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论文_张秀娥

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论文_张秀娥

张秀娥(东阿县实验中学 山东 东阿 252201)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07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是促进学生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在地理学科中充分发挥好小组合作的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比如: 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性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明确任务,突出合作学习主体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课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让小组活动时有充分的材料可以运用。例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谚语和诗句,这样课堂上小组讨论时能够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因为课下做足了功课,课堂上小组交流时能够大胆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时,同学们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原因时,可以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这样学生讨论时有充分的资料可以参考,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如讲述《世界的聚落》时,设计一个“我来做设计师”的活动,每个小组按照抽签的方式在热带雨林、内蒙古大草原、北极地区、西亚的沙漠、华北平原等地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建造合适的房子,小组成员自己准备建筑材料,最后成果展示并讲解建造原理。任务分配清晰后,老师要不停的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观察哪个小组选材更合理、所建房屋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就地取材等。最后和学生代表共同选出优秀作品,并加以表扬和奖励。

四、健全评价体系

评价分为: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等。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逐步过渡,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尤为有效。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方法,在诸多的学习模式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但要发挥其优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进、优化!

论文作者:张秀娥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论文_张秀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