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业经营管理的印象与展望_美国工作论文

美国报业经营管理的印象与展望_美国工作论文

美国报纸管理和运作的印象及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透视论文,报纸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此次对美国报业的考察,我们把重点放在报纸新闻业务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上。也就是说,重点了解国外报纸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作,激励采编人员和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为此,我们走访了《洛杉矶时报》、《国际日报》和《侨报》三家报社。

对美报在管理和运作上的印象

《洛杉矶时报》是美国第二大报,全美各大城市都有其分部。该报公关部的汤姆先生为我们介绍,该报的发行总量130万份,最多时每天出报140版。全社共有1000人,其中采编人员400多,编辑40多人,记者300多人。

管理模式:

总裁——部门经理——编辑——记者

总裁负责全面的工作。

部门经理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包括若干版面的协调,一般不处理具体稿件。

编辑权限较大,在管理的环节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具体负责和处理版面上的问题。

记者负责各地新闻的采访,包括文字和摄影。

该报没有专职校对。

运作机制:

该报在运作上是采编分开的,上午在编辑部基本上见不到人,编辑下午上班后开始处理稿件。编辑有4方面的权限:版面策划;决定稿件的取舍及编改校对;决定稿件发在什么位置;考核记者。

在报道上以编辑为中心组织策划版面,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出思路、出点子,指挥记者采访。在稿件的安排和版面的处理上,也由编辑拍板。编辑同时负责版面的编、校。第一版版面设计由编辑完成,其他版面由一般工作人员(招聘小时工Part time)完成。

在工作中,老板对好的专题和稿件予以奖励;如出差错,第一次给予批评警告,第二次解聘。编辑还对记者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以此决定记者的工资。

记者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鼓励记者采写独家新闻,对其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予以重奖。记者工作七八年后,好的可以被提升为编辑。

《国际日报》创刊于1981年,在美国也有较大影响。社庆15周年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为其发了贺信。社长熊斐文为我们介绍了该报的基本情况。报纸每天最少出报44版,周六52~56版,发行量4万份,总社设在洛杉矶,台湾、香港都有分社。

管理模式:

社长——总编——部门经理——编辑——记者

社长负责报社的大政方针以及编辑和记者的奖罚、升级。

总编主持出报的全部工作。

编辑负责具体版面内容的组织处理。

记者负责稿件的采写,记者部主任负责稿件的编改。

运作机制:

在运作上,该报也是采编分开的,社长只管大事,一般不管报道上的事,基本上也不看大样。报道上的事以总编为主。编辑的权力也较大,有4项职责:选稿;作题;组版;校对。在工作中,由编辑直接决定稿件的取舍,编辑负责选稿,但不编改具体的稿件。另外负责稿件标题的制作,负责稿件的校对,版面内容的组织和版式的设计也由编辑负责,五六个小时就可全部下版。记者只负责洛杉矶新闻的采写。

《侨报》1990年创刊于纽约,1994年又相继在旧金山、洛杉矶设立分社。《侨报》的总务与发行经理蒋定栋先生在座谈中为我们介绍了报社的情况。

报纸以中国新闻、中国经济为主要内容,很受美国商人欢迎。

该报共3套内容40多个版,周一至周六出报,周日无报(现在正考虑出)。第一套是纽约新闻(从纽约传来),第二套是洛杉矶新闻,第三套是文学艺术。

该报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日报》类似,但没有副总编,聘有专责校对1人。

运作机制:

在运作上与《国际日报》相仿。总编主持全面工作,总编权限大,决定稿件的用否。

部门经理兼职多,1个人往往兼有几项工作。接待我们的蒋先生就负责管理6方面的工作。

记者按不同的行业分工进行采访,晚上7时交稿,再由编辑进行处理。

对美报异同点的透视

三家报纸在管理和运作上各有不同点,但有两点相同之处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是对采编人员的严格管理,二是激励采编人员的创造性。

《洛杉矶时报》在管理和运作上都是西方报纸的模式,不同于国内的报纸。其主要特点是:管理上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同时也注重精神上的培养。

《洛杉矶时报》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管理上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我们见到有关的规范是厚厚的一本书。同时,由于该报历史悠久,在对人员的管理上更注重一种报社精神和传统的熏陶。报社本身历史传统教育氛围很浓,汤姆先生也着重为我们介绍这些内容。我们在该报看到,从第一代创刊人的事迹资料、塑像,到各个时期摄影技术、印刷设备的演变,以及代表报社各个阶段发展的典型事例,都有图像、实物的陈列。这有利于后人继承和发扬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国际日报》和《侨报》在管理和运作上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同一种模式,都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在机构的设置上又很具有美国社会特点,与国内报纸不同。

这两家报社的共同特点:一是机构精简人员少,二是采取联合办报的形式。

《国际日报》总社编辑部共7个编辑(包括总编,副总编)负责编18~19个版,副总编不脱产,编辑兼校对。采访记者只有6个人,每人每天工作量为2000字的新闻稿,2张新闻图片。5个翻译,负责摘译美联社、路透社等的新闻。

《侨报》编辑部共有7个编辑(包括总编和翻译)负责8块当地新闻版面的编辑任务,总编也编稿。有4名记者负责为8块版面提供稿件,每天必须完成3000字的新闻稿件任务,晚上7点准时交稿。

两家报社对采编人员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必须胜任工作,否则就被解雇。

这两家华文报都采取联合办报的形式。《国际日报》每天40到50多个版,在洛杉矶的总部只负责18个版,其他内容都是购买。总部负责摘译美联社、路透社新闻,台湾、香港分社负责台港新闻。该报还同时与中国的吉林、贵州、黑龙江、福建、广西等10个省联合办专版,由这些省提供专版(主要介绍经济信息)内容。

标签:;  

美国报业经营管理的印象与展望_美国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