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部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司司长苏立功谈——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煤炭部论文,多种经营论文,远景规划论文,司长论文,煤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是煤炭工业实现减人提效,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解决富余人员和待业青年就业,促使煤炭工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对煤炭工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促进煤炭工业多种经营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煤炭多种经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煤炭部《关于“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指导原则和要求,结合煤炭工业“八五”多种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在各煤炭企业编制“九五”多种经营规划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煤炭工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煤炭工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八五”期间,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行)的大力支持下,煤炭工业多种经营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系列重要精神和煤炭部党组“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的战略方针,并充分利用国家为煤炭企业提供多种经营贴息贷款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加快多种经营发展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多种经营持续快速增长,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八五”期末煤炭行业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总额达到417.9亿元,实现利税23.6 亿元。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总额达到332.5亿元, 接近煤炭产值的一半,比“七五”期末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30.75%; 人均产值效率1.8万元,比1990年增长近三倍。实现利税20亿元, 是“七五”期末的4倍。实现了产值、效率、效益同步增长。
2.多种经营投入增加,多种经营企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八五”以来,煤炭行业多种经营投入逐年增加,据统计,“八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投入达167亿元, 是历史上多种经营投入最多的时期,其中基本建设投入50亿元,三产贴息贷款70 亿元, 企业自筹资金38亿元,引进外资及其它配套资金9亿元, 建成了一批大中型骨干项目。“八五”期间新建、扩建低热值燃料发电厂26座,装机容量22万kW;建水泥厂15座,规模190万t;建焦化厂12处,规模90万t; 建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3个,规模34万t;此外, 还相继建设了金属镁、炭化硅及深加工、汽车、摩托车配件、建材、医药等一系列大中型项目,而且有不少项目已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到“八五”期末,国有重点煤炭多种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248.8亿元,流动资产229亿元;已有独立核算厂点6474个,其中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150多个。多种经营项目开始由封闭型、依附型、分散型、安置型向社会型、规模型、效益型转变。增强了经济实力,改变了企业形象。
3.转产分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5 年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计转产分流60万人,其中安置30万人,到1995年末,煤炭行业多种经营职工达到203万人,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从业人员达到180万人,其中全民职工76万人。
4.宏观指导和调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煤炭多种经营开始走上有计划、有步骤、协调发展的道路。改革了煤炭多种经营管理体制,确立了多种经营在煤炭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制定了多种经营产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办法,在资金和项目管理上实行宏观调控。特别是在贷款项目的管理上形成了一套系统和完善的管理办法,严格了项目审批制度,基本上解决了盲目上项、重复上项以及项目随意调整的现象。加强了多种经营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统计和监测,保证了煤炭多种经营协调健康发展。
5.转换经营机制向更深的层次迈进。煤炭多种经营开始打破主要为矿区生产、生活服务的封闭式运行体系,向主要面向社会大市场转变,由依附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多种经营企业冲破了多年来只有矿务局一级法人的模式,建立二级法人和内部模拟法人制度,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一半以上企业实现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改革多种经营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在重奖重罚、重金聘用人才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强化了企业的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抓好大的、放开小的,进一步调动了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益,对新建骨干企业实行新机制,探索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尤为可喜的是煤炭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充分认识到“以煤为本,多种经营”是煤炭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出路所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为今后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煤炭企业扭亏增盈工作,1993年、1994年两年分别减亏20亿元,1995年比1992年减亏44亿元。“八五”期间不少煤炭企业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开始走出低谷,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甚至有不少企业由亏损一跃成为盈利企业,为煤炭企业扭亏增盈树立了典型,增强了煤炭企业发展多种经营的信心。
“八五”期间,多种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发展较慢的单位有资金紧张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工作思路、经营机制等方面差距,尤其是一些特困企业问题显得比较突出;二是在经营机制的转换上,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上迈不开步子;三是企业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突出表现在经济效益不高,亏损面不小,有近三分之一的多种经营企业亏损,有的长期不能扭亏。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资金、成本、销售等管理工作,尚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四是规模经营不够,大部分多种经营单位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人员素质差、劳动效率低,长期在低水平上运行。
二、“九五”和2010年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
“九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00年,我国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部党组研究制定的《“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了“九五”时期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主要政策措施,是指导煤炭工业以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按照纲要的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煤炭工业的实际,深化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多种经营的发展步伐,使“九五”煤炭工业多种经营再上一个新台阶。
“九五”多种经营的主要奋斗目标:到2000年,全行业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总额达到800亿元,实现利税65亿元,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分别达到600亿元和50亿元;从业人员,国有重点煤矿达到240万人,其中全民职工100万人(含新安置24万人);人均效率,国有重点煤矿达到2.5万元/年;人均收入做到与全国煤炭行业同步增长。
到2010年全国煤炭行业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总额达到2000亿元,实现利税170亿元,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分别达到1500亿元和128亿元;从业人员,国有重点煤矿稳定在250万人左右;人均产值效率达到6万元。
“九五”多种经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机制转换,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努力提高多种经营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九五”时期多种经营要坚持以下七条方针:
一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行“无亏损经营”。所有多种经营的企业、网点,都要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盈利的项目坚决不上;目前亏损的厂点,要限期扭亏,扭亏无望的要关停并转。
二是坚持新建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重视内涵扩大再生产。积极推进多种经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施行适度规模经营。要防止重复性建设,尽量少铺新摊子,着力抓好现有项目的改造、完善、配套,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是坚持抓大放小,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要开阔思路,勇于探索,加大多种经营企业改革的力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新的经营机制。抓住一批能形成替代产业的骨干项目和大型企业,对小的企业、厂点,放开搞活。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多业并举。要充分发挥煤炭企业自身优势,利用闲置的存量资产,拓展多种经营领域。注重优化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在有条件的矿区,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五是坚持科教兴业,把多种经营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上档次,创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煤炭行业多种经营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但工作立足点要放在自身努力上,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抓住机遇,奋力开拓,艰苦奋斗,自立自强。
七是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发展多种经营要与老矿转产和脱贫解困工作结合起来,对特困企业继续采取倾斜政策,进行重点扶持,使之在“九五”期间走出困境。
三、“九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1.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以及煤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矿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向资源索取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煤电、煤化工及煤的深度加工。计划“九五”期间,建设坑口电厂能力130万kW,焦化厂能力135万t, 水煤浆厂能力68万t。加快煤层气、洁净煤开发建设速度。 进一步发展活性炭、炭黑、增炭剂、型煤等产品。发展瓦斯、煤泥、煤矸石、石煤的综合开发利用。计划建设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电厂59座, 能力80 万kW,利用瓦斯7亿m[3]。加强与煤伴生矿物如高岭土、铝矾土、黄铁矿、硅藻土、膨润土等的开发与利用。
2.发展建材、建筑业。利用矿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并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现有建设队伍的作用,加强职工培训,更新装备,提高企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3.发展冶金、冶炼业。煤炭企业结合当地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煤、电优势,大力发展冶金、冶炼等高耗能产品。在积极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宽出口渠道,扩大出口量。
4.发展机械加工业。重点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即充分发挥现有机厂的加工能力,积极引进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选择合适的机厂进行技术改造,为煤炭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技术装备。
5.充分利用煤炭企业拥有土地、水面、荒原、林场、农场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6.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煤炭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矿区职工生活的提高,加快商业、交通、通信、饮食、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业的发展;随着煤炭多种经营产品的不断增加,发展运输业、仓储业、商贸业,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力度,逐步形成多经产品销售网络,建立有规模的商贸集团和代理公司,拓宽国内外销售市场。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主要任务:一是增加投入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场所。二是加快现有多种经营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步伐,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三是优化多种经营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条件的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四是培养人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主要措施:
1.积极转变多种经营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思路,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这是“九五”期间实现多种经营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结合多种经营实际,探索既有较快发展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子。既要积极慎重地选上新项目,面向市场,规模经营,效益优先,要上一个,成功一个,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又要抓好现有多种经营项目的技术改造、扩建和配套,充分发挥和努力提高现有项目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大力发展煤炭及其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这是煤炭企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重点。“九五”期间要切实抓好煤电、焦化、煤化工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抓好煤矸石发电、建材、化工、肥料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实行鼓励政策,拓宽应用范围,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打开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新局面;抓好煤层气、高岭土、铝矾土等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逐步形成规模经营。
3.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九五”期间煤炭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充分利用土地、荒原、水域资源,发展种植、养殖业,并开办以一产为依托的加工业和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要根据不同的经营规模和形式,建立灵活的管理方式,探索一条新的经营机制,同时制定好转移到第一产业职工的有关政策。要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一产的投入。目前,重点抓好一产试点工作,主要是黑龙江四局开荒100万亩,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为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产分流闯出一条新路。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投入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随着多种经营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急需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大力发展信息、经贸、商业等已势在必行。各单位既要因地制宜发展三产服务业,又要转变经营战略,联合发展大规模经贸业。充分发挥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建立煤炭行业经营市场,以行业管理促进煤炭系统多种方式联合经营。建立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的经贸集团公司、协会和商社,用集约化经营促进产品销售。要积极在国外寻找代理商,建立国外贸易中心和中外合营的经贸公司、开拓国外销售市场,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出口渠道和销售网络。要抓好多种经营信息库建设,逐步形成供求信息服务网络。
5.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特困企业解困。“九五”期间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增加对多种经营投入,突出重点,切实用好国家的扶持资金。一是重点用于扶持特困企业解困项目。根据煤炭部“九五”规划提出的对国有重点煤矿实施分类指导的方针,做好困难企业的解困工作。36家困难企业的解困是“九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困难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困规划,立足于企业自身,树立自我解困的意识。国家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的解困骨干项目。二是重点用于现有项目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经济规模和效益。三是对新上项目,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的龙头和骨干项目。
6.继续抓好减人提效。各煤炭企业要积极拓宽产业结构和转产分流人员的路子。加快转产分流速度,争取提前一年完成转产分流100 万人的任务,到2000年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从业人员达到240万人, 其中从事多种经营的全民职工由1995年的7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00万人, 占国有重点煤矿职工总数300万人的三分之一。
7.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煤炭多种经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从理顺财务关系和核算体制入手,促使多种经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采取招标招聘等方式选择项目负责人,推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建立企业内部劳务市场,下岗富余人员首先进入劳务市场,多种经营需要人员从内部劳务市场招聘,择优上岗。改革多种经营企业的工资与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有条件的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资金运用为重点,建立起高效的经济运行机制。
8.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实现煤炭多种经营快速高效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要选拔有开拓创业精神、有专业知识、懂经营会管理、年富力强的精干力量,加强多种经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采取优惠政策引进急需的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九五”期间要制定人才短期和长远的培养目标,拟定培训计划,相应地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学校和举办各种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外出考察、交流等,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煤炭多经企业管理队伍的形成和成长。对转产分流的富余人员要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对在岗人员要抓好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9.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这是煤炭多种经营企业“九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各企业要把管理工作摆到正确地位上,给予足够重视。一是要强化财务成本和资金的管理。要建立健全财务、统计报表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财务管理人员,千方百计从企业内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堵漏洞,降消耗,节约各项费用支出。二是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从生产的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并严格质量监测和产品验收制度,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信誉。三是加强销售管理。要加强销售队伍及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制定政策,建立灵活的营销机制,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10.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搞好引进技术、 资金和进出口贸易。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煤炭多种经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吸收参加或举办贸易洽谈会、展览会,提高煤炭多种经营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扩大出口贸易和销售额。
1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九五”是煤炭多种经营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时期,各煤炭企业要抓住国家给予优惠扶持政策的大好时机,切实加强多种经营的领导,把发展多种经营同企业扭亏增盈、减人提效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其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多经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要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要关心多种经营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活。要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绝不能把多种经营当作企业安置干部、工人的“休养”场所,要选派强将上岗,让能人到位。同时要扎扎实实地狠抓各项措施及规划的落实,目标要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分明,确保完成“九五”及2010年煤炭多种经营各项计划及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