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初探论文_杜孝伟

浅析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初探论文_杜孝伟

(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广安 638015)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其课程性质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思考如何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探索、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自然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经过长期探索、深入思考,我认为构建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新课程的鲜明特色。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光靠某一学科是不行的,必然需要各门学科的协调作用,而历史教育却有其独特功能: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养分;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陶冶炽热的爱国情操。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已被实践证明,历史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历史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作为灵魂,使学生在历史教育中能潜移默化地把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二、重视历史学科特点:

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要重视历史学科的下列特点:

(1)既往性:这是历史知识存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只能间接认识,无法直接体验。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直观的教学作用,用各种手段营造已经过去的历史情景。

(2)多样性:这是历史知识涉及范围方面的特点。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上下古今,涉及世界各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的内容。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发展性:这是历史发展趋势方面的特点。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继承、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过程,更要使他们掌握史学的基本理论。

(4)因果性:这是历史现象之间关系方面的特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历史课堂教学应揭示它们之间的必然性、规律性,培养学生适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的能力。

(5)交融性:这是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历史是研究各国、各民族、各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历史课堂教学应十分重视以历史为依据的各学科之间的多种形式的渗透、交融活动,重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多纬度,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创新能力。

三、体现五大转变:

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风格、特点、程序和步骤不尽相同。但是,受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目标的制约,其主导思想和构建原则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从内涵到外延发生了巨变,重点体现在以下五大转变:

(1)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把致死后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力中心”应作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志。历史学科的能力存在着多种分类,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为判断鉴别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化,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化的核心环节。

(2)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知识。教师的会教演化成学生的会学,教师的教会演化为学生的学会。总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的重要目的。

(3)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去探寻知识,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结论,学生来背诵结论。学生在探寻中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掌握知识,更发展了能力。

(4)从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为多渠道、开放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应体现四结合“教师讲述与学生自学、讨论想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能多渠道、主体型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师通过开放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师生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建立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5)从传统的教学手段转变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发展的优势,运用现代电化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等设施,使学生能迅速、准确地获取知识、减轻记忆负担,开拓思维空间,激发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效益。实施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是新模式的重要特征。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遇到重重困难与阻力。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作为教师,不管是主动创造还是被动实施,都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洪流而进。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一定能构建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作者:杜孝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析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初探论文_杜孝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