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高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好坏会对整个施工项目造成直接影响,那么就需要给予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有效手段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施工企业
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动态控制质量,并以事前预防为辅助的管理手段,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以及事后验收。严格按照数据执行操作且以书面依据作为参考,从提前预防以及预控的视角发现问题,并动态控制关键部位的工序。在施工管理当中严格控制关键部位的质量,将施工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落实到位,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
1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
1.1材料问题
工程的开展离不开施工材料,同样,材料质量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若是没有良好管理,那么就会因其质量问题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浪费,同时还可能延长施工工期,在具体施工当中,下面是普遍存在的因材料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其一,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没有严把质量关。材料进场时,未按照规范对材料采取三检查,且未严格验收水泥、钢筋的生产质量合格证以及标号等,且未按照现场试验检测的手段检验水泥性能以及等级强度,进而使得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不利于之后的施工。其二是没有落实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且未严格执行材料领取、保管以及回收制度,造成材料管理工作杂乱无章,若是未根据类别进行保管,尤其是没有做好材料的防腐蚀以及防雨水等方面,那么钢筋等材料就会发生大量锈蚀现象以及发生水泥结块等情况,如此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三是没有良好管理工程的成品以及半成品。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因没有合理安排加之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那么就容易导致因工种不同而出现互相影响破坏的问题,例如下一道工序会影响上到工序的施工,不同专业之间也相互影响施工。
1.2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其一是管理模式过于陈旧且未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普遍都是事后质量管理而没有重视事前以及事中质量管理,一般都是出现问题之后才想着解决,那么就很难及时地发现施工质量存在的隐患,进而很难控制已产生的损失。其二是没有控制好关键的工序,对施工当中的隐蔽工程、薄弱环节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没有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且监控工作不够严谨,进而造成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其三是全员质量管理模式没有健全。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当中,一般是通过少部分人员以及少部分部门的专职管理进行的,并没有成立全员化的质量管理模式,那么就导致很难将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激发出来,如此还更难获取它们的支持。
2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对策
2.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应先明确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有无有关施工技术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并设置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于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认真分析施工方案以及组织设计的可行度。按照工程自身特点明确质量标准以及目标,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清楚自身的职责,建立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标准化进行。
2.2做好事前预防
2.2.1严格管理与检查工程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质量
应在组织管理、人员分配、检测方式等多个方面强化管理,了解材料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对水泥、钢筋、碎石等原材料在进场之前要做好“双控”工作,对于未检验或是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可应用于工程当中,对于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尽快清离施工现场。例如确定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需要通过目测与检测二者结合的形式,先检查焊接的外观,在试验随机抽取的焊接试件,只有满足标准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从混凝土用量大的工程上而言,在材料质量要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且对计量工具进行校核,若是不满足标准规范那么就需要立即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强化质量意识
项目部应举行包含相关施工组长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会议,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当中所有工序都需要进行“三检”制,公司质量部门以及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都需要采取检查、巡视以及随机抽查等方法于施工现场中,从而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问题。
2.3严控隐蔽工程的验收
对于出现的质量隐患需要尽快提出整改措施并执行,在验收隐蔽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自检合格,通过专职质量员审核,完成验收表之后交由监理,之后通过监理人员安排质量负责人展开验收工作。现场检查过程当中对于出现的问题需尽快给予书面通知,不可通过口头传达,等到问题解决之后再复检,直到达标。
2.4动态控制
通常来说,施工当中的管理人员往往只在施工现场走过场巡视,验收过程不够严谨,且没有认真检查有无按照规范以及图纸等标准展开施工。那么就会导致发生一些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返工。那么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将静态检查转变为动态控制。对所有参与到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做好“五勤”:手勤。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善于记录,处理的问题也要记录下来;眼勤。应经常进入到施工现场查看施工状态,常研究施工图纸,并熟悉设计当中的重点部位;腿勤。要常去施工现场;口勤。常常提醒易产生施工质量隐患的位置;脑勤。了解图纸并想出科学可行的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通过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在解决问题时应准确且果断,工作当中应该细致且细心地处理问题,做到任何事情都踏踏实实完成不投机取巧,且认真检查,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具体处理,不可推脱责任。对于重点部位以及特殊工艺要求的位置,需要全天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尽快采取有效解决对策。
2.4.1抓住重点
对工程当中的重点位置,例如悬挑结构、框架梁柱结构、偏轴线以及结构错层标高等位置,需要严格检查,并根据施工设计要求以及规范严格施工和验收。项目部需要做好各个工序的交接工作,防止各种工种以及各道工序在交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从而给下道工序造成影响。
2.4.2加强检查
巡视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实地判断并测量,例如检查标高误差以及轴线、钢筋绑扎根数是否适当、砼浇筑之后是否存在孔洞及蜂窝问题等。通过书面的方式传达给班组整改,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可敷衍了事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
2.5事后验收
完成分项、分部工程或者单项工程之后,需要根据对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方法以及标准,验收全部完工的工程,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尽快发出整改通知书并尽快给予处理对策,那么能够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不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从而能够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现场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需要将以上几个步骤的内容做到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管理,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同时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 结语
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合格的质量管理工作支持,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质量意识,积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改革陈旧的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另外还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并组织一支专业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安排它们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进一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给施工质量提供良好保障,从而推动施工企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维华,谭玉兰.浅谈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特钢技术,2005,03:35-37
[2]李宏涛.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07:71.
[3]张存斌,裴畅荣.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2,32:253-254.
[4]韩建华.浅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336-337.
[5]潘宇峰.浅谈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4).
论文作者:黄继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