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用电检查工作是保证电力企业资金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中可以发现,窃电行为较为常见,并且对用电检查工作的质量带来直接影响。面临这种发展状况,用电企业必须加强对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视,并且对用电检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防窃电措施,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文中在针对窃电行为进行探讨之后,又对用电检查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防窃电对策。
关键词:用电检查;防窃电;新形式
引言:
电力能源一直是作为人们工作和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由于社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这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窃电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一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窃电行为大量发生,对电力企业的供电稳定性形成造大威胁,同时制约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加大对用电检验工作的重视,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用电检查中的窃电行为
窃电行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制约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状况,属于一种非法窃电的违法行为。在对以往的窃电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非法分子所采用的主要窃电方式有:在特定的供电线路或者个供电设备中私自连接线路,这些线路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并不会在电表中进行显示,进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利用用电充值卡或者窃电装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进行随意使用,造成电力系统的大规模电量流失,这必定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带来影响;随意破坏电能表。一些不法分子采取私自拆卸电能表的方式,对其中的计量标准进行更改,导致电能表中的显示数据与实际用电量不符,对用电费用的收取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上述行为均是不法分子窃电过程中所使用的常见方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较为突出。要想改善这种发展局面,就必须加大对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视,总结以往的非法窃电行为,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预防窃电行为的发生。
二、新形势下用电检查工作及防窃电存在问题
1、用电检查工作内容
用电检查工作的主要作用为,采取相应的手段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监督用电行为,确保供电系统的供电秩序,从而达到安全供电的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度,实行特定的设备、装置检查工作,对于各个用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用电合理性。主要可以针对自动化设备和计量设备进行检测,使其能够真实反馈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实际用电信息。对于用电客户群体来说,不同的用电客户群体存在不同的用电需求。为此,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也需要依据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对其实行动态监督与调整,从而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用电检查流程图
2、用电检查防窃电中的问题
(1)窃电现象较多,且难发现
电力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针对用电检查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且针对窃电行为的预防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防窃电技术手段更新的同时,窃电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更新,面临层出不穷的窃电行为,用电检查人员需要面临较为繁杂的工作内容。在近几年,窃电行为已经不局限于个体用户的行为,已经成为电力大用户控制经济成本的重要手段,这种普遍存在的窃电现象无疑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由于电表数据与实际用电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还会对供电线路带来较大的用电压力,造成多种线损问题,对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威胁。某供电企业在发现线损问题较为严重之后,对辖区内的用户进行突击用电检查,发现辖区内的多个用户存在采用变压器更改用电计量方式的手段,来获取电能供应的现象,这些用电企业所采用的窃电技术较为隐密,对用电检查工作带来较大困扰。
(2)窃电证据难保证
在近几年,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我国的供电企业自动化水平以及现代化水平也取得了全面的进展。远程抄表作业就是供电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这种远程抄表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投入,还可以有效提升抄表效率。然而,这种技术手段的实行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窃电行为的发生率也在逐步提升。各种高新技术也为窃电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多种先进设备的应用为用电检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从当前的窃电行为来看,普遍存在隐秘性的特点,在窃电现场很难发现窃电证据,用电检查人员只能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和资料检查的方式才能确定窃电行为的存在。然而,由于证据不足很难给予不法分子相应的惩罚,这对于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大影响。
(3)没有形成规范的检查程序
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流程作为参考,致使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与及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提供可能。
(4)用电检查与防窃电技术落后
我国供电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用电检查工作缺乏重视的现象。没有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对于用电检查人员素质进行提升,且用电检查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并不能应对当前窃电行为大量发生的问题,致使电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另外,对于防窃电设备的投入力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防窃电技术设备没有进行有效更新,致使其自身防窃电作用无法有效发挥,这些均会导致用电检查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和防窃电技术落后的现象。
三、用电检查中防窃电对策探讨
1、配置高压计量箱
为了达到防窃电行为的目的,可以通过更换高压计量箱的方式,对窃电行为进行避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电能表以及电流箱外部设置铅封,从而避免不法分子对电能表等设备进行拆卸或者更改。电力企业还需要与用电客户签订协议,协议内容中明确指出不得存在破坏计量箱以及更换设备的现象,对于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从而提升用电企业的防窃电能力。
2、配置低压计量设备
一些落后、闭塞的配电电压器,为了保护其安全,防范非法破坏,供电企业则应该配设低压计量器,利用低压计量器来计量并监督非法窃电现象,具体方法为链接电缆、封锁变压器低压接线柱,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防窃电管理,预防非法窃电现象的出现。
3、科学规范低压线路的架设
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低压线路的有效架设还可以起到减少窃电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低压线路架设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执行,并且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避免线路中出现交叉的现象。同时,要求进户线不得穿过建筑墙体,对各个线路的走向进行明确规范。
4、智能化三相四线电表的应用
(1)欠压法
针对于非法窃电的常见方法:虚接电压线圈、扰动二次回路接线端、串联电阻分压、私自切断一次或二次回路。窃电策略:通过设置失压与欠压「〕限电压,当发现电压值较低,在所设定的门限电压以下,且该相依然有电流通过时,意味着此相出现了窃电现象。
(2)欠流法
常见的窃电方式:短接电流圈接线端口,切断电流线圈接线,对一、二次回路实施短路操作等。防窃电:围绕发生短路、断路的特殊线路,对其线圈的运转状况进行动态地监测,线圈出现异常问题时,就意味着发生窃电,系统能自动记录此窃电行为。
(3)移相法
具体包括防电压与防电流移相窃电法,具体的防窃电原理:如果电能表电压回路出现错接线,则意味着:三相电压相序有所调整或者相邻相序间夹角偏离120。或者这两大条件都未达标,出现其中某一问题,意味着窃电。
结语:窃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用电检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要想有效预防窃电行为,就必须提升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对防窃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从而达到提升防窃电技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建勇.新形势下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00143-00143;
[2]王兆营,杨斌.浅谈用电新形势下的防窃电措施[J].新商务周刊,2016(7).
论文作者:庄习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窃电论文; 工作论文; 不法分子论文; 现象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低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