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年30个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彭青龙[1](2021)在《石墨烯、科学文化与学术评价——访谈刘忠范院士》文中指出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教授,围绕石墨烯、科学文化与学术评价等问题而展开。刘忠范教授认为,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碳材料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石墨烯有望成就下一个碳材料产业,但当前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现状与理想还相差甚远,制备决定未来,只有把石墨烯材料做到极致才能有望形成真正的产业。从这一点出发,科学研究需要基于好奇心的科学精神,做产业需要工匠精神。不追求工匠精神,就不可能解决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而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和文化自信恰恰都是不少中国人所欠缺的。近年来,学术界面临着"破五唯"困境,其深层原因在于学术界评价体系的过度行政化。学术共同体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将学术评价权利回归学术共同体,树立文化自信、培养科学精神,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术和科学的健康发展,中国才能早日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乌都木丽,胡尔西旦·阿布都米吉提,阿仙姑·哈斯木[2](2021)在《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带入医学课堂——以病理学课程思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等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流学科建设"以及"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此高等医学教育需要提出大胆的改革构想,从而真正建立学科、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医学教育中为扩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科之间融合,达到立德树人之目标,我们提出在医学课堂中与思想政治内容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环节,弘扬科学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创新,为中国医学的诺贝尔计划贡献力量。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维国[4](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苏笑悦[5](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王颖[6](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指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戴启江[7](2019)在《那些年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文中认为[事件回放]众所周知,搞学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许穷尽一生的经历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很多获得重要成果的学者,除了自身努力外,幸运因素也非常重要。然而幸运女神的青睐总是莫名其妙且难以揣测,那些付出努力但尚未得到结果的人总是要生活下去,也需要社会地位和继续生活、继续研究的资金,所以在长时间没有幸运女神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黄雅丽[9](2019)在《基于协调度的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矛盾。快速城镇化建设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由不断积累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化已威胁到城镇化建设进程。缓解该矛盾的路径是走低碳城镇化建设道路。然而,中国的低碳城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低碳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研究中国30个省市的低碳城镇化建设水平及其演变规律,以此为低碳城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低碳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为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的耦合协调度,协调度越高,表明低碳城镇化建设水平越高。本文应用了新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中国30个省市21年(1995至2015年)的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由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适用于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程度的评价,因此在应用该模型之前,本文首先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的系统性以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适用性。接着,本文基于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局限性分析以及协同原理新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分析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新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实证结果,验证了新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有效性分析,本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特征和演变。从时间维度上,本文通过拟合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碳排放系统水平的数据,分析了各省市两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并展示和分析了各省市耦合协调度的动态变化,深入剖析了该动态变化趋势背后的原因。从空间维度上,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耦合协调阶段的空间分布;还通过应用Arcgis软件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展示并分析了中国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主观性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的扭曲,而新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消除了该主观性的影响,因此新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模型。并且该模型可以推广到任意两个相互耦合系统的协调度评价中;(2)30个省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相互作用并不服从统一的规律,省市的两系统相互作用符合偏“S”、偏“N”或偏“U”规律;(3)中国30个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4)中国低碳城镇化建设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并且该现象在变严重。该现象表现在中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自相关指数近年来下降明显,并且2015年中国存在低碳城镇化建设水平低值的聚集区。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三条提高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首先是应该考虑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以监测省市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并防止省市步入高碳发展模式。再则是应该建立系统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并全面提升各省市的低碳建设水平。最后是应该考虑重点扶持低碳建设水平较为落后的区域,并且鼓励低碳城镇化建设的省际合作。本研究不仅具有为低碳城镇化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的实践意义,还具有丰富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
何舜辉[10](2019)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文中提出厘清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和形成机制,对中国“2050世界科学中心战略目标”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前,诺贝尔奖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科学成就,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高层次科学人才也成为国家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空间属性反映世界科学发展的格局具有一定合理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分析诺贝尔奖获奖者成长的时空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探讨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格局的时空演变趋势,并总结科学中心的形成机制。首先从静态的视角出发,基于1901-2017年的诺贝尔奖人才的国籍信息、机构信息以及成长空间信息,揭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无论从全局还是分学科统计,各个国家的获奖分布位序基本一致,表现为以美国为首,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仅次之的“长尾型”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即少数国家位于高值区,绝大数国家的获奖规模处于中等以及较低水平,两级分化显着,一定程度反映了国家间的科学发展极大差距。(2)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与工作机构分布类型以大学为主,科研机构和企业次之。但不同国家的机构类型分布有所差异,这反映了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主体存在差异性。(3)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空间轨迹呈“锥形”特征,从出生至获奖,所分布的国家范围逐渐缩小。诺贝尔奖人才成长四个阶段皆高度集中于北美、欧洲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其中教育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分布格局高度吻合,其获奖成果完成地和获奖时的工作地格局也高度吻合。其次从动态的视角出发,以获奖者的成果完成国、获奖时工作国、以及获奖时国籍信息分别测度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过程,结果表明:(1)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仅发生过一次转移,转移次序是由德国转移至美国,验证了“汤浅现象”的存在。但不同成长阶段测度科学中心转移时间点不同,以获奖者获奖地和国籍表征的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具有同步性,美国实现科学中心崛起是在1940年以后,这个时间与世界二战结束时间(1945年)接近,间接表明了二战是世界科学发展格局发生变革的重要事件。而以获奖者成果完成地表征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时间提前10年左右。(2)美国长期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未见衰落的迹象。2000年以后虽然诺贝尔奖人才分布比例均表现有下降的趋势,但其比重仍较高,美国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中心的地位将保持不变。(3)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国家存在一定的学科偏向性,不同国家优势学科有所差异。且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优势学科的转移时间更早,衰落时间也相对滞后。第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了诺贝尔奖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跨国迁移流动格局,并探讨人才跨国迁移对世界科学中心国家的影响,结果表明:(1)获奖者跨国迁移呈现迁入极化性化迁出均衡性的特点,少数经济、教育、科研实力强劲的国家是主要迁入目的国,迁入国的空间分布比迁出国分布更集中。诺贝尔奖人才成长视角下的全球迁移网络等级层次明显,仅有少数国家在网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以绝对优势成为迁移网络的核心。(2)获奖者跨国迁移呈现阶段性变化。伴随着科学中心由德国向美国转移,人才迁移网络核心位置也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置换,可见科学家人才跨国迁移方向决定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方向。获得者大规模迁移主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跨国迁移者比例均超过总数的1/3,且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其他国家迁入美国。大量优秀学者的跨国迁入正是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因素,且近20年来美国获奖者外流的趋势并不明显。最后嵌入机制研究,基于“理论—实证—模式总结”的范式,剖析人才跨国迁移以及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格局形成是经济梯度力、科技梯度力、教育梯度力三维作用下推动的结果。在经济梯度力、科技梯度力和教育梯度力推动作用下,人才由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发生迁移。与此同时,人才跨国迁移网络特征又受到语言、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等国家障碍性因素的影响,而地理距离对人才跨国迁移影响较小。(2)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投入水平是对国家诺贝尔奖的产生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需要以滞后性或累积性的角度去辩证考察科学中心的形成机制。具体而言:国家经济发展是科学中心形成的先导;国家科研投入是科学中心形成直接动力;政治稳定与政策扶持是科学中心形成的有力保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是科学中心形重要条件。(3)从时间维度上看,上述要素发生变化时间存在先后顺序,经济发展是科学中心形成的先导,科研投入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是在经济发展前提下逐渐累积提升的,而科学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又可以反哺经济发展。即表现为“经济腾飞→科研投入和教育发展跟进→科学中心形成→科学反哺经济发展”的循环过程。美国和日本作为追赶型后发国家,其科学发展过程均基本遵循了这一成长路径模式。
二、“50年30个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年30个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带入医学课堂——以病理学课程思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带进医学课堂的意义 |
三、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融入课程思政 |
(一)把科研成果里的时代精神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带入医学课堂 |
(二)把诺贝尔奖中的医学人文融入课程思政融入医学课堂 |
1. 学习奉献精神和战胜病魔的信念。 |
2. 学习坚持不懈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3. 学习发现问题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
四、诺贝尔奖进入课堂的意义及中国医学诺贝尔计划的美好憧憬 |
五、结语 |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7)那些年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事件回放] |
[媒体声音1] |
[媒体声音2] |
[媒体声音3] |
【解读】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基于协调度的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现状 |
1.1.2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
1.1.3 中国低碳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与低碳城镇化内涵研究 |
1.2.2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的系统性 |
2.1 系统认识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
2.1.2 环境-经济系统理论 |
2.1.3 协同发展原理 |
2.2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
2.3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相互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模型构建 |
3.1 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局限性 |
3.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3.3 耦合协调度模型应用的计算过程 |
3.3.1 指标体系建立 |
3.3.2 指标权重和系统水平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
4.1 实证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应用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评价结果 |
4.3 应用新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评价结果 |
4.4 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时间演变规律 |
5.1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时间演变规律的研究视角 |
5.2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 |
5.3 城镇化建设-碳排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演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特征 |
6.1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协调阶段的空间分布 |
6.1.1 耦合协调的阶段划分 |
6.1.2 耦合协调阶段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
6.2 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 |
6.2.1 基于全局自相关模型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分析结果 |
6.2.2 基于局部自相关模型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分析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 |
7.1 协调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耦合关系的对策建议 |
7.1.1 中国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耦合作用过程中的问题梳理与分析 |
7.1.2 协调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耦合关系对策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
7.1.3 协调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系统耦合关系的对策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各省市城镇化建设水平计算结果U(V) (1995-2015) |
附表2:各省市碳排放系统水平计算结果U(W) (1995-2015) |
附表3:应用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评价结果D(1995-2015) |
附表4:新定义的参数α*的值 (1995-2015) |
附表5:新定义的参数β*的值 (1995-2015)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进入关键期 |
1.1.2 中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迎来新机遇 |
1.1.3 高层次科学人才成为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 |
1.1.4 中国诺贝尔奖的困惑需要新的视角加以研判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世界科学中心 |
2.1.2 科学精英与诺贝尔奖人才 |
2.1.3 人才跨国迁移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研究 |
2.2.2 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机制研究 |
2.2.3 科学精英成长规律的研究 |
2.2.4 关于科学家跨国迁移的研究 |
2.2.5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研究创新点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与转移理论 |
2.3.2 科学家跨国迁移理论 |
第三章 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时空特征 |
3.1 诺贝尔奖人才的国籍分布特征 |
3.1.1 物理学奖 |
3.1.2 化学奖 |
3.1.3 生理医学奖 |
3.1.4 “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
3.2 诺贝尔奖人才的机构分布特征 |
3.2.1 大学为主导的科研主阵地 |
3.2.2 集中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 |
3.3 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空间轨迹 |
3.3.1 出生地:集中分布在北美、欧洲发达国家 |
3.3.2 教育地:与世界一流高校分布格局高度吻合 |
3.3.3 完成地:高度集聚在美国和欧洲地区 |
3.3.4 获奖地:与成果完成地格局高度耦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 |
4.1 汤浅现象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 |
4.2 基于获奖者国别属性测度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
4.2.1 以成果完成国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
4.2.2 以获奖时工作国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
4.2.3 以获奖者国籍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
4.3 基于不同学科获奖者国别属性测度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
4.3.1 不同国家存在学科偏向性 |
4.3.2 以诺贝尔物理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
4.3.3 以诺贝尔化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
4.3.4 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
4.4 世界科学中心测度结果比较与趋势研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对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 |
5.1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特征 |
5.1.1 整体获奖者迁移统计特征 |
5.1.2 不同成长阶段类型的迁移特征 |
5.2 人才迁移网络的国家角色识别 |
5.2.1 网络构建 |
5.2.2 测度模型 |
5.2.3 网络特征与角色识别 |
5.3 人才跨国迁移对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 |
5.3.1 迁移网络结构演变与世界科学中心体系变迁 |
5.3.2 人才跨国迁移对德国的影响 |
5.3.3 人才跨国迁移对美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科学中心形成机制 |
6.1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的影响机制 |
6.1.1 理论溯源与研究假设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4 回归结果分析 |
6.2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科学中心形成机制 |
6.2.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原因初探 |
6.2.2 影响因素与变量选取 |
6.2.3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4 回归结果分析 |
6.3 世界科学中心的成长路径 |
6.3.1 科学中心形成的条件 |
6.3.2 科学中心形成的“成长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50年30个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科学文化与学术评价——访谈刘忠范院士[J].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带入医学课堂——以病理学课程思政为例[J]. 乌都木丽,胡尔西旦·阿布都米吉提,阿仙姑·哈斯木. 教育教学论坛, 2021(36)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那些年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J]. 戴启江. 中学语文, 2019(29)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基于协调度的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演变研究[D]. 黄雅丽. 重庆大学, 2019(01)
- [10]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D]. 何舜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