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病害及处理探析论文_王更家

公路路基病害及处理探析论文_王更家

河南置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对公路的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公路的施工中由于土质会给施工造成很多的难题,这些问题对于公路的长久使用和安全运行都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希望能够为公路建设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处理措施

1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成因

1.1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就是在公路的运营过程中,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使得公路路基出现下沉的现象。造成公路路基下沉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垂直方向的压力超过公路设计标准,目前公路上车辆超载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低等级的公路不能承受过重的负荷导致路基沉降。二是公路路基的硬度和强度不够。从根本上分析,公路路基硬度和强度不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路基材料的压缩系数较大、含水量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压实不好、分层过厚均能造成公路路基沉降。三是后期养护不当,对一些小的病害没有及时处理,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病害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路基大面积沉降。

1.2路基开裂

路基开裂主要是路基底部稳固性不够,其表层从坡面剥落,导致路基跟着出现剥离,进而使整个公路出现开裂。造成公路路基开裂的原因有如下方面:第一,在公路路基施工之前,对地基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第二,雨水冲刷或者是强热气流导致路基稳定性降低。第三,路面裂缝扩大化,公路路面在使用中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裂缝,但是对其不进行及时的养护,雨水、积水等会沿着裂缝进入公路内部,就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大,最终波及路基。

1.3路基边坡滑塌

公路路基边坡滑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按照其形式可以分为溜方和滑坡,溜方是因为边坡表面上薄层土地发生下滑,在外界因素和路基结构的影响下出现边坡滑塌现象,溜方出现的原因除了施工不当之外,还与水流冲刷边坡有关。而公路滑坡指的是路基中的土体由于重力作用出现滑动,与路基整体性和土体的稳定性有关。

1.4路基沿坡滑动

路基沿坡滑动指的是公路结构在外力或者是雨水侵蚀下,路基缺乏结构支撑,出现水平方向的滑动,其根本原因是土体不稳定导致的。出现此类情况除了与施工经验有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公路设计有关,一些公路建设中对盲目追求高标准,对其与地形的适应性没有全面考虑,而在设计各种建设标准的过程中,费尽心力让地形、地质来适应标准,对实际情况的考虑不足,施工中必然会出现高路堤、高填方、高边坡,而对这些因素处理不好往往就会引发路基病害。

1.5翻浆

路基翻浆指的是土中的水分不断移动聚集,使得路面出现冒浆、鼓包、车辙等现象。路基翻浆引起轨道不平,因为其变形速度不快,所以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不大,如果因为翻浆导致基床下沉,则会使列车行车中断。路基翻浆主要是因为施工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路床排水,同时路床的承载力不够导致的。

2公路路基病害的处理措施

2.1设计方面的处理技术

由于设计方面的不足会导致公路路基施工问题的产生,因而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预防。做好地质探勘调查工作。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进行合理的调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特殊路基地段,应该仔细调查,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对于不良地段,可以采用掺入水泥、石灰或者换填对地层进行加固。保证路基填筑高度。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地下水、地面水、冻胀等影响而降低了稳定性。如果路基填筑高度不能达到相应要求的时候,则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换填砂砾、石渣等,修筑地下渗透沟,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积水浸入路基,有利于提高土基的强度,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规定路基填料质量标准。在施工图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做出明确规定,严禁使用劣质土来填筑路基。在路床填料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用砾类土,如果细粒土的土质比较差,可以用来填筑路床底部。在公路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合理规划,完善排水设计,避免路基长期处于雨水浸泡当中从而引起沉降变形现象。如果路基的路段比较低,可以加设砂砾层或者渗水盲沟,并对边沟等排水设施进行加大或者加深。加强路基防护,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对于高填路堤,有必要对路基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根据填料、边坡高度、地质条件等来确定边坡,保证边坡的稳定。采用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路基的保护,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为车辆的安全通行创造良好条件。

2.2路基施工

2.2.1路基填筑

(1)填筑

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取土做出标准试验,符合下表中的规定时,方可使用。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时按路基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从取土场或挖方路段取土,自卸汽车运土。每层填筑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40cm。

(2)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2%~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表面排水。

(3)洒水、晾晒:填料摊铺、整平前,无论洒水或晾晒,使填料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0~+2%~3%之间。

(4)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1/3~1/2轮宽,碾压区段间(纵向)重叠1m以上,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严格按试验段数据确定的遍数压实。

(5)检测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检测,在每层碾压结束后经监理等单位进行检测、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6)基面及边坡整修

当路基填筑接近路基顶部设计标高时,加强高程测量控制,以确保完工后路基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及横坡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并按设计边坡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

2.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提高路基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2.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石灰、水泥等,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结束语

软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但是对于道路施工来说,软土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薄弱环节,由于软土自身的特点,软土路基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软土路基的强度差,容易造成路面的沉降是软土地基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对这种现象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施工质量,从而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公路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喜峰.公路路基的主要病害及处治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

[2]郭巍.谈路基病害成因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7(10)

论文作者:王更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病害及处理探析论文_王更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