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班级事务繁杂琐碎,班主任工作又苦又累,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并非班主任的辛苦都能换取班级管理的成功。刚参加工作,初为班主任时,我是事必躬亲,焦头烂额地付出,不仅招致“天怒人怨”,反而没有什么成效。经过长时间思考和观察,我发现学生比较喜欢做心理游戏,而且每次结束后学生都有一些改变。所以,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尝试利用班会等时间,组织一些心理游戏活动来优化班级管理。
一、增强学生的自控力
青春期的学生之所以自控力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目标不明确;二是自我认识不清。
青春期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大多学生还保持着小学生的那种简单和盲目,理想对于他们来说还很遥远,即便有理想,那也是一个空洞的蓝图,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相差很远。因为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所以,他们就容易放松自我,甚至纵容自我,即便有严格的父母监护他们仍能见空插针地“怂恿”自己犯很多错误:学习欠佳——不能进行正常学习,逃学、厌学等;品行不端——打架、偷窃、酗酒、戏弄女生等;关系不良——包括与老师、同学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或仇恨或淡漠。
要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选择的心理游戏要能帮学生确立明确奋斗目标,消除自卑心理。
第一阶段的游戏以树立目标为主,可以选择类似于“我的未来我做主”、“某某的生命线”等这样的游戏。
“我的未来我做主”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给学生列举一些因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能够持之以恒最终实现梦想的真人真事,渲染一种气氛后,让学生制作一个“我的未来我做主”的名片,内容包括:我的目标、我目前实现目标的最大困难、我目前实现目标的最大优势、今后我应该怎么做、姓名。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名片贴到自己课桌的左上角,每天早晨看一遍。这个游戏是帮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然后再让他们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我。“某某的生命线”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然后在白纸上划一道直线,直线的左上端标明“×××的生命线”,直线的右端标明自己希望自己活到多少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在直线上标明自己现在的年龄,可以在直线的任意位置注明,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接下来是要在自己的生命线上标注三件截止目前让自己最伤心的三件事和最高兴的三件事,还有今后你最想干的三件事(并要注明你相应的年龄)。这个游戏可以帮学生理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第二阶段的游戏主要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消除自卑心理,可以选择 “掌声响起来”、“写下属于你的成语”这样的游戏。
“掌声响起来”的规则: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先在心里估计一个一分钟你可以鼓掌的数目,一定要第一感觉的,然后写在纸上,准备好秒表,带领大家开始鼓掌,一分钟时间要比想象的长,在大家有点疲倦时,要给予鼓励。一分钟时间到了后,让大家对比两个数字,然后再分享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帮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写下属于你的成语”的内容:先准备一本成语词典,一张纸,一支笔。然后翻开成语词典找出五个成语形容自己,要求是能让不认识你的人看了成语后,便对你有一个初步印象。这个游戏是帮学生更深地了解自我,通过和其他人的分享,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
二、消除抗拒心理
一个脖子里挂着饼的人能饿死,这不仅因为他懒,也因为他缺乏主动性。这说明不管客观条件多么充足,要是主体不配合,抗拒这些条件,那么一切努力都是无效功。所以,教育学生,就应先消除学生的抗拒心理。青春期学生的抗拒心理主要是对父母和老师,消除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抗拒心理,就应让学生先切身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老师的苦心。
游戏一是“谁没有哭”,我从网上找到一个有关“感恩父母”的视频,和学生一起观看,在视频结束时,大家一起来检查谁没有哭,继而分享自己的感受。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包括我在内,在学生交上来的观后感中我明白了,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冷血,而是没能意识到自己原来也很在乎父母,也没能意识到老师也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恶。这个游戏主要是想通过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老师的辛勤付出打动学生,引发他们思考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对待父母、老师,回报父母。
游戏二是“双面人”和“鼓励卡”,这是两个游戏的组合:准备一幅心理学的著名的图,一张卡片,然后找父母都没事的机会,让他们来仔细观看这幅图,一般人都只能看出一种情况来,最后你给父母解说另外一种情况,再借此机会告诉父母,不同的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不同,尤其是大人和孩子这种差异更大,接下来趁父母深思时刻拿出自己的卡片,让父母在上面写下对你鼓励的话语。这个游戏是让父母也参与进来,然后明白自己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问题。
经过验证,这些心理游戏的确有增强学生自控力、消除学生抗拒心理的作用。在初二的上半学期里,我利用班会时间,有计划地开展了系列心理游戏活动,学生现在可以主动去做卫生,主动讨论问题,家长反映孩子对他们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由此可见,利用心理游戏是可以优化班级管理的。
论文作者:张海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学生论文; 父母论文; 心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游戏论文; 这个游戏论文; 自我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