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论文_蒲虹吉

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论文_蒲虹吉

蒲虹吉 剑阁县木马镇木马小学校 628307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32-01

音乐的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所谓节奏,一般是指音乐中音长短、强弱的组成状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音乐教学里面最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工具”。著名的音乐教学家奥尔夫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奥尔夫教学法特别强调节奏感的训练,奥尔夫提出音乐教学应该在节奏方面入手。这样就知道节奏感的训练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音乐,首先就要学习节奏,只要对节奏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演奏节拍,这样就能让学生去思考节奏是怎样产生的,这样学习起来才能更快,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好。由此可见,节奏教学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节奏感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还能用心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欢乐,进而使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一节成功的节奏课能够调动整个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们置身于一个欢快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用心的去享受整个学习过程。那么,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呢?

一、开展课堂游戏训练节奏

现代教育心理学里面有这样的说明,当学生处在不断参加体验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时,就会让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好。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一般年纪都很小,还处在童年时期,因此性格上多数表现为喜欢展现自我、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对未知的事物都会出现特别强烈的兴趣。所以从小学音乐教材里面对于音乐节奏方面的教学任务可以知道,小学节奏课的学习过程中一般结构比较简便,而且贴近生活,大部分都比较简便,而且充满律动。所以,小学音乐教学中在节奏的训练方面,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小学生这些身心特征,要多理解音乐课本,知道小学音乐教材里面在节奏教学中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和特点,将节奏课的教学和生活进行相互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理论化的节奏知识变成非常生动和形象,而且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后,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比如,教师可以领导学生一起参与律动方面的游戏,利用肢体进行有节奏的活动,让动学生都能参加到游戏里面来,这样不仅可以迎合学生活泼爱动、展现自我、喜欢玩闹的性格,这样就可以达到训练学生音乐节奏的教学目标了。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奥尔夫教学法,将学生几人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也可以进行拍手、跺脚等活动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让手进行舒展,然后前后的踏步。这样通过游戏就可以帮助同 学们进行节奏的学习。

二、利用生活中的声音训练节奏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升华,才能创造出那样动听的旋律,音乐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或者是大自然方面得到的灵感,进而开始创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说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可以用一些常见的物品来对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知识进行培养,比如教学活动中教学用可以用粉笔碰撞时黑板产生很清脆的声音,或者是课堂上的钟表“滴答”声,比喻筷子敲击水培的声音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在节奏感上得到培养。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以自然声音、现象、场景等为启发元素,经过教师的即兴创作,把节奏融合生活中,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节奏教学中,使学生形象的理解节奏,掌握节奏。通过模仿生活场景训练节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心态中来学习节奏,把生活场景融入节奏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节奏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直观明了的学会掌握节奏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节奏的记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生如何认识音符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出生活中一些动物的走路姿态,然后根据动物走路的节拍把音符形象化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模仿公鸡走“咔、咔、咔、咔”,马驹跑“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等。教师再根据学生模仿的节拍在器乐上弹奏出来。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不断挖掘哪些声音长与短不同的律动,引导学生用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来、拍出来。

如:

(1) × × | × ×||读作:咚咚咚咚(模仿心跳声)

(2)××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3)×××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三、根据乐器打击的速度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也就是音乐中乐器声音的长短和轻重的组合状态以及乐曲的速度来表现的。在教学中过程中,老师可以改变这些因素来加强学生对节奏感的培养。例如:在乐器的敲打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敲打的力道和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就能形成一种音乐,因此学生就能通过老师敲打的频率,来进行节奏的培养。

学生对乐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器的使用可以让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打击乐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注意力,带动学生的节奏感。平时课堂上,我会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串铃、沙球、双响筒等,在学唱完乐曲后,让学生边听旋律边敲打乐器,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孩子们特别地兴奋,此时再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美特别容易接受。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儿童圆舞曲》,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我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用沙球来伴奏,一组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表演,一组同学来演唱。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充分地感受到了三拍子“强—弱—弱”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让学生们了解各种打击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也使音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节奏知识演变成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的形式,把纯知识性的东西通过表演、模仿、游戏等形式表现出来,用“动”的东西表现“静”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学。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在各种活动游戏中感受节奏、学习节奏、创造节奏,才能学好节奏,打好节奏基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论文作者:蒲虹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论文_蒲虹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