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董健,陈江,王乃东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董健,陈江,王乃东

济南医院药剂科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龙胆泻肝汤加减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与阿昔洛韦,观察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更短,各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治疗见效快,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该病毒有亲神经性的特点,因此患者多存在神经疼痛的临床表现,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另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在脊髓神经后跟神经节的神经元内长期潜伏,患者一旦出现抵抗力下降时便可再次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多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见效较慢,不能及时缓解患者痛苦,且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是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的表现,治则清肝胆、利湿热、和气血,龙胆泻肝汤在这一方面效果显著,还有着提高免疫力的效果[1]。我院为观察龙胆泻肝汤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作出相关研究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7.3±3.6)岁;头面部发病7例、腰背部发病19例、腰及下肢发病13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5.9±3.4)岁;头面部发病6例、腰背部发病20例、腰及下肢发病13例。此次研究需排除存在严重其他脏器病变者、近3个月内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以及存在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具体用药方案为: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每日3次,第1天每次200mg,第2天加至每次300mg,第3~7天每次300~400mg,第8天开始加至每次400~600mg,用药周期为2周;阿昔洛韦口服,每日2次,每次0.3g,用药周期为2周。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用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具体用药方案为:龙胆草12g、柴胡12g、黄芩6g、栀子(炒)6g、泽泻12g、关木通6g、车前子(盐炒)6g、当归(酒炒)6g、生地黄12g、川芎9g、炙甘草6g;头面部发病者加牛蒡子、菊花各6g;胸胁部病变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各6g;疼痛明显者加香附、没药各9g、乳香6g。200ml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周期为2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皮疹、疼痛全部消失判定为痊愈;治疗后皮疹干瘪、疼痛明显减轻判定为显效;治疗后皮疹部分干瘪、疼痛有所减轻判定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有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及治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39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39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31/3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疱时间为(3.42±1.03)天、结痂时间为(7.22±1.20)天、止痛时间为(4.17±1.74)天、治愈时间为(9.10±2.43)天;对照组止疱时间为(5.01±2.33)天、结痂时间为(9.26±2.57)天、止痛时间为(6.08±2.45)天、治愈时间为(12.71±4.23)天。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患者一侧胁肋部、腰部及肩背部,少数患者发病于面部,病情严重者可波及半个胸部和腰背部,形成大面积水泡,内有澄清液体,周围有红晕,一旦水泡破溃则渗出分泌物,疼痛难忍。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认为其发病由于肝火妄动、湿热内蕴,外溢于皮肤所致。该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与年老体弱者抵抗力较差有关,且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龙胆泻肝汤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泻肝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临床中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多有报道。方中龙胆草为主药,为苦寒之药,利泻肝胆之火;黄芩、栀子共为辅药,可清肝肺之火、泻三焦之火;泽泻、关木通、车前子利水祛湿,将肝胆之火从尿中排出;当归、生地黄具有养血益肝之效,使邪祛而不伤正;柴胡能够舒畅肝胆之气,并能够引药归于肝经;炙甘草则用以将诸药调和,避免对患者肠胃造成损伤。方中诸药合用,泻中有补、疏中有养,驱邪不伤正、泻火不伤阴[2]。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当归、生地黄对提高患者免疫力具有一定功效。因此,龙胆泻肝汤的应用既符合中医中的辨证施治,又符合现代药理[3]。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及治愈时间更短,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卉蕾.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伴抑郁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03-106.

[2]杨越.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J].甘肃科技,2016,32(12):128-129.

[3]白桦,刘法.龙胆泻肝汤加减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5,10(07):1022-1025.

论文作者:董健,陈江,王乃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董健,陈江,王乃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