此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的影响。新鲜的蔬果富含硒、铁、烯丙基衍生物等微量营养元素,而这些营养元素在预防DNA氧化损伤、对受损蛋白质进行修复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内源性致癌物质生成,从而预防胃息肉的生成,故而在日常饮食中,须多使用新鲜的蔬果。与此同时,诊疗中发现胃息肉患者多偏好肉食,动物脂肪热解会生成杂环胺类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会与机体的RNA及DNA结合,影响肿瘤细胞激素受体的反应性,增加突变的风险,因而在饮食方面,也须限制肉类的食用,少食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可用新鲜鱼虾替代。胃息肉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受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变的影响,这主要与胃黏膜的损伤相关,饮食不规律、使用腌制类食物、饮食不节等均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诱发胃黏膜上皮的异常增生,提高内源性病变的风险,故而在日常饮食中,须确保三餐规律,使用新鲜清淡类的食物,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却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外,生活习惯方面也须提高关注,大量饮酒会增加息肉增生的风险,导致致癌物质的加速吸收,酒精中的乙醛也具有较为直接的致癌风险,同时大量饮酒也会造成胃黏膜的损害,故而胃息肉患者须戒酒。同时吸烟也是胃息肉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吸烟会诱发胃黏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增加胃腺瘤形成风险,但现阶段针对吸烟饮酒对胃息肉发生发展的影响尚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持,但在日常生活中须重视,尽可能戒烟戒酒,控制胃息肉的进展,提高预后效果。
长期不良的情绪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从而导致乙酰胆碱的抑制、肾上腺髓质的异常释放,导致胃息肉的生成,故而胃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须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不良情绪状况时,及时通过不同的手段疏导,降低心理因素对疾病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论文作者:钟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息肉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见论文; 风险论文; 手术论文; 饮食论文; 胃黏膜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