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甘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樟竹小学 537116
【摘要】新形势下,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的整合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方法,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大大改善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环境。小学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直观地理解并欣赏各种文学作品。下面笔者围绕小学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方法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14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信息时代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语文学科须逐渐拓宽学习应用的领域,实现各学科的互相借鉴、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保证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以获得时代所需的语言应用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
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度融合的内涵解析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深度融合,不是单纯意义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中的辅助教学,而是真正达到两个学科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深度整合。这种深度融合,主要指遵循于先进教学理念的正确指引,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推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将信息技术真正渗透到语文学科的全过程中,构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情境,实现多重教学资源与教学各个环节的高度融合,并产生一种强烈的整体效应,真正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达成一种完全发挥学生主体化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进步”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继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2.1 创设信息化的愉悦情境,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高效融合,需要创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制造出符合少儿成长特征的快乐空间,从传统压抑、枯燥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走出来,突破书本教材固化内容的约束,焕发起整个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使小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彻底得到大解放,实现语文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例如,在讲授《黄果树瀑布》一文过程中,可恰好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本文内容制作成集风景图片、影像和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课件,实现了课堂的外向延伸,学生们的注意力被美好的图像所吸引,很快融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边播放影像边讲解文中作者整体的游览过程,学生们逐渐理解和掌握了中心思想和整体内容。此外,本节课结束后可借机安排一篇关于景物描写的作文,指引学生们借助于信息技术搜寻、处理一些关于景物的相关资料,利用这些学习资源来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任务,以丰富学生利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实现信息技术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信息运用的能力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须将信息应用技术与学生们的学习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借助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充分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语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从而建构起一个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开拓创新的学习模式,达到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之间的合理化。
2.3 加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营造出一种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全面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4 抓住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契合点,提升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要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就必须抓住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契合点,对于教授的内容有所取舍地进行有效选择和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高效渗透、互相融合。
3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关键在于实践,教学重点在于应用,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良与优化,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结合专业的语文教学软件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与在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语文学习软件的使用技巧,自觉查找生字的使用方法以及生字的组词与造句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影音对所学词汇的来源以及用法进行讲解,在提高学生生活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手脑结合
在信息化语文课堂中,学生在初步了解网页的制作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进行个人网页的设计与制作。其内容有个人的特长、爱好、学习体会和获奖情况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语言学习的信心,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语言学习中感到愉快。
(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如果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得比较好,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我国互联网产业是最纯粹的市场经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为了得到用户的青睐,对生字和词汇原意以及使用方法所做的解释都是最容易理解的,而且网络资源的篇幅不受限制,网络环境下,对单一生字以及词汇所做的延伸几乎是无限的。
语文教学是提升小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重要课堂,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既要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也要防止受到信息技术形式上的束缚。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语文课堂的主要负责人,在工作实践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形成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元江.“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例谈[J].科技资讯,2015(3):30-31.
论文作者:梁兆甘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深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学生们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