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文/郑 玲 周亚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提要] 随着特色产业集群的完善,衍生出特色小镇发展新模式。基于衢州市原有产业基础的影响,旅游业在全市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引导特色小镇特色化发展,切实推动衢州地区经济发展,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本文以旅游业为研究实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本市个性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在研究结果分析上采用多边形图示法,并提出在构建该评价体系中的困境,基于所提出的困境探究改进措施。

关键词: 特色小镇;绩效评价;多边形图示法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为引导特色小镇特色化发展,切实推动衢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我市特色小镇的建设实践,如何确保顶层设计的政策效果,如何评价小镇建设的具体成效,探索设计个性化的绩效评价体系显得较为迫切。

一、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表1 旅游类特色小镇评价体系基本框架一览表

(一)产业区位理论。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产业区位理论强调以经济和活动为主体的区位,各项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包括经营活动与公共活动、个人活动等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相同大小的产业区位视角下,投资者更愿意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故而,学者们普遍定义区位理论即为人类活动与该空间的关联度。

(二)特色经济发展。随着产业特色集群发展的政策,我国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产业园区、特色化镇陆续拔地而起,并且也不断的随着建设的推进优化新的运营模式,衍生出更多具有特色化的发展特色和方向。而特色小镇是基于供给侧改革下的衍生品,主要定位于区域特色产业,将特色产业、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相挂钩,推动经济、文化、生活的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本区域的特有风貌,政府作为政策运行的主导者,参与到整个特色小镇的建设、管理等项目中。

②记m 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值,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b的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 的大小.

二、衢州市特色小镇创建与投资现状

(一)衢州特色小镇创建情况。2015年以来,在浙江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7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我市共有5家特色小镇入围,其中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和龙游红木小镇等3个小镇为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从特色产业的定位来看,在全市27个特色小镇中,旅游产业11个,占比40.74%;健康产业6个,占比22.22%;环保产业6个,占比22.22%;信息经济3个,占比11.11%;时尚产业1个,占比3.71%。而从5家省级创建特色小镇来看,旅游产业3个,占比高达60%。上述分析结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衢州市原有产业基础的影响,旅游业在我市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护士对器官捐献态度得分为因变量,护士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文化程度、职称、月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界定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职称、有无子女、文化程度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见表4)。

三、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特色小镇绩效评价的构建是帮助我们真正建成我们所期望的“特色小镇”的关键,鉴于本文上篇部分所提出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目前从相关数据、评价人员、评价制度等多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挑战。

(二)指标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是特色小镇建设与健康发展的保障。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特色小镇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发展绩效指标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小镇的产业类型因素后,特色水平评价指标会呈现较大的差异性。鉴于本课题拟选取省级旅游类的特色小镇为调研对象,在掌握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和开化根缘小镇整体运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者们已有的评价指标,同时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来创设衢州市特色小镇的特色水平评价指标。综上本课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如下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并依据多变形分析图示,最终形成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评价体系构建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表1)

[37] 卓莉、史培军、陈晋、一之瀬俊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灯光指数CNLI方法的探讨》,《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第893-902页。

(一)研究定位选择。鉴于以旅游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的小镇在我市特色小镇建设中占据很大席位,我市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旅游类小镇有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和开化根缘小镇。上述省级小镇已经过2~3年的创建期,逐步进入稳定的运营期,相关的指标数据比较健全,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示范意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推广至市级旅游类特色小镇,有利于分产业评价体系的形成。本次的研究将选取衢州市省级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小镇目前统一适用的考核体系,为本课题个性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意义。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编制财政5年发展计划,到之后《2004—2007国家财政滚动发展计划》的编制,再到编制三年滚动预算试点,编制中长期预算的实践在探索中推进;201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行中期财政规划指明方向,其中明确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随后于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预算法》从法律层面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制定中国的中长期预算和财政中期计划,对于缓解中国的顺周期财政支出、实现逆周期调控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图1

图2

图3

图4

与此同时,为优化衢州市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可以结合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归纳总结较差特色小镇的既定范围,一般小镇的指标综合分值,较好小镇多边形图示面积,以及优良小镇的排列区间。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大致作如图4所示示意图,图中从中心向两边延伸的既定四边形,我们分别假定综合绩效评分为较差、一般、较好、优良。区间数据需详细根据浙江省衢州市特色小镇评比要素后期做具体明确。

在评比多个小镇绩效时我们可以观察各指标绘制的多边形面积大小,例如当出现两个特色小镇参与评比时,我们假定各考核指标最终绘制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的总和面积分别是图2、图3。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图2中绿色线段绘制的多边形整体面积小于图3中红色线段绘制的多边形整体面积,我们认定图3中的小镇绩效水平优于图2中的小镇。在小镇绩效绩效测评环节为保证测评结果的正确性,每个指标的数据必须是满足时效性,动态调整跟踪式评估。并对指标的有效性要做常规的考量,不断提升准确度。

为保证数据的有效统计,本文将各指标标准化,定义指标区间[-1,1],期间指标标准值界定为0,标准值可以是专家打分的平均值,也可以是参与评价的各特色小镇各项指标分平均水平,或是根据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相关文件该指标界定的平均水平。每个指标的上限定义1,而上限可以是参与评比的各特色小镇群体中该指标体系的最大值,亦可以是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界定该指标的最大上限。同理,每个指标的下限定义-1,而下限可以是参与评比的各特色小镇群体中该指标体系的最小值,亦可以是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界定该指标的最下限。具体坐标图示1如下,我们假定当所有的指标都处于平均水平时,该小镇的综合评价指标绘制的点线面积阴影部分所示,我们可以认定在该阴影面积内的小镇综合评比分数较差,说明该小镇的绩效未达到合理的水平。(图1~图4)

哈佛课程从几个方面谈到如何赢得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例如利用事实、实例为自己的想法和立场佐证,构建合理的理由。采用讲故事,积极倾听的方式建立情感认同。最后积极寻找说服出发点,包括对比、喜好、关系、互惠、社会认同、承诺守信、权威和稀缺性方面,获得最大的说服力。而我在尝试说服项目成员时,一味尝试去说服别人,并未先建立认同感,最后对方也只会反感我的说服方式。如果当时的我先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成果,并重点强调这个成果会给项目组成员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加积极的结果。

(三)绩效评价分析模式。参考已有学者的绩效评价分析研究,当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加权分析法,理想点位法、排序法和专家评判法。传统的专家评判法过多的倾向于专家的主观思维,对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存在考量,而加权分析法依赖于准确的数据来源,然而特色小镇的指标较为动态化,时效性较强。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将采用专家评判法和基于钻石模型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二)衢州特色小镇投资情况。我市特色小镇进一步加大了开发力度,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06.61亿元,其中省级特色小镇完成58.16亿元,平均投资额高于市级小镇。特色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5.17%。

四、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

自2015年以来衢州市政府和企业为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了大力的投资,现如今特色小镇建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呢?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构建符合我市小镇个性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评价指标不完善,数据管理不健全。对于衢州市特色小镇的评价所牵涉的主体不仅仅是单纯的该特色小镇投资企业,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府、专家、社会人群,在对评价指标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构成,不仅包括政府部门,也有服务供给机构和服务的使用者,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评价指标我们只能从硬性指标出发,包括企业对该小镇的投资、产出等相关部分。作为服务性企业,小镇后期运营过程中,内生性所带来融合发展,甚至外生力量所带来的优势都无从考量。综上,对于小镇的绩效评价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无法满足系统性。

(二)考核方式单一,脱节于特色发展。在目前的小镇建设上,不同的地市都试图通过建立统一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小镇从建设到运行中的综合水平,并且在设计特色小镇绩效考核体系时我们常规考核的关键倾向于基本的发展目标,包括固定投资、产出数,这与特色内涵的塑造相违背,如衢州的开化根缘小镇,依托开化根宫佛国5A级景区,以根雕文化产业为核心;常山的赏石小镇是以常山石产业起源地为依托的赏石文化历史街区;龙游的红木小镇以紫檀文化为背景,大量采用红木建造仿古建筑的文化小镇,所以这三大特色小镇在投资上存在的差异不可单纯用数据进行直观比较。用统一的考核方式评价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得出的结论只能片面的反应小镇的建设,难以合理预测未来小镇的发展趋势。

五、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措施

基于评价性指标的变动性、时效性,为保证特色小镇的评价体系能准确反应小镇的实际水平,在本文已构建的评价体系基础上,为应对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提出未来迫切需要完善的相关策略。

(一)强化数据管理意识,提高绩效评价认识。真实完整的相关数据是合理评价的有效信息支撑,也是为后期做出预测分析的关键依据。绩效评价是个完整而且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搜集、整理、汇总,这需要公司利用各种新方法和新工具,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整个评价环节,为提高企业自身对评价体系的认识,从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好宣传工作,根据政府所涉及的绩效评价相应考核指标,有目标、有针对的进行指导。

(二)构建弹性考核机制,融入特色考核指标。为避免统一考核方式多带来的弊端,在未来考核过程中不应只偏重于基础目标的实现,将特色小镇的“特色”充分融入到考核评价中,分产业,方向,分文化,多层次的考核,要结合投资的时效,投资的产业特色等角度,创建多维度的动态化弹性评价指标。考核工作要注重把握特色性,采用避重就轻原则,侧重于文化的传播,提升特色内涵性,鼓励式考核,促进衢州特色小镇的创设、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

[2]周旭霞.优化特色小镇考核制度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1).

[3]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2016(7).

本文为2018年衢州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旅游类特效小镇为例”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19日

标签:;  ;  ;  ;  

衢州市特色小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