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温和、变革_物理论文

和平、温和、变革_物理论文

平和、适中、求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中论文,平和论文,求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卷物理试题(以下简称“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在题型结构、呈现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均保持了往年全国卷的风格,试题难度适中,易、中、难题比例合适,其中简单题起点低。试题采用考生熟悉的物理情境和物理语言,没有故意设置的障碍,也没有繁、难、偏、怪因素,考生可以用自身熟悉的思维方式思考,整份物理试题给人以“平和”感。不过,试题在过程分析上加入了易错点,稳中求变的意味浓厚(“识记”“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能力考查中均体现求变思路),考生若不灵活应变,只按惯常思维解题,极易出错。

      一、物理试题内容综述

      1.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试题总体平稳,选择题整体难度比往年略有下降;实验题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对考生的基础素养要求较高;计算大题设问层次分明,计算量增大;选考题情境新颖,是一大亮点。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的起点都较低,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具有较明显的选拔效果。此外,试题拓宽难度分布范围,对大部分层次的考生进行了有效的区分。试题延续了去年全国卷的命题思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视对物理概念的考查,考生须在对物理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调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对物理模型作合理分析后方可答题,这也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

      2.选材新颖,贴近生活

      试题注重将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与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关注现代科技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物理、生活和社会三者的有机融合。如第17题的三颗同步卫星通信问题,第23题的热敏报警系统设计,第35题的喷泉与玩具的问题,这些试题情境自然而贴近生活,设问新颖巧妙、科学合理、不偏不怪,有利于考生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也有利于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摒弃题海训练,回归重视物理思维过程、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正确轨道。

      3.注重基础,回归原理

      试题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考生只需掌握基本方法,面对大部分题目都能找到解题思路。选择题中,既有定性判断,也有定量计算,不过都是以考查基础为主。如第14题考电容器问题,第15题考变压器原理,第21题考车辆追及问题。虽然有几题情境较新颖(如第17、20题),但考查的还是对物理基本原理的运用。

      4.突出思考,重视应用

      试题在考查考生双基的同时,也对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运算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实验题、计算题的设计,从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其中实验题第23题、计算题第25题和选考题第35题都属于高阶思维能力题,解答它们,考生除了要有基础知识,还要会建模、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卷物理部分整体结构保持稳定,突出考查力学和电磁学部分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卷的总体分布来看,力学部分知识仍旧为重头戏,其中,能量、动量模块所占的分值有所提高,打破了以往力与运动模块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需要给来年高三的学生提个醒:复习阶段不必去猜题,而应深入钻研考纲中的每个考点,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物理试题特征分析

      1.选择题:构思精巧,稳中求变

      选择题部分仍然是从第14题到第21题,共8道,但今年的选择题是4单4多(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而去年全国卷为5单3多。8道选择题主要考查高中物理重点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运算和基本能力,其中力学选择题4道,电磁学选择题4道,且电学试题相对靠前,这对考生的变通能力、适应能力、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试题顺序安排上,物理部分把电学试题放在前、力学试题置于后,但是在难度安排上很讲究。如第一题(第14题)选择题,与电容器的基本计算、电容器动态分析相关;第二题(第15题)和第三题(第16题)选择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质谱仪,变压器。前3道题均从考生较为熟悉的模型出发,考查考生对基本公式的推导、变形能力,难度适中,风格平和,降低了考生的应试紧张度,有利于提高考生理综卷整体得分率。第四题(第17题)出现卫星运行规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难度有所提升,因为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做出最小周期时的卫星空间关系图,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部分考生在此会遇到麻烦。经过第四题难度拔高后,试题又回归考生熟悉的轨道,从第五道(第18题)开始的多项选择,考查考生熟悉的力和运动关系、加速度定义、牛顿运动定律基本概念,而最后一道(第21题)选择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含追及相遇问题,可以说是近几年难度最低的压轴选择题,所以,8道选择题做下来,考生总体感觉平和、适中。总之,选择题言简意赅、构思精巧、设问视角独特,虽然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对物理过程中的特定状态分析要求较高,能力考查意味浓厚,求变思路贯穿始终。

      2.实验题:重视原理,突出能力

      实验题的构成,仍为一道力学实验题(5分)和一道电学实验题(10分)。力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原理、过程、误差和数据处理,选择了考生最为擅长的利用运动学公式推论处理纸带问题,试题出发点仍是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有利考生及时回顾实验知识,很快进入实验题解题状态,进而提高得分率。而电学实验题则考查简单的实验设计,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要求、试题提供的参数,分析基本原理,进行相关计算,选择相关器材,完成实验电路的组合。电学实验题的难点在于:获取题中信息并转化为解题所需条件,理解电路设计原理,理解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意义,突破等效替代思路。相比力学实验题,电学实验题灵活度明显拔高,符合试题求变思路。

      3.计算题:立足重点,综合分析

      计算题命题大方向不变,第2道大题由原来的运动方面的问题变为动量、能量问题。计算题的构成仍为第24题电学计算题(14分)和第25题力学计算题(18分)。第24题主要考查物体平衡、电磁感应,由于“斜面上连接体受力分析问题”在高考总复习中一般都会被当做重点模型反复训练,试题当中考查的注意点,也是一线教师在课堂当中经常强调的点,所以考生入题会较快,解题准确率也会比较高。而第25题主要考查运动和力、曲线运动、功和能,分三步层层拔高进行设问:第一问求斜面上物块到达某一位置速度,属于必修一当中典型的已知受力求运动,只要考生理综考试时间分配合理,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可以很快求解;第二问主要考查功能关系,要求考生准确算出重力做功、摩擦力做功、弹簧弹力做功,结合动能定理解题,虽然难度上有所拔高,但是只要时间允许,相当部分的考生仍可突破;最后一问,除了熟悉功能转换关系外,考生还要有过硬的几何功底,两块知识缺一不可,选拔意味较浓,符合压轴大题一贯的增强区分度的特点,使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总之,两道计算题均考重点知识,且均考查多对象、多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计算题的亮点——分层设问、平和、适中,有效搭建了思维的台阶,让有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均可参与答题,这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4.选考题: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3道选考题分别来自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共15分。3道选考题中的第一小题都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第二小题考查计算,分别结合水中气泡的上升、光的反射和折射、喷泉,突出了课标重点要求的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现象及其成因、解释,向师生传达“问题的解答需要生活常识、物理知识、物理过程理解的三方支持”。

      三、教学思考

      试题对“考试大纲”所列核心知识点做出了很好的回应,覆盖、分布合理,其中匀变速运动、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功和能、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压器等高中物理教学核心内容在试卷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这提醒我们,要依据高中物理学科核心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拓展性地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试题强调联系社会、生活、科技,如第15、17、21、23题等,均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高中课标理念。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在试卷中有完整的体现,详见第15、17题,这两道题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引导师生关注高科技,关注前沿物理。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又要“努力呈现物理知识学有所用”。

      试题呈现出浓浓的“物理味”,对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不同认知层次的考查比例恰当,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与考试的性质、考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对部分试题(如第24、25题),命题者精心设计考查角度、设问梯度,这使得物理部分的区分度大为提升。今后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予以充分的关注,摒弃“以练代学”的模式,紧扣课标,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靠谱。

      整体上看,试题在考查考生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考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如第14、15、17、20题,考查了考生根据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第21题,考查了考生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第18、19、25题,考查了考生对物理过程中的多种可能进行讨论、分析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6年是福建省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也是我们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步伐的关键一年,从今年全国Ⅰ卷命题来看,高考正在坚定不移地向着“为学生减负”的高考改革大方向前进。就物理学科而言,誓要摆脱机械化的题海训练,脱离死板的模型记忆,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知识的迁移,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中所接触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利用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提升,对今后中学物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标签:;  ;  ;  ;  

和平、温和、变革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