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心内科 16345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目前心肌梗死的死因大多数是由于泵衰竭或致命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以及心源性休克引起。心肌坏死的范围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限制心肌坏死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而溶栓治疗不受条件限制,因此溶栓治疗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AMI。我院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AMI患者予以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例AMI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4~79岁,平均56.6岁。发病<3h12例,3~6h者7例,<6h者3例。表现为胸痛并伴有大汗或上腹疼痛、胸闷、心慌、晕厥、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低血压、休克。梗死部位:前壁8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加后壁2例,下壁、后壁加右心室1例。22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1】,无溶栓禁忌证,符合静脉溶栓条件。
1.2治疗方法
1.2 治疗方法 初步诊断后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给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然后在心电监护下溶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给予UK 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溶液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UK滴完后12 h,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次/12 h,持续应用2周。继而给予5%GS 500 ml、硝酸甘油10 mg、肝素100 mg静脉滴注,滴速按硝酸甘油计算为15 mg/min,溶栓前后3 h内每0.5 h做心电图1次,发病10 h起每4 h抽血检查心肌酶1次,持续1周后停用肝素。同时常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每晚1次顿服,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胸痛变化,皮肤、黏膜、大小便、呕吐物等,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1.3疗效评价根据间接指标判断是否再通。①症状:溶栓开始后2 h内胸痛基本消失;②心电图:相邻半小时内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下降>50%;③心肌酶学指标:酶谱高峰早于发病后14 h;④溶栓后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上述4项间接指标中以②、③项作为主要判断再通的标准。
2 结果
22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15例,再通率为73.57%,发生出血2例,其中,6h内组出血1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1例,死亡率为2.3%。
3讨论
AMI约9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于冠脉内可见新鲜血栓,余10% 的患者亦可能有血栓形成,但由于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反应而消失。AMI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介入治疗,其次就是溶栓治疗,它可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预防左室扩大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尿激酶价格相对低廉,无抗原性和致热源性,体内无抗体存在,可多次重复静注,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裂解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从而产生纤溶作用,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其机理为:(1)有助于恢复和维持缺血心肌的血流量,同时减轻受损心肌的机械负荷;(2)加速病变心肌的愈合,减少梗死面积;(3)减轻心脏扩张,保存左室功能,减少室壁瘤的形成;(4)减少附壁瘤血栓的形成。
在AMI静脉溶栓时,我们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分秒必争抓紧时间,尽早开始,一旦AMI确诊并决定溶栓治疗时,将患者立即推入监护室,严格生命体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2)溶栓年龄一般限制在70岁以下,对于年龄限制可根据患者体质不同情况作决定,不必一刀切,关键是禁忌证除外。(3)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严密心电监测,观察灌注心律有无失常,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4)严格掌握静脉滴注速度,本组尿激酶滴注时间约30 min,与国内“八五”国家攻关课题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305.
[2]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3]沈新平,张敬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3.[4]赵计兰,薛建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例[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5):113-115.
论文作者:刘磊,周方红,张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溶栓论文; 心肌论文; 静脉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尿激酶论文; 肝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