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治国
(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江苏淮安223002)
摘要:配网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的控制配电线路上的运行故障,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落实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从而推动配电线路运行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运行维护
前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在配电运行的过程中,运行的质量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供电的质量。在配电网中,包含了多种电力设备,在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时,可以保证配电网更好的运行。为了有效解决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频发问题,应该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配电网故障的基本规律,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概述
10KV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的部分,10KV配电网已成为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最终体现。随着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电力输配电网架结构日趋合理。在电力系统不断的发展完善中,配电线路运行工况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配电线路的覆盖区域相对较为广泛,使得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就技术及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难点,配电线路的宽度、高度及档距等参数的提升非常显著,使得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及绕击的可能性也增加显著,这使得防雷技术成为现代化的配电线路在开展运行维护及管理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大难点;就位于湿线性场所中的配电线路,常常会遭遇到塔架的基础被损坏、基面出现不平整及地面下陷等多种情况,此时如果再遭受到突发性的大雨或者是河流等的冲刷,极有可能导致防沉土的下陷,最终导致散水坡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给配电线路的运行埋藏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使得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增加显著,这给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均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2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设施的重要结构之一,也是较为常见的供电设备。10KV 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有: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断路(断线)、倒杆等。根据我国农网配电线路运行统计,单相接地故障要占总故障的70%以上,造成10KV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有很多,归纳来说主要有气候的原因、线路通道原因、交跨原因、绝缘原因、外力破坏等原因。从多年的运行来看,发生单相接地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由于线路通道较差,树枝、毛竹等由于大风或大雪碰到线路,引起单相接地。由于外力破坏(如放炮、农民砍树、超高的车辆)造成单相线路断落在地上或横担上,造成线路单相接地。由于与其他线路(主要是通讯线路)交叉跨越距离不够,在夏季或重负荷的时候线路驰度下降引起线路的单相接地。由于雷击或其他原因造成绝缘部件(如悬瓶、棒瓶)和电气设备单相击穿造成单相接地。
3提高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3.1建设双电源点供电网架,形成配网的环网连接
确立电网改造和建设目标,使每个变电所保证有两个电源点供电。部分变电所之间形成环网形式,增加了变电所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在配网改造和电网建设过程中,逐步增加线路分段开关,增多联络线路回数,加强配网的互联互供能力,缩小故障及检修时的停电范围,增加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进一步使不同开关站(变电所)连接的10KV干线末端通过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形成环网结构,同时在每一条主线中间用真空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分段,以缩小故障及检修时的停电范围,从不同公用变出来的两条低压主干线末端,也通过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联接,使低压线路也连成环网结构。
3.2提高10KV线路抗雷击的措施
如采用瓷横担代替针式瓷瓶,针式瓷瓶改用瓷横担后,雷击次数会明显减少,只不过瓷横担的机械性能差,对于大档距、大导线线路不适用。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市区内使用电缆线路也要增加。在有电缆线段的架空线路,将避雷器装在电缆斗附件,为防止电缆芯线对外皮放电,将接地引线和电缆的金属外皮共接地,电缆另一端的外皮也应接地。如果是架空线路的中间有一段电缆时,则应该在电缆两端装设避雷器。对于经常处于开路运行,又经常带电的柱上开关而言,它相当于线路的终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开关的某一侧落雷时,由于雷电波的反射叠加作用,使雷电压升高一倍,对开关的危害很大。为此,在开关的两侧要安装防雷装置,并将接地线与开关的外壳相联接。
3.3防大风事故措施
(1)对10KV线路杆塔应定期进行检查,制定完善的检查制度,对不够牢固的杆塔及时加固基础或增加拉线。新立杆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适当提高最大设计风速,可按30m/s最大风速设计。
3.4防社会因素造成的事故措施
(1)为杜绝或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可以在交通道路边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建议采用醇酸反光漆,红白颜色相间,各2道,色带高度为20cm即可。
(2)广泛宣传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诠释破坏电力设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肇事者应承担的责任;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增加开挖施工工地巡视的次数。
(3)加大导线与绿化树木的距离,有条件的采取电缆敷设;对种植场的绿化树木,规划线路走廊时,应尽量避开较高树型的植物带,导线可选用绝缘导线。
3.5防配网内在因素造成的事故措施
(1)对于重载配网馈线和公用台区,随时进行负荷监测。对最高负荷电流超过300A的馈线采取预警制度;公用变压器最高负荷率超过85%的,亦采取预警制度转接负荷,必要时加装低压综合监测仪或多功能电子表进行负荷监测。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
(2)配网设备加大改造力度,对于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阀式避雷器、针式绝缘子、高损配变、高低压配电柜、配电柜可选用HXGN15型及以上SF6系列;低压开关柜可选用GGD2以上系列;并沟线夹等早期投运的残旧设备,应选用技术参数高的现行产品。根据运行经验,综合造价因素,柱上开关可选用零气压的VSP5型SF6负荷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可选用(H)RW11-12型;配变可选用低能耗的S11系列。
3.6采取综合措施,认真解决污闪问题
10KV配电网安全可靠的关键是解决闪络诱发相间短路及过电压烧毁设备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求得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10KV开关室的支持绝缘子、穿墙套管、刀闸支柱瓷瓶、连杆瓶等,可以加装防污罩。对于母排,可以加装绝缘热缩管,根据部分地区的运行实践证明,这不仅提高了防污能力,而且还防止小动物造成短路。另外,在变电站的10KV开关室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来防止污闪问题。如在10KV开关室安装吸湿器以降低空气的湿度,破坏污闪的条件;贯彻“逢停必扫、扫必干净”的原则,以最小的投入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
4加强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
(1)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对于高耗能配变等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逐步淘汰。
(2)配电线路上主干、分支线加装柱上真空开关,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
(3)在变电所中压架空出线第一基杆塔处,在10KV出线或过渡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连接处,在线路分段开关的负荷侧,在支线、用户开关和支线熔断器处安装故障显示器,发生故障时,缩短故障查找时间。
(4)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严把设计与施工质量,提高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提高配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5)积极开展负荷监测、远红外测温等预防性测试工作。特别是负荷高峰期,密切注意馈线、配变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负荷平衡,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
(6)做好线路设备的运行巡视工作,建立详细巡视记录,对查出的缺陷,按轻重缓急安排逐步消除。对设备易发热的部位编号建档,落实管理责任,并根据季节性特点做好设备易发事故的预防工作,在汛(暑)期全力做好设备防汛、防线路交叉跨越事故措施的落实工作。
(7)加强用户用电安全检查工作。用电检查人员及时做好用户用电安全检查工作,能够发现用户危及用电安全隐患,对于出现的问题应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及时跟踪予以解决,杜绝因用户设备问题造成线路跳闸,殃及其它用户供电安全。
5结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相连接的重要环节,其线路长而面积广、运行复杂、环境多变等特点影响着它的运行安全。因此对配电线路的安全机制进行研究,就需要针对配电线路的主要事故故障原因、影响、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在问题中创新的模式对配电线路的安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对配电线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杨丽媛.浅析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03)
[2]曲林.浅析配电运行中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技巧[J].科技与企业,2015(19)
[3]唐韶雄.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0(36)
论文作者:戴治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线路论文; 单相论文; 负荷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杆塔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