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素质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不仅教育内部,甚至外部也都有热烈的讨论,而且有不少地区和学校做出了成绩。素质教育不是某人或部分人的主张,而是教育面临经济竞争、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不断加剧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所必定要做出的反应。素质教育若要取得切实的进展,重要的一环是必须相应地提高教师队伍(广义地说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和学校的校长)的素质。笔者曾任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多年,现在仍在教学一线工作,想就自己亲身的体会谈点看法。
师德
提高教师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水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除了普遍的共性之外,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而面临的许多新情况,必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的要求。师德素养宛如一株不断自我更新的常青之树。
首先,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教师要更好地自我定位,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举世瞩目,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在迅速变化。一切变化总会在青少年一代身上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一代适应社会的变革,摆正人生的航向,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成功,教师处在一个导航者的地位上。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希望子女受到高品位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标准也要求甚高,社会生活中的“择校”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择师”现象,教师正处在亿万家长的高要求之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际已经不是国家文件的要求,而是人们已经领悟到学生不能单是会考试、会拿高分,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长和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人力资源已经不全是按计划来分配,而日益由社会来选择,也就是人才的市场化。这就反过来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都要有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师应该是教育改革家。过去我们大都习惯于把教育看做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或双向)过程,才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提法。事实上现在学生接受的教育呈现出多边化,既有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日益发达的社会教育、大众传媒的教育(还没有包括计算机互联网,但这也是不远的事情)、学生的自我教育等等。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这种教育的多边性,对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又一个挑战。因为毕竟学校才是教育的专门机构,教师才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育人才,负有对教育多边性的调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多种教育力量的组织者。还要指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把教师的职业推到极端重要和崇高的地位上。对于已经是教师和正在准备当教师的人,是否对上述种种变化的情况有足够的认识并感到责任的重大,从而更热爱这个职业而奋发图强呢?我们讲职业道德,首先要讲这一条,要在三百六十行中定好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自我贬低或见异思迁。
其二,我们正在“两个文明”一齐抓,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一定会建成。教育工作者既是物质文明的奠基者,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如果我们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当今物质生产发展迅速,生活水准逐步提高中,社会生活领域里出现的某些物欲横流的现象及其对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影响,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以教谋私,败坏教风者,固然是少数,但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严格律己不够的,还比较普遍。教师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一致努力的结果。但是,教师职业的崇高,更重要的是教师对社会和未来的贡献。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使在最发达的一些国家中,也只处于中等或中上水平。要想富,甚至豪富,就不必选择教师职业。少一点物欲,多一点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来赢得社会的尊师重教,仍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其三,素质教育本质上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通过自己全部的工作,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这基础是有差别的)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为此要细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热忱爱护每一个学生,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真正建立平等的关系。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没有热爱也不会有好的教育,没有尊重将损伤孩子的心灵。陶行知先生有段著名的话:“你这胡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胡涂先生今日仍有,而且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从偏爱、偏见、放弃乃至于体罚,并没有从教育领域消失,而以分数的频繁排队并伴之以呵斥、训戒,正在伤害一批又一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潜在的创造才能。当有厌学出走甚而轻生者,我们又说今日学生心理素质差,不耐挫折,那我们的责任呢?素质教育和师德都呼唤我们去爱、去尊重。
其四,“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对未来的热爱和追求,对未来的信念和信心,应该是师德的重要要求。世界充满了问题,也充满了危机,但你是为未来而工作的,是播撒希望的种子的人,理应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并教育学生辩证地认识世界,规范自己的实践。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领域的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信息,总要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来,他们总是在教师(及其他人)引导下,在错综复杂中形成正确认识的。教师没有坚强的信念和高尚的理想不行。“四有”人才,首先就是有理想。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否则就不必当教师。借口社会的复杂,社会有阴暗面,而不去教学生那样正义、纯洁,削弱或放弃对正面教育的要求,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是有害的。
观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首先必须按“三个面向”的要求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于教师来说,以下几个转变是很重要和现实的。
一是从偏向少数“精英”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在理论上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面向少数“精英”的,而实践上是为选拔而努力,选拔的同时是大量的淘汰,把升学有望和升学无望的两类学生分得清清楚楚,前者是精心栽培,后者是凑凑合合完成学习年限,从课程内容要求到师资安排都有差异。某些学校还在因材施教的名义下,按主要科目的学习成绩实行频繁的排队分班,把选拔淘汰工作经常化。这不是教育工作的高明,而是失败。面向全体学生,本质上是教育的平等,即不分资质的高低、文化背景、身体状况等差异,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其结果可以有短长,但其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关怀不可有厚薄。连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高喊教育的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做得更好。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争。如果真的讲实用的话,那么,应该努力的方向是在统一标准以外,分别给不同资质、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或项目,使其发展各有千秋。当然这首先不是教师的事,而是校长的事。
二是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的水准到追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实质上是在学科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问题。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仍是学科教学。因此各学科的教师始终面临着是单纯讲学科的知识,还是通过学科教学,以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营养给予学生之间的矛盾。徐特立同志在《各科教学法讲座》中曾说:“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因为中国过去教经书中的知识的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知识,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徐老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学科教学中还远不只是德育问题,例如科学教育,除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的精神、态度、价值观念等德育内容外,还有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方法、技能的训练等许多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门课应该都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要做到这点不容易,首先需要观念上的转变。
三是从教育和社会的脱节到紧密联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展的教育。国际上从70年代起,“STS”教育崛起,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第一个S是Science (科学), T 是Technology (技术), 第二个S 是Society(社会),是顺应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正面、 负面影响而提出的科学教育改革的构想,即社会中的科学技术教育,要把和社会生产、生活、发展有关的科学技术内容纳入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精神。这对于整个教育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启示。把几乎所有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用于应试,已经和还在助长教育、教学和社会实际的脱节。和社会脱离是难以切实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要发扬我们曾一贯坚持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并进一步使教育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教育和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
四是从以强化竞争的教育到以合作的基础的教育。国际间经济竞争的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改计划经济的状况,处处都在竞争,似乎和“应试教育”崇尚竞争不谋而合,于是使得一些同志十分赞赏应试模式的竞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 这是一种片面性。 1972年的“学生生存”主张,其主旨是按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来安排一个人的一生的学习、工作、闲暇和退休生活,并相应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市场的变化对个人的挑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意识到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世界出现了既互相竞争又越来越互相依赖的格局,从资源到环境,人类面临的问题已超越了国界,需要倡导一种“全球合作精神”。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指导思想。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是对现代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应试教育”使我们被评比、竞争、分数排队冲昏了头脑,几乎要忘记了我们教育的好传统——集体主义教育。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多么需要炎黄子孙团结一致地奋力拼搏,而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已经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是个人奋斗能实现的。这多么需要“团队精神”。我们的教育观念不作相应的转变行吗?
五是教育教学的模式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中心。应该说这个问题发现得较早,在60年代就以批评凯洛夫教育学的形式提出不能以学校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但同那个时期许多社会现象一样,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逐渐走上了“文革”的对学校、教材、教师的否定,也就走向了歧途。而后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终于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构建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但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学生为主体仍难以实现,而且学生的负担加重,被动地学、厌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除了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可见到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外,大量的日常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处处可见。而21世纪的人才观正在叩击着教育的大门,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更高的道德水准,自主的、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独立获取知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丰富的个性、特长和适应性等等品质,决不可能没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而形成。近来,东西方教育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为东西方教育界人士所普遍地提及,在放手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新的教育模式方面是可以向西方学到一些东西的。而每一位教师若是转变了观念,一定可以在借鉴的同时,创造出更符合国情的新模式。
六是要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无庸置疑,教育领域的统一要求是我们教育的优势,不这样,一个世界上学龄儿童最多,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的教育大国,应该取得迅速的进展是难以做到的。然而,素质教育是追求人在不同的资质基础上的各自的最优发展,不应该只用一个尺度来度量,只用一个标准来规范,应该有多样化的学校、多样化的教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造就多样化的人才。学生要有更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使个性的发展具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如果长期地千校一面,一个教学大纲,雷同的几套教材,一张试卷,还有大同小异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结果。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才能的发挥,使教师向着“匠人化”方向发展。然而,我们需要才华横溢的亿万人才,也需要才华横溢的千万教师。
教育观念的转变,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举出更多方面。观念不转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也会冒出来。例如已经有了“课内应试,课外素质”、“考试科目应试,非考科目素质”的说法,值得我们深思。
功底
我们的教师除了要有崇高的师德、现代观念外,还应有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功底。
面对现实,教师首先需要站在面向21世纪的高度来系统地学习教育史和现代教育理论。由于我国在师资培养上历来把教育方面的课程压得很少很少,称为公共课,大量时间用于文、理的专业课,而不像某些国家学完文、理专业后,为取得教师资格而进行两三年的教育理论专门学习和实践,因此教育工作者一经进入工作,就穷于应付日常事务,主要是在学科教育中干中学,面很窄,所以难以出现在教育理论上有创见、有成就的教师,大多为经验型的,很难设计和驾驭改革。出现了盲目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或不结合实际情况照搬(甚至歪曲地照搬)外来的教育理论或学派。例如几十年来曾不断推出一些外来的教育理论,近年来,颇流行布鲁姆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没有消化或半消化状态的“××教学”,恐怕连布鲁姆先生自己都不见得认同。这类做法不好。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国丰富的教育文明,借鉴外来的经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来。这个任务单靠教科研机构不行,必须有千万教师的参与。
其次,要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现在大家都认同,好教师应是学者型的。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对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应该学会并立志做好这个基本工作。譬如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其表现形式如何,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是怎样等等,若心中无数,教育科研就必定脱离实际,也难以指导和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又譬如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要掌握,如争论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有哪些,哪些是较成功的实践,和国外的比较差异在哪里等等。不能埋头做那些早已解决的、过时了的研究,或随心所欲、无的放矢。再譬如组织教育教学实验,总得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总得有该问题背景材料的搜集和分析,总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总要有数量统计和分析,否则难以做出科学的论断和科学的发现。我们有完备的教研部门,有无数的教研组,可是我们的工作若停留在备课、评课或组织一些参观之类的活动上,前进就太慢了,甚至还没有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此种状况,不能不令人着急。
再次,要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一辈子的状况,不是绝无仅有,恐不能继续下去了。教师是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财富、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价值观念等等的最及时的传播者。本世纪最后的几十年,每一专业和学科都极快地更新和增加内容,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产生,从人类基因组图到克隆技术,从信息网络到纳米技术,教师追都追不上。而教师还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开发者,新的认知理论、教育工具、教育手段如雨后春笋,不学习怎么行!还有知识的整合化,席卷文化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的结合部,理科和文科的交融,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都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时间除休息外,恐怕要“倒三七开”,即三分工作,七分学习。这似乎说得严重了,其实,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迎接21世纪的教育挑战,不这样,恐怕真不行。我甚至要说,最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其最主要的工作是创造并保证教师学习提高的条件。
最后,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人的成功除了智商(IQ)外,还有情商(EQ),即情绪智商,甚至提出成功的原因智商只占20%,情商(还有其他条件)就很重要了。实际上EQ讲的是人的心理素质、自我修养和性格特征。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人的交际在增加,与人、与社会共处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紧张感、压力感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伴生物。而教师职业接触的人很多,工作对象是人,学生多,家长多,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而主要接触者又是稚嫩、敏感、脆弱、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男女。于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乐观开朗,对学生普遍的爱和关注,师生平等的切磋探讨,人际间的互尊互谅,自我认识不断完善,这些属于EQ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加上社会转型期年长者和年幼者在观念上的许多差异又增加了适应的难度。而教师的情绪、人格会顽强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一句话可以葬送一个人,一句话也可成就一个人才。人格的感召和熏陶,远比知识教育对人的影响要大,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