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出铝车在道路运输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为最大限度控制风险,避免由于铝液运输导致的各类事故的发生,对出铝车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果。
关键词:铝液运输;安全管理;本质安全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专用汽车将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国铝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及世界能源的日渐减少和人民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得铝业等金属类企业开始对环保、节能类运输专用车产生较大的需求。现有一些中小铝企业转运铝水等液态金属,仍然是将铝水等液态金属浇铸成一定形状的毛坯件,依赖人工和普通运输车辆,运送到浇注车间,然后再二次熔化毛坯件成液体金属,生产效率低,浪费能源、二次污染严重。目前国内还没有研制出成熟的高温铝液专用车,电解铝行业均使用改装的双桥自卸车运输高温铝液。出铝车经常在厂区道路或市政道路上行驶,为市政道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1 出铝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出铝车为非标车辆(超长、超宽、超高),尤其在市政道路行驶时容易与市政客运、货运车辆发生刮擦、碰撞,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属重大危险源点。2007年 8 月 19 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属的铝母线铸造分厂发生运输铝液外溢爆炸的重大事故,造成 16人死亡、59 人受伤(其中 13 人重伤),初步估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665 万元。针对此种情况,本公司创新管理,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以保证出铝车受控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现有的控制措施
2.1 边梁承重式的车架结构
现有液态金属包运输车型通常把液态金属包放在挂车上后总高达到 5.4m,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承载而较高,车辆重心较高,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较低。尤其是对于这种运输高温危险物品的货运车辆来说,降低车辆重心显得就特别重要,为了保证液态金属包足够的承重能力,提高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我公司出铝车采用边梁重的车架结构,以降低整个铝水包车及其上的铝水包的重心位置,可使包体的安装高度降低 500㎜左右,增强整车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边梁承重式的车架结构克服了现有液态金属包运输只有两根纵梁承载液态金属包的集中载荷的缺陷,将液态金属包的集中载荷分散到车架的前部、后部纵梁及左右边梁上,使车架的受力更加均匀化、合理化,延长了整车的适用寿命。
2.2 高强度钢材料的应用
有资料显示:自重减轻 10%,能源消耗将降低6%~8%。轻量化成为当今专用车行业的一个主旋律。现有的承载液体金属包集中载荷用的车架材料材质大多为 20# 钢和 16Mn,如果采用这两种材质做车架,由于所用材质的性能普通,并根据质量利用率法则,车架的重量就比较笨重。本公司出铝车采用 HG70 高强度钢并配以先进的焊接工艺,大大降低了整车重量,有效解决了自重过大的问题,在保证整车性能稳定可靠等前提下提高整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保证了车辆运营的经济性。
通过对车体本身的设计要求,有效地提升了出铝车运行的安全性能,但由于我公司出铝车属于非标车辆,不能完全避免由于超长、超宽、超高而带来的风险,为此,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控制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改进实施的控制措施与做法
1)组织各科室、作业区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及班组长修订并完善了《出铝车驾驶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铝液运输安全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进一步规范了驾驶员操作行为,杜绝了驾驶员随意操作的现象。
2)在出铝车顶部及尾部各加装两个闪光报警器和 “高温危险”的反光警示标志(如图 1、2 所示),为使车辆在行驶中向前、后方车辆发出警示,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让,保持安全距离。
3)根据生产的需要,出铝车为24h连续运行,铝液抬包外表温度高达100℃左右,在夏天会更高,出铝车轮胎在高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爆胎事故,一旦发生爆胎,将有可能造成铝液外溢、烧损车辆以及烧毁路面并引发火灾等。为防止此类风险发生,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1)在出铝车车厢与轮胎之间加装隔热防护板;(2)给出铝车轮胎充装氮气;(3)加强日常对轮胎的点检和及时更换等。
4)为防止出铝车在行进中发生高温铝液泄漏而导致火灾事故:(1)建立严格的铝液抬包满包后的封口标准和质量要求,并明确安全验包责任人及其责任;(2)在出铝车上配备大规格灭火器(如图 3所示)、防火锹(如图 4 所示)及沙箱(如图 5 所示),便于驾驶员自救的同时避免事故扩大;(3)在出铝车车厢前部抬包出铝口处设置沙箱,便于这些地方出现少量的铝液外溢时,直接进入沙箱里等。
结语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本公司高温铝液运输车辆在铝液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运送铝液外溢风险在受控状态,采取新的安全措施后未发生过一起类似事故。
参考文献:
[1]苏松.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安全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2010(9):15-16.
[2]于学红.实施系统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由广州空港快线运输有限公司谈安全管理[J].空运商务,2007,7(14):95-97.
[3]陈国海,陈水根.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经营管理者,2009,4(8):43-47.
[4]司云涛.“雁阵”文化成就安全突破[J].中国石油石化,2011(8):19-24.
[5]陈巍巍.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员工安全素质[J].中国煤炭工业,2009,6(8):53-57.
论文作者:潘琦,吴佳燕,陆谊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车架论文; 车辆论文; 液态论文; 金属论文; 高温论文; 措施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