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转型一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史学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史学过去给我们的印象是传统、叙述平直,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在具有这些优点的同时,英国史学缺少理论深度和概括以及缺少新思维的弱点也很明显,这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相仿。但是,晚近三十年来,英国史学家的史学理念和写作方式出现了可喜变化,它在选题、视野和水准上较之过去有了重大的飞跃,这里略择其菁华一谈。 一、经济史研究 达勒姆大学经济史系教授理查德·布里特内尔在英国中世纪经济史研究中利用自己广泛的经济史知识和对概念的把握能力,写出了划时代的经济史著作《1000-1500年英格兰社会的商业化》。他强调了中世纪后期市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①布里特内尔指出,英格兰商业在12世纪后期加速发展,部分是因为英格兰的羊毛、呢绒和锡向海外出口的增长。这也是对人口的增长、新的农业耕作在林区和沼泽地区发展以及寻求工作的无地劳动者数量增长的呼应。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市场经济为生。许多人寻求其他村庄的劳动力为其服务。在此同时,需求的增长促使许多专门的职业发展起来。在温彻斯特,1300-1390年期间有72种不同的手工工匠职业产生了。13世纪在达勒姆出现了53种商业和手工业。在伍斯特郡的小镇哈尔索出现了35种非农业职业,其中手工业和商业职业各占一半。②商业制度也在变化。地主鼓励新的市场和集市建立,在13世纪诺福克就发布了62个新许可证,国王也时常颁法新的市场特许状。1180-1330年市场和集市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乡村集市主要功能是出售肉类和农产品。③一些充分发展的市集已具有国际意义,如温彻斯特、林肯郡的波士顿、林肯郡的斯坦福德、圣埃夫斯、北安普顿和伯里圣埃德蒙兹。这些国际性市场满足了英格兰富人对国外商人贩运来的奢侈品的需求。④ 理查德·布里特内尔对中世纪经济的研究富于理论感,他认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之间存在七点差别:第一,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经济主导着城市经济的发生,在资本主义中城市经济统治着乡村经济的变化;第二,在封建主义中,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者家庭或某些佃户的需要;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占支配地位的目的是交换;第三,在封建主义中,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小单位生产。在资本主义中,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导致了农业生产是通过大单位来进行;第四,在封建主义中,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租佃劳动者,尽管他们对地主承担一定的地租;在资本主义中,随着农民生产者和劳役地租被逐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工资劳动者;第五,封建主义中为生产服务的是发明和积累的低趋势,而在资本主义中是发明和积累的高趋势;第六,封建主义中经济依赖关系不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资本主义中经济依赖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第七,在封建主义中,工业活动在必要时使用日工和独立工匠,在资本主义中,工匠和其他工业工人都依附于协调不同的制造业运作的企业家阶级。⑤布里特内尔通过自己杰出的学术工作,改变了英国中世纪经济史学界研究的面貌。 在对中世纪英格兰农业的研究中,布鲁斯·坎贝尔写出了富于开拓性的著作《1250-1450年英格兰的领主制农业》。⑥该书写作使用了亡故人士地产遗嘱调查统计资料(IPМ)这种大法官法庭的调查资料、庄园提供给城市的粮食账目统计资料(FTC)以及大量庄园法庭的案卷。作者使用计量方法,分析了中世纪英格兰领主制下的土地关系。他认为,领主制地产的生产中使用劳役生产的比例约为8%。非领主农业部分生产活动的意义比领主部分农业生产活动的意义更大。领主制条件下的生产与非领主制下的生产除了许多不同之处外,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有共同的环境和商业机会。⑦到15世纪中叶,在几乎所有的地产上,领主直接管理占领地的做法都放弃了。从14到15世纪,在诺里奇大教堂所属小修道院的地产上,为领主直接掌握的自营可耕地在1330年只有1300年时的90%,1350年只有1300年的74%,1380年只有1300年时的46%,1420年为1300年的38%,到1432年,领主的自营地全部租出。⑧书中对乡村交换和经济的货币化也作了探讨。布鲁斯·坎贝尔把计量方法运用于中世纪经济史研究,这就把英格兰中世纪农业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克里斯托弗·戴尔先后撰写的三部著作体现了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方向的变化。他于1989年出版了《中世纪后期的生活标准:1200到1520年前后英格兰的社会变革》⑨一书,研究了贵族的收入、作为消费者的贵族、贵族的开支、农民的生活标准、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城市生活标准、挣工资者等问题。克里斯托弗·戴尔1994年出版了《中世纪英格兰的日常生活》一书。该书章目的设置琐细分散。其中有:中世纪后期饮食的变化、收获时节工人的例子、中世纪英格兰的菜园和果园、索福克1381年起义的起源和参加者、中世纪后期的消费和市场、中世纪隐秘的市场:西密德兰的证据等章。这两部书都属于分散的微观研究,看不出对中世纪英格兰社会有任何系统化的认识。⑩ 但是,戴尔2005年出版的《转变的时代?中世纪后期英格兰的经济和社会》(11)则面貌一新,反映了他对英格兰农业经济的研究转向宏观。戴尔认为在1350-1520年的“长十五世纪”中,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重新建构。该书强调变革的社会基础,而不是人口、价格、工资和地租的作用。作者认为,英格兰农业社会到1500年有了相当的改变,贸易成了人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城镇数量成倍增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为工业化的国家之一,许多土地被持有者即租佃农经营,领主的影响已被削弱。市场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与租佃制相联系的劳役制度在社会关系中只起很小的作用,私人法庭的作用下降,许多习惯崩溃了,教会已由国家控制。必须承认市场和商业心态在1300年以前就出现了,1300年后又有引人瞩目的发展。12—13世纪的人口增长使商业经济得到发展,人口从1100年的250万人增至1300年的500万~600万。1315-1317年人口开始下降。这个时期相对较高的个人收入广泛地作用于经济。人们要求提供高质量的食品如牛肉、纺织品、住房和其他商品,更多的土地由佃户经营,而不是由领主经营。毛纺织业满足了国内需求,到1500年英格兰已成为主要的呢绒出口国。贵族有了很大的势力,教士和修道院的房产也有一部分属于他们。15世纪到16世纪初英格兰已属于一个商业化社会。该书对于重新认识英格兰中世纪的经济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在英国农业史研究中,近代初期英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程度和发展道路,成为国际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第二次大讨论中罗伯特·布伦纳提出,是英国和法国农业阶级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农业发展的不同结果。英国农民“无论如何相对来说未能确立对于众多土地的自由持有权(如法国农民在更早些时候所做的那样),在独立于地主的农民的发展中,就剥夺了领主制潜在的财政基础”。“由于农民未能确立在本质上对土地的自由所有权,地主便得以垄断、合并和圈占农民的土地,并把它们租给租地农场主”。“正是基于农业资本家阶级出现的一种农业革命,使得英国变成经历工业化的第一个国家”。(12)英国的农业史研究者纷纷对罗伯特·布伦纳论文的观点提出批评意见。霍伊尔在1990年撰文认为布伦纳对英国农业发展道路采取了单一化道路的解释方法,英国“16世纪的发展趋势完全不同于布伦纳的观察”。霍伊尔认为,布伦纳所确认的地主在16世纪将公簿持有农转变为自由佃农,驱逐佃户,通过占有土地在经济上获利的现象,在近代初期并未出现。在16世纪后期难以把公簿持有农转变为自由佃农,因为习惯佃户已经了解了公簿持有制的有利性,并能够从衡平法院取得对他们的支持。霍伊尔批评了布伦纳从概念出发的史学研究方法,强调要对复杂的土地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他强调地区性个案研究应当是土地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13)在英国地区农业史的研究中,埃克塞特大学简·惠特尔著有《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440-1580年诺福克的土地和劳动》(14)一书。惠特尔关心罗伯特·布伦纳辩论和对农业资本主义的讨论。她认为,土地持有规模有大小差异,在中世纪,西欧到处都存在大农雇佣小农的现象,这似乎是谷物种植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果,而不必将它视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迹象,因为它并不必然导致当时的社会两极分化。作者认为,16世纪以维生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民可能雇佣仆役,而19世纪商业化农场则完全依赖家庭劳动。这样,我们可以维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关于农奴制的解散和把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的观点,这就否定了解散农奴制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观点。这给我们在研究15—16世纪农业的性质时留下了自由思考的空间。(15)简·惠特尔认为,布伦纳的论文表明他在对长期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的历史探讨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16) 英国农业史学家对近代圈地的结果和18世纪末农业经济组织的结构做了计量研究。罗伯特·阿兰在《圈地和约曼农:1450到1850年南密德兰地区农业的发展》一书中对1790年前后南密德兰地区16131个土地单位做了分析。指出在这个地区庄园农场仍占相当的比例,共有322608个,非庄园农场共有399008个。非庄园农场的总面积略高于庄园农场的面积。(17)这表明,18世纪末英格兰的农业经济结构中,保留一定的封建残余的庄园制仍然较广泛地存在,英国农业还谈不上完全资本主义化。阿兰的这一研究否定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和托马斯关于英国庄园制在近代初期就已消灭的结论,拨正了一些史学家过高估计近代初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的观点。 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合作,开展了8卷本《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18)的编纂工作。该书先后由H.R.P.芬伯格教授和琼·瑟尔斯克博士担任总主编。各卷大致均设有农业耕作的区域、农耕技术、土地市场、地主地产(包括王室的、教会的、贵族的和乡绅的地产)的研究、农业劳动者、乡村人口变化、农产品市场销售、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农场的利润和地租、乡村民居和建筑、土地所有权和地产管理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章目。各章分别邀请了英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研究英国农业和乡村的史学工作者撰写。这样大部头的农业史编撰,在世界各国尚属罕见。 在工业史研究中,马克辛·伯格在英国工业革命和制造业史方面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她在代表作《制造业时代,1700-1820年》一书(19)中强调,第一,工业是在整个18世纪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仅仅在18世纪最后25年。工业实质性的发展散布在整个传统工业各部门中,而棉纺织业和铁业是发展突出的部门。第二,技术变革很早就开始,而且广泛地分布在工业中。发明不是必须的机制,同时还有手工劳动和中间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地使用了廉价劳动力。第三,工业化产生了劳动组织;非集中化、工场的扩展,血汗工资制同样是生产组织新的出发点。工业的发展不一定经过其中每一个发展阶段,这些环节的任何结合都是可能的,它们的效率取决于经济环境。工业形式如金属业和纺织业在很早的阶段或原工业阶段就有其不同的起源。在呢绒业、编织业、精纺绒线业、丝织业、亚麻业和棉纺织业,从18世纪开始在生产安排上就存在着差异。(20) 二、政治史研究 英国政治史研究在晚近有了新发展。关于近代早期英国国家的形成,米切尔·布拉迪克特的《近代早期英格兰国家的形成,约1550-1700年》(21)考察了英格兰国家在“长十七世纪”中的发展。它强调在这个时期政治生活中形成了使用政治权利的非个人力量,而不是个人或群体果断的行动。该书的研究角度是对国家形成过程的研究而不是对国家结构的研究。但作者没有排除对国家发展做模式分析,他强调,这个时期国家的发展,在它代表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利益上,表现出新的特点。这个时期国家的形式和功能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化的转变。该书基于一种较为灵活的国家定义,描述了一种与19世纪和20世纪民族国家完全不同的政治概念。该书在对17世纪国家的发展作叙述时,寻求探讨涉及国家的长时期的问题,如关于国家的相对自主权问题以及长时段历史中特别重要的国家发展的历史时期。许多英国革命的研究者关心革命的原因而不是革命的结果,内战在英国始终不断被提及,就是因为它涉及17世纪中叶英吉利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该书把国家定义为协调起来并在规定的领土框架内行使政治权力的代理机构。全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近代早期英格兰国家形成导论、家长制的国家、财政-军事国家和王朝国家。该书论述英国近代国家形成时主要不是从政治制度,而是从权力运作角度加以阐述。该书侧重从功能上定义英国近代国家,认为从都铎绝对主义王权到17世纪英国革命结束,英国国家制度发展的线索不是非常清晰,没有建立一种机构完善、组织有序的国家机构。 英国政治史研究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剑桥大学荣誉教授S.E.芬纳主编的三卷本《政府史》。该书以整个世界政治制度为研究方向。第一卷研究的是古代君主制和帝国,第二卷的分卷标题为中间时代,第三卷的分卷标题为帝国、君主制和近代国家,研究时间的下限一直到1875年。(22)这是英国史编纂中第一次出版的以政府为重心的多卷本政治制度史,在政治史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文化史研究 中世纪到近代初期英国的宫廷文化成为晚近英国史学的一个热点。宫廷文化研究的崛起和长期生活在英国的著名的德裔文化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的影响分不开。 诺伯特·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德文版是在1939年出版的,英文版《文明的进程》第二卷《国家形成和文明化》的英译本直到1982年才出版。(23)该卷对国家形成史和中世纪封建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欧洲的封建化过程对国家形成的历史性作用。他指出,在中世纪的权力结构中,既有集中化的势力,也有反集中化的势力。欧洲庞大的查理曼帝国是军事征服者用武力建立起来的。武力征服是查理曼大帝的君权、声望和社会力量的基础。当国王无力监督和管理整个帝国时,他便派出他的朋友和臣仆去治理所属的各个地区,代表他本人进行管理统治,但国王不付给他们薪俸。这样,这些封臣便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去谋求收益。久而久之,封臣的谋利方式导致了封臣和国王关系的紧张,对这些地区领土的控制权由国王之手转入封臣手中,一种反对国王集权的势力便发展起来。到12世纪初,先前属于国王的各个领地范围的权力已表现出独立性和世袭的特点。到了这个时期,王国开始建立最初的集中化的官僚机构,并在中央形成了政府机构。在封建化时期,网络状的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形成。在极度分崩离析的封建状态下,社会出现了某种编织联系,把越来越多的小单位统合起来,通过小领主间的竞争,一个团体成为胜利者,并成为广阔领土的新的中心。这便是国家机构的垄断中心。而较为稳定的有垄断能力的社会通常首先表现为庞大的王官的宫廷和多少得到发展的国家机构。在这种社会中,国家职能得到发展,国家在功能上更多地依靠人民。在这种社会转变中,社会结构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发生了变化,贵族和骑士向乡绅地主转变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埃利亚斯指出,近代社会具有某些明确的特征。在西方,它实行某种独占,个人自由地使用军事手段遭到否定,这种权利集中到中央当局手中。对财产和个人收入的税收权也集中到中央当局手中,这样,财政手段被中央控制。中央当局还控制了军事力量,以此来保证对征税的控制。该书很好地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揭示了西欧国家的形成过程。该书英文版出版后在英语著作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诺伯特·埃利亚斯在1983年出版了以法国宫廷为研究对象的《宫廷社会》一书,(24)在书中,埃利亚斯论述了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欧洲产生了强大的来自下层的压力,它迫使宫廷和贵族实现自我抑制。这种逐渐理性化和文明化的过程是和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斗争紧密联系的。社会上等阶级为了保持较高的等级身份以继续出人头地,就更需要有一种出于深谋远虑的自我抑制。该书揭示了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社会力量和权力精英之间的相互制约的精巧的关系,对于理解欧洲封建主义的政治很有启发性。《宫廷社会》一书出版以后,宫廷社会研究成为英国热门课题,研究中世纪中期到近代早期英国各个阶段宫廷文化的著作纷纷出版。(25) 在文化史著作中,拉斐尔·萨缪尔厚重的著作《记忆的戏台》(两卷)值得注意。该书讨论的中心是如何重写历史的问题。他提出,历史观念不仅可以从真实的生活经验中延伸出来,而且可以从记忆和虚构中,从空想和欲望中产生;它不仅可以从对过去的年代记式的文献记录中产生,而且可以从超时限的“传统”中产生。他认为,历史不仅包括真实的生活经历,也包括记忆、神话、幻想和欲望。历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恢复技术的创新以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民主化不断得到重写。(26)他认为,大众记忆是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记忆的来源包括:包含家族历史的自传、地方志、电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纪念品和古装戏,民谣、歌曲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他强调图像是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认为,历史知识是完美无缺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存在着书面记载的空缺,这些只能通过冒险地推测来填补。他认为,我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按照现代的观点去诠释过去,我们观察的视角和产生的共鸣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无法摆脱历史的主观性。(27) 四、史学理论研究 20世纪后期英国社会理论最有影响的著作当数W.G.朗西曼的《论社会理论》,(28)该书以历史学为基础对构建宏大的社会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的尝试。该书第一卷为“社会理论的方法论”,以社会理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它认为社会理论有报导、解释、描述和评价四种功能。朗西曼把研究者的主观活动置于社会理论结构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把人的思维活动视为社会理论构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再制作过程,要求人们在履行社会理论功能的四个层次上都注意避免谬误。他指出,不仅需要研究某种社会理论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还要把社会理论作为人的主观认识活动来看待,将它视为特定社会条件下观念生产者的产品。朗西曼认为,社会理论报导功能的基本要求是求真。这种功能是通过对使用的专门术语的选择来进行的。朗西曼强调要注意不同时期社会术语的差别,不能用某一术语的现代含义去理解它在古代的含义。他认为合理性是社会理论履行其解释功能的要求。《论社会理论》的第二卷为“实体的社会理论”。作者把社会理论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演进三个范畴。表现了作者把动态研究和静态研究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研究方法。在这一卷,朗西曼根据对国家权力的研究,把社会分为14种模式,又将这14种模式分为三大类,最后部分对社会演变做了阐述。 帕尼罗珀·科菲尔德撰写的《时间和历史的成形》一书对于整体上重新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做了尝试。该书对大历史的发展做了一种新阐释的尝试。该书分设以下各章:在时间维度上的历史;深刻的连续性;微观变化;激进的非连续性;无常的现代性;变化的阶段;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等。这是一部很有胆识的史学理论著作。它努力揭示时间和历史的联系,说明了长时段的时间帮助完成了对过去的领悟。对历史学家来说,时间正像对于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那样,它是理解地球上生命转变模式的手段,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各种社会在时间维度上跨度广阔的分析。在她的研究中,传统的历史时期划分遭到挑战,以便对世界从开始到终结的整个过去作一种再回顾。(29) 综上所述,晚近三十余年英国史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更新传统的叙事,凭借资料重新评估经济史的发展,并对历史发展作综合和理论概括的新尝试,是英国史学值得注意的几个发展新趋势。 ①Bed Dodds and Christian D.Liddy,eds,Commercial Activity,Markets and Entrepreneurs in the Middle Ages:Essays in Honour of Richard Britnell,Woodbridge:The Boydell Press,2011,pp.xi-хii. ②Richard H.Britnell,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English Society 1000-1500,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Second Edition,1996,pp.79-80. ③Richard H.Britnell,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English Society1000-1500,pp.81-82,pp.88-89. ④Richard H.Britnell,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English Society 1000-1500,pp.79-80. ⑤Richard H.Britnell,"Commerce and Capitalism in Later Medieval England:Problems of Descrip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Vol.6(1993),pp 360-361. ⑥Bruce M.S.Campbell,English Seigniorial Agriculture 1250-145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⑦Brice M.S.Campbell,English Seigniorial Agriculture 1250-1450,pp.3,1. ⑧Brice M.S.Campbell,English Seigniorial Agriculture 1250-1450,pp.59-60. ⑨Christopher Dyer,Standards of Living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Social Change in England,c.1200-152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297. ⑩Christopher Dyer,Everyday Life in Medieval England,London:Hambledon Press,1994. (11)Christopher Dyer,The Age of Transi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Medieval England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Oxford:Clarendon Press,2005,p.293. (12)T.H.Aston and C.H.E.Philpin,eds.,The Brenner Debate: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e-industrial Europ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R W.Hoyle,Tenure and the Land Marke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or a L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Brenner Debat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o.1(1990),pp.8,17. (14)Jane Whittle,The Development of Agrarian Capitalism:Land and Labour in Norfolk 1440-1580,Oxford:Clarendon Presss,2000,p.361. (15)Jane Whittle,The Development of Agrarian Capitalism:Land and Labour in Norfolk 1440-1580,pp.15-16. (16)R.W.Hoyle,Tenure and the Land Marke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or a L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Brenner Debat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nd] ser.SLIII,No1(1990),pp.6-7. (17)Robert C.Alan,Enclosure and Yeoman:The Agrarian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Midland,1450-1850,Oxford:Claren Press,1992,p.94. (18)Joan Thirsked.,Ag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al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8 Vols. (19)Мaxine Berg,Age of Manufactures 1720-1820:Industry,Innovation and Work in Britain,London:Routledge,Second edition,1994. (20)Maxine Berg,Age of Manufactures 1720-1820:Industry,Innovation and Work in Britain,pp.282-283. (21)Michael Braddick,State Formation in Early Modern England,c.1550-17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448. (22)S.E.Finer,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Vols 1997,1999.Vol.I.Ancient Monarchies and Empires; Vol.II.The Intermediate Ages:Vol.Ш.Empires,Monarchies and the Modern States. (23)Nobert Elias,The Civilizing Process,Vol.II,State Formation and Civiliza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中文版参见[英]诺伯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等译:《文明的进程》(两卷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4)Nobert Elias,The Court Society,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 (25)其中包括,S.J.Gunn and A.Janse,The Court as a Stage:England and the Low Countries in the Later Middle Age,Woodbridge,2008; Jon Robinson,Court Politics,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Scotland and England,1500-1540,Ashgate,2008; Martin Butler,the Stuart Court Masque and Political Cul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V.J.Scattergood anf J.J.Alexander,English Court Culture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London:Duckworth,1983; М.G.A.Vale,The Princely Court; Medieval Courts and Culture in North-West Europe,1270-138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等。 (26)Raphael Samuel,The Theatres of Memory,Vol.1:Past and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ulture,London:Verso,1994,p.x. (27)Raphael Samuel,The Theatres of Memory,Vol.1:Past and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ulture,pp.430-431. (28)W.G.Runciman,A Treatise on Social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Vols,1983,1989,1997.W.G.朗西曼因其学术成就被封为勋爵,并被任命为英国大英图书馆总监。 (29)Penelope J.Corfield,Time and the Shape of Hist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308.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变革一瞥_西欧中世纪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变革一瞥_西欧中世纪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